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阳竹 《传承》2011,(8):63-65
在庙会研究中,人们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小山村的庙会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状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了甘肃省甘谷县善化寺庙会的民间信仰及其民俗特征。善华寺庙会管理和流程都是由民间自发组织,庙会所需费用都是由甘谷县蒋家湾村周围的二十八村庄的村民自发提供的,善华寺庙会是具有很强自发组织性,其庙会也是民间信仰务实性体现。  相似文献   

2.
魏阳竹 《传承》2011,(22):63-65
在庙会研究中,人们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小山村的庙会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状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了甘肃省甘谷县善化寺庙会的民间信仰及其民俗特征。善华寺庙会管理和流程都是由民间自发组织,庙会所需费用都是由甘谷县蒋家湾村周围的二十八村庄的村民自发提供的,善华寺庙会是具有很强自发组织性,其庙会也是民间信仰务实性体现。  相似文献   

3.
喜爱传统习俗和民间风情的北京市民,今年春天又欢快地领畧了阔别二十多年的逛庙会的情趣。最盛大的地坛公园的文化庙会在二月的十二天内就接待了六十万人次。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每年春节(一般在公历一二月间)逛庙会是北京市民的传统习俗。据说庙会起源于寺庙的祭神活动。以后神庙的附近出现了集市,逐渐形成庙会。地坛与天坛相对应,建于公元一五三○年,系封建皇帝祭祀土地神的场所,主要建筑物有拜台。随着时代的变迁,烧香拜佛的迷信渐消。而今在地坛举办的文化庙会成为生动的北京民俗展览。庙会包括有传统的民国工艺品、节日商品、地方风味小吃,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等,再现了北京古老而丰富的民间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4.
陈南 《北京观察》2023,(4):78-80
<正>毛猴,老北京“玩意儿”的一种,曾常见于京城的街头庙会、节日庆典,它既是供成人赏玩的小型民间工艺品,也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毛猴与老北京生活息息相关,其以猴子为主角,在微缩环境下,让猴子模拟人的动作和生活场景,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人类社会。毛猴艺术根植于民间,其表现形式幽默而诙谐,展现了来自民间最蓬勃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北京的现代文明。龙潭庙会的舞龙舞狮,厂甸庙会的高跷比赛,东岳庙会的民间绝艺,地坛庙会的花会表演……老北京人传统过年的民俗活动即将在各大庙会上一展新姿。  相似文献   

6.
闫庆来 《前沿》2010,(6):143-146
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各种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庙会,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庙会的宗教性承载着河南民间艺术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庙会的群众性是河南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庙会的时间节庆性为河南民间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有力保障;庙会的市场效应为河南民间艺人的生存提供了保障。庙会保护与民间艺术文化保护应该共同思考,不能孤立看待。  相似文献   

7.
纳西族有与汉族大体相同的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节等。也有与彝族、白族相似的火把节。而本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大祭天、正月白沙农具会、二月八北岳庙会、龙王庙会等,在这众多的节日中要数二月八北岳庙会最有特色。二月八北岳庙会就是“祭天朵”神,纳西族叫“三朵颂”。“三朵”神是纳西族至尊的神灵,纳西人叫“三朵”为“阿普三朵”,意即“祖宗三朵”之意。关于“三朵”,在民间有几种传说:一说,在古时候有个叫阿布嘎底的猎人,经常带着他的猎狗到玉龙山上去打猎,以此为生。一天,他在雪山上发现了一块奇异的雪石,晶莹透…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经济结缘并非始于今日,即便是在北京这个文化古都,即便是在文人耻于言利的年代。今天赚足"老外"眼球和钞票的琉璃厂就是由始建于1917年的海王村公园演变而来的,那里曾是老北京古玩、书画、金石、照相、琴室聚集的场所,如今已成为北京著名的文化品市场。在民间,老百姓也自有其文化经济生活,例如旧时京城春节时的厂甸、庙会,除了民间艺术品的经营,其形式本身已成为文化经济生活的传统,并传承至今,形成今天假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吗?距离春节还有两个多月,庙会摊位拍卖就已一棰定价,随着节日期间几万元一个摊位的成交,谁又能否认京城文化产业的巨大商机和潜力呢!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经济结缘并非始于今日,即便是在北京这个文化古都,即便是在文人耻于言利的年代。今天赚足"老外"眼球和钞票的琉璃厂就是由始建于1917年的海王村公园演变而来的,那里曾是老北京古玩、书画、金石、照相、琴室聚集的场所,如今已成为北京著名的文化品市场。在民间,老百姓也自有其文化经济生活,例如旧时京城春节时的厂甸、庙会,除了民间艺术品的经营,其形式本身已成为文化经济生活的传统,并传承至今,形成今天假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吗?距离春节还有两个多月,庙会摊位拍卖就已一棰定价,随着节日期间几万元一个摊位的成交,谁又能否认京城文化产业的巨大商机和潜力呢!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经济结缘并非始于今日,即便是在北京这个文化古都,即便是在文人耻于言利的年代。今天赚足“老外”眼球和钞票的琉璃厂就是由始建于1917年的海王村公园演变而来的,那里曾是老北京古玩、书画、金石、照相、琴室聚集的场所,如今已成为北京著名的文化品市场。在民间,老百姓也自有其文化经济生活,例如旧时京城春节时的厂甸、庙会,除了民间艺术品的经营,其形式本身已成为文化经济生活的传统,并传承至今,形成今天假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吗?距离春节还有两个多月,庙会摊位拍卖就已一棰定价,随着节日期间几万元一个摊位的成交,谁又能否认京城文化产业的巨大商机和潜力呢!  相似文献   

11.
《两岸关系》2016,(4):48-49
正京韵声动,红龙齐舞,财神跳加官。伴着神鼓擎天,群猴欢跃,"2016北京地坛文化庙会·台北之旅"在一派洋洋喜气中隆重登场。作为北京恢复最早的庙会,地坛庙会以正宗地道民俗、传统民间特色闻名全国,蜚声海外。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北京民间人气最旺的春节盛会。"北京地坛文化庙会·台北之旅"曾于2014年和2015年成功举办过两届,其与"台北灯会"等活动交相辉映,已成为台北民众翘首期盼的春节盛事。本次第三届活动于2月  相似文献   

12.
晋祠古庙会     
太原晋祠,每年农历七月初二是法定的“晋祠古庙会”。相传,晋祠古庙会是当地人们祭神的日子,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逢这一日,晋祠附近的农民,总要在这里搭台,请戏班演几台戏。晚间,还有传统的民间社火、焰火。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的庙会是祭祀水神的日子。每逢这天。烧香拜佛、求神祈雨。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古庙会有了新的意义,成了太原市最大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每到古庙会期间,有市郊各区县的商业单位摆摊设点,吃、穿、用品,样样俱全。蛇展、花展、鱼展、杂耍也相继赴会。人们扶老偕幼从四面八方来赶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3.
庙会是一定历史条件下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社会心理的产物,只有顺应“天时”,即顺应时代的变迁,庙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此,在研究转型期的庙会和促进庙会的转型时,一定要站在 21世纪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多元化的基点上,有针对性地发掘传统庙会中可供持续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资源,并按市场规律和人类共同的先进文化理念营造现代庙会,才能避免盲目性,增强主创性。   为此,要从物质层面上拓展庙会,以更“大”的规模尽庙会之“地利”。庙会赖以发展的载体是“地”,“地之利”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刘膺镒 《传承》2010,(13):62-63
过去北京有很多庙会,有节日开放的,也有平时开放的。春节开放的主要是厂甸、白云观、财神庙、大钟寺、黄寺、东岳庙等,平时开放的也有很多,如每月逢一、二、十五、十六开放东岳庙;逢  相似文献   

15.
正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元宵节,两岸都举办丰富多彩的灯节庙会等传统文化活动,其中吃元宵、赏花灯是最为普遍的习俗。今年适逢农历猴年,两岸同胞赏花灯、逛游园,为元宵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相似文献   

16.
农村庙会规范管理势在必行许圣义樊曼丽近期笔者逛了几个地方的庙会,这些庙会规模都相当大,各类商贩云集,生意红红火火,对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它特有的作用。庙会是一种民间朝祖祭神活动,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交流和商业活动,正确的引导、组织庙会活动,对落实党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举办时间2018年6月5日至11日主题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主要活动论坛大会、青年创意大赛、职工技能、社会公益、影视交流、关心下一代、经济金融、两岸婚姻、传统文化、社区治理、特色庙会等四大板块69场活动。特点在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海峡论坛作为两岸最大规模的民间交流活动顺利成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产生了广泛积极影响。一是进一步彰显了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进方向。中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众多古代传统节日中,天穿节、观音会、碧霞元君庙会、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寒衣节等节日都是以女性为核心人物的节日,这类节日以其来源传说或礼仪习俗表现了对某一女性的礼拜和祈祝.在这类节日中,亦包涵了古代中国对女性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修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方城人爱看戏,如同文人之爱书,醉痴成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过去,古集庙会、祈神求雨,皆有唱戏酬神的习俗;台上陶陶,台下攘攘,蔚成大观。富裕之家,遇有丰年节日、婚嫁迎娶、老人祝寿、孩子满月之类的喜庆之事,也要请戏班唱几天大戏以示庆贺。平常小户人家即使唱不起大戏,也要请上一班“说书戏”热闹一番。说书戏在方城县民间系指具有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鼓儿词、三弦书、大调曲子、河南坠子而言。早些年,忙于劳作的庄稼人尤其是整日在堂前灶后忙活的姑娘媳妇们看大戏的机会不多,于是便对说书戏格外钟情。每遇说书艺人来…  相似文献   

20.
<正>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始于隋代、盛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蓝田县普化镇全家岭村一带。水会音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人民间并与民间音乐融合后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其主要用于民间庙会、取水伐马角、大型祭祀活动、水陆道场等,每年春节也在村中神庙前吹奏。乐器分为吹奏和打击乐器两大类,旋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俗称细乐,具有明显的唐代传统民族音乐风格和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演奏形式分为行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