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现代领导》2014,(6):44-45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粟裕虽然上了“黑名单”,但这位开国大将却没有受到冲击。在庐山会议上他“一声不吭”,在江青面前他“装聋作哑”,这是他的机智沉着。人们更想知道的是:是谁保护了他?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与林彪、“四人帮”集团又是如何相处的?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1958年军队发生了一次反对教条主义的运动。粟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此后他被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这实际上是个闲职,也就是没有了在军事第一线工作的权利。到了“文革”中,在有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只“死老虎”,斗争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他了。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  相似文献   

2.
黎伟盛 《传承》2006,(10):27-28
今年61岁的陈知建少将是陈赓大将之子,军人出身的他身材魁梧,气色红润,头上戴着一顶镶有红五角星的帽子,走起路来颇有父亲陈赓大将的气势。都说陈赓大将性格诙谐、气质豪放,想不到儿子陈知建也一样幽默风趣。记者给他拍照,他连忙摆手说:“行了,行了,你们的闪光灯把我的脸皮都磨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8,(4)
1984年4月1日,戎马一生、身经百战的粟裕大将与世长辞。粟裕大将在患病期门,就曾向夫人楚青交代:“自参加南昌起义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革命身经百战,有十几万的战友成为烈士,而我却幸运存下,见到了革命的胜利。逝世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到曾经战斗过的江西、安徽等省的江河大地上,和长眠在那里的战友在一起,和那里的人民在一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同意了粟裕大将的生前意愿。1984年5月24日,南昌八一桥边,赣江水平静  相似文献   

4.
韦建华 《传承》2006,(10):20-22
在参加这次“情系长征路”活动的开国元勋子女中,最安静但又最忙碌的人当属穿着一身迷彩服的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司令员了。无论何时何地,你都会看到他一手拿着摄相机,一手拿着地图,所到之处都要把卫星导航放到车顶上勘察路线,不时地察看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线条。他的腰间还别着一只可以显示气压和方向的手表,看起来就像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勇将。初遇粟司令员,他身板直挺,脸上带着笑容,依稀有他父亲的影子。我心里想这位就是粟裕大将之子、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戎生了吧?抱着不确定的心理,三步并做两步上前与他搭讪,没想到毫不惹眼的他就是大名…  相似文献   

5.
张小雷 《传承》2009,(15):28-29
粟裕是共和国第一大将。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南征北战,驰骋战场,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相似文献   

6.
在共和国众多的高级将领中,真正能称得上常胜将军的恐怕仅粟裕一人。当年华东地区老百姓的门联上曾写着:“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陈毅在向毛泽东汇报时曾极力夸奖:“粟裕将军指挥的战役,一贯保持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而刘伯承则在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将粟裕推向中外  相似文献   

7.
朱德华 《传承》2009,(9):32-33
《左传》上说,一个人想流芳百世有三种方式:立德,立功,立言。能独具其一已经很了不起,在我军历史上有一名将军三者皆备,具有堪称世人楷模的高风亮节,立下了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显赫战功,留下了精辟深邃的军事理论,他就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7,(20)
正粟裕(1907—198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位开国大将之首。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  相似文献   

9.
辛蔷  水霞 《人权》2004,(5):9-14
山西运城——这个历史上被称为“河东”的地方,曾经培育出了许多民族精英:《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三国时期的英勇大将关羽,不与强权同流合污的介子推,坚持直书真实历史的史学家董狐…… 如今,这里又传诵着一个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好干部——梁雨润。他依法查处了120多起长期未能解决的群众上访大案,惩治了一批欺压群众的不法之徒,为数百名普通老百姓讨回了公道……  相似文献   

10.
张雄文 《现代领导》2014,(11):41-41
一 刘少奇在新四军的时间并不长.一年后的1942年3月就奉毛泽东之命返回延安,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三位书记之一(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进入了中央核心领导层。但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就敏锐地看出了粟裕的出色才干。回到延安,刘少奇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其间,他对粟裕还赞不绝口.高兴地说在华中局和新四军工作时发现两个人才,“一是新四军四师政委邓子恢.他是农村工作的专家:二是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是新四军7个师中,打仗打得最多和最好的一个师长”。  相似文献   

11.
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大将(1907-1984),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叶飞上将(1914-1999),声名赫赫,谁料两位大功臣差点死于1936年闽浙游击区的内部裂争。  相似文献   

12.
宇宙万物,大千世界,皆可用金、木、水、火、土来概括。虽然人们把“土”字顺置于后,但金、木、水、火均与“土”相连,所以威廉·配第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因为老百姓离不开土地。 然而,一旦“土”字与某种基层政权一结合,就可以衍生出一个个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土皇帝”和一个个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土霸王”。  相似文献   

13.
11988年3月,聂卫平被国家体委授予“棋圣“的称号,很高兴。邓小平知道以后大为惊讶,马上请到也第二天拿着证书来一趟。第二天聂带着证书给邓小平看。小平对他说:“圣人不好当呀!你还是当老百姓好。“聂卫平在一篇文章中说,邓小平的这句话给他印象非常深,这些年来经常想这个问题,自己不是圣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早晚有一天要把这个称号辞了。邓小平的话很深刻。中国古时候有大圣人孔夫子,有诗仙李白,有诗圣杜甫,有茶神陆羽等等。这都是人们在他们身后给他们加的尊称。他们活着的时候,头上没有那么高的帽子。活着的人头上有了那么高的帽子,就会成为紧箍咒,就要处处对,就不能有错误,或不能承认自己有错误。讲了错话,做了错事,还要硬着头皮当“圣人“,那就麻烦了。  相似文献   

14.
粟裕将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战役指挥特色:在确定战役决心上,善于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役指导上,善于掌握战役主动权;在战役力量运用上,善于凝聚战役力量;在战役实施上,善于机动和速决,擅长连续作战,扩大战役影响和效果。粟裕战役指挥特色的形成,得益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指导,来源于他对党中央、中央军委大政方略的深刻理解,对战略全局的把握,来源于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战争的坚定信念。学习和研究粟裕的战役指挥特色,对我军战役指挥员的全面成长,提高指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当年解放浙江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其中许多人后来继续为浙江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些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不顾年迈体衰,不遗余力,仍然为浙江人民的事情操劳。今年适逢浙江解放55周年,本刊特刊登《粟裕大将与宁波港建设》一文,以表达全省人民对革命和建设功臣们的崇高敬意,并学习他们那种为人民服务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可贵精神,更好地继往开来,为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09,(15):39-39
说起吴建军,梅林乡的老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他带着梅林乡的党员们搞建设、谋发展,是他带着梅林乡的老百姓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是他时刻把老百姓的困难记在心上。他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党委书记、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也是“村民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7.
吕宁青 《群众》2007,(8):13-14
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粟裕功勋卓著。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过三大决定性的贡献。第一大决定性贡献:提议发起并组织指挥苏中战役(后称苏中七战七捷)。当时粟裕是华中野战军司令员,39岁。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相似文献   

18.
《春秋》2020,(1)
正他是抗日名将,也是内战先锋;他曾在功德林接受改造,也曾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大业。我们所熟悉的,是化装成商人的王耀武在寿光被活捉;我们不甚了解的,是戎马倥偬中王耀武的"铁血柔情"……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一次,当被问及在众多的国民党黄埔系高级将领中哪几位指挥才能比较出色时,粟裕脱口而出:"就是杜聿明和王耀武。"粟裕接着评点这两位老对手:"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只能在有利条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条件下打仗。"——"那么,王耀武呢?"  相似文献   

19.
刘铭传不仅是清朝任命的首任台湾巡抚,也是抗法护台的英雄和建设合湾的“现代化之父”。他修建了台湾的第一条铁路和第一座煤矿。在电视连续剧《台湾首任巡抚刘明传》中饰演刘铭传的台湾著名演员刘德传这样评价他的这位“当家子”:“他为台湾老百姓所做的一切,至今在台湾老百姓心目中仍占有很重的地位,我很佩服他,他是我的偶像!”  相似文献   

20.
粟裕同志是一位以赫赫战功而永垂史册的军事家。22年征鞍生活,显示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建国后又致力于我军建设和军事科学的研究工作,并作出了巨大贡献。笔者从哲学高度就粟裕同志的军事实践和理论谈一些理解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