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语教学的出现将使我地区的教育事业与我国内地的教育发展接轨,则也是新课程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可将双语教学如何落实和成功地发展,这一问题便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虽然在我地区已建立双语学校,但是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是大量的,复杂的和艰巨的.本文章根据我地区的教育现实,提出双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有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贺振 《学理论》2009,(10):183-184
本文分析了高校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课双语教学的教学实践,就双语教学的认识、教学方法、教材选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总结了目前双语教学存在的根本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为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韦秋杰  雷炎炎 《学理论》2009,(23):194-195
积极探索与实践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和亮点。本文结合旅游管理专业《中国文化》双语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双语教法,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相关内容的英语表达技能,进而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4.
香港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与香港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密切,涉及两地的各种犯罪活动也相应增加,香港回归后,原有社会、经济、法律制度基本不变,这就使在惩治犯罪等司法活动中必然产生内地与香港的法律冲突和司法协作问题。现在距离香港回归只有不到400天时间,研究’97后内地与香港如何开展刑事司法协作方面的问题已十分迫切。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看法。一、’97后内地与香港建立刑事司法协作关系的必至性…  相似文献   

5.
李文增  黑祖庆 《求知》2013,(1):45-48
近年来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实践表明,作为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重要途径,除了内地的边贸之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搞得也是比较成功的,且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是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基点。在国外,英国伦敦、新加坡和日本等地都相继开展了离岸人民币业务,形成了当今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世界发展格局。针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为了推动中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必须加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内地  相似文献   

6.
孙蕾  王卉 《学理论》2013,(8):207-208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一批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国际型人才。但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教师得不到必要的培训、双语教程选择标准模糊、高校管理缺失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研究思路等进行研究,能够深化对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认识,有利于我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熊亚  李敏杰  龚子端 《学理论》2010,(8):179-180
本文通过对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策略的探讨,认识到双语教育在双语教学设计中,其教学目标定位要比单语的要高,分别从课程、课堂、教师、双语内容及教材选择、评价体制策略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要创设有利于语言习得的教学环境,要求我们进一步理解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促进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个人财富的大幅增长,居民金融理财市场空间也不断拓宽。自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简称CEPA)之后,两地的金融交流进一步加强。对于内地居民而言,在香港的外资银行进行理财投资非常普遍,因而跨境投资纠纷也频繁发生。在两地金融合作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两地金融监管也面临新的挑战,跨境投资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成为关键问题。以香港累计期权投资纠纷的成因作为切入点,其主要包括交易信息不对称、两地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因此必须在新形势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落实两地金融监管与合作,方可真正实现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深港两地山水相连,人员往来密切,经济交往频繁。目前两地日均人员往来16万人次,车辆往来2万多辆次。1994年深圳口岸过境人数sl3o万人次,占全国D岸过境人数的sl%,过境车辆7381万辆次(SO%是货柜车),占全国D岸过境车辆次的78.2%以上。深圳不仅成为内地与香港或经过香港进行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而区也成为香港对内地发展经贸合作和交流的重要通道。深圳的外商投资7O%来自港资。15年来,香港投资者在深圳举办了S000多家企业。经贸关系如此密切的深港两地的经济发展,得利于两地的优势互补。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李小英 《各界》2008,17(12)
我国双语教育仍处于实验阶段,需要对双语教育的成功条件做综合考察和评价.高校更应全面理解双语教育的目的、内涵、过程和模式,理顺双语课程、专业外语与普通大学外语教学的关系,合理设置双语教育师生可评价点和发展性可评价点,方可实现既顺应社会时代发展需要又符合科学发展原则的双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3)
双语教学在我国蓬勃发展,但双语师资的缺乏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合格的双语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过硬的教学能力。双语师资的培养可以从高校教师培养和在校师范生培养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双语教学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高校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同时又能够适应多元化、国际化发展需求的人才,已成为各高大高校关注的焦点,国家教育部也不断地加大对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要求和引导。从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现状、教学改革内容、教学改革目标,以及实践创新四个角度对高等院校双语市场营销专业进行研究,建议如下:不断创新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用英文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孙蕾  邵娜娜 《学理论》2013,(11):233-234
高校双语教学是我国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重要战略。当前,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问题频出。由于高校的特殊管理角色,其对双语教学质量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校双语教学的管理作用进行分析,抓住管理的关键环节,将有利于高校顺利开展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陕西高校双语教学评估体系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已经进行了7年,然而对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人们褒贬不一,从建立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入手,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量表法,设计双语教学课堂评价表和课后评价表进行终结性评价,采用学生档案法进行形成性评价,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是提高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5.
张革  黄凯凤  谭明雅 《学理论》2015,(3):146-147
双语教学是高校一种潮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近年来,中国武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武术国际化道路上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懂武术的专门人才,双语教学是培养和推动武术国际化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论述武术国际化的基础上,初步归纳了武术国际化对武术与民传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阐述了双语教学对武术与民传专业人才的影响,进而为高校培养出武术国际化专门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双语教学是教学语言形式的"双语"与教学内容目标"双语"的统一。但是,我国西方哲学课程双语教学却面临着教会学生让西方哲学"说外语"还是"说汉语"的两难选择。该难题的破解,不能单独从强调教学语言媒介的双语性质或教学目标的双语性质入手,而是必须从二者的内在统一关系入手,教会学生把让西方哲学"说外语"与"说汉语"之间的关系理解为手段与目的内在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7.
晓晨 《瞭望》1994,(21)
近十几年,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已发展到唇齿相依、兴衰与共的程度。香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内地因素的有力支持,内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借助香港特殊的经济优势,这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两地长期坚持经济合作的实践表明:社会制度的不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并不妨碍双方在经济层面展开合作。只要彼此尊重各自的信仰和法律制度,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发挥资源互补的综合优势,这种合作关系将在现有基础上更深入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傅利利  袁利华 《学理论》2010,(17):281-282
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双语教学是时代的要求,符合教学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高职《进出口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特点,从高职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方面积极探讨,结合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分析,提出了高职"进出口实务"双语教学的具体措施,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总结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探索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5,(2)
香港实业家眼中的内地投资环境本刊记者1994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力度和难度加大了,这一年出台的税制改革和汇率并轨举措,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都大大地增加了投资的变数。香港商人作为在内地投资最多的一支外来资本队伍,并随着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迫近,两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