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7,(10):39-40
一、背景近年来,山东各级妇联在农村妇女中广泛深入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加强对农村妇女的科技培训、科技服务和科技示范,提高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本领。全省各级建培训学校、教学班、教学点3万多处,  相似文献   

2.
"劳动光荣"话语的建构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妇女就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都从属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主题。在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劳动、确立农村妇女劳动者身份时,代表国家意志发声的知识精英、农民、学者等不同群体共同建构了"劳动光荣"的价值观。由于片面强调"劳动光荣"的劳动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忽略男女两性差异及其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劳动光荣"价值观的建构对农村妇女解放程度的提高又是不彻底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劳动光荣"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从"国家政治"的层面研究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会对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与作用做出不切实际的低估判断.本文以"村庄政治"为视角进行研究,证明日常生活中的政治传播是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有效形式,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因此得到真实、原本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种子计划"是一个由全国妇联和李嘉诚基金会资助的农村妇女发展项目,该项目倡导参与性理念,推动农村妇女积极参与项目,以提升其自身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社区发展。文章以广西为例,分析了农村妇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在项目主导权、支持度、角色分工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要采取以"种子计划"为核心设计培训内容、加强项目监测评估和基层妇联培训等手段,认真地加以改进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29—30日,全国妇联、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共同举办的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20年理论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向会议发来贺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顾秀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彭珮云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在云南绿春县黄连山脚下的骑马坝边防派出所里,有这么一位老妈妈,她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洗碗,操劳着派出所的家务事,问寒问暖,关心着"兵儿子"的健康。在骑马坝边防派出所战斗过的"兵儿子"们都亲切地叫她"炊妈"。"炊妈"名叫李和努,是一位哈尼族农村妇女,1991年被骑马坝边防派出所聘用为炊事员。23年来,她用母爱演绎了一段边疆少数民族群众与边防军人互亲互爱的动人故事。官兵们的好妈妈"炊妈,我早上放了一堆脏衣服在洗衣房里,现在怎么不见了,您看到没?"杨干事出警回来发  相似文献   

7.
":双学双比"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妇女发展活动,已经走过近20年的风雨历程,成为持续时间最长、参与范围最广、涉及部门和人数最多的农村妇女发展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报告力图对"双学双比"活动进行评估,科学总结这一活动的特点与成效,客观分析现存的问题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双学双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要发展,必须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衢州地处浙江西部,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人口集中在农村,其中富余闲置的农村女劳力78306人,她们富余不富、闲置不闲,就业难,增收难。2003年初,衢州市发起"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参加就业培训,通过创建"衢州保姆"等劳动力品牌,组织农村妇女劳务输出。每年对外输出保姆2000名。一大批农村妇女走出乡村,找到了增收的好门路。 如何进一步加强培训,推动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跨区域就业,结合对"衢州保姆"品牌的创建,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是广泛发动、深入宣传,促进农村妇女转变观念。把农村庞大的妇女  相似文献   

9.
一、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维护农村妇女权益 多年来,农业部与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在提高农村妇女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妇女脱贫致富、不断改善农村妇女生产生活条件,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东风药厂为一位农村妇女连续20年单独制药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关于人口流动对农村妇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介绍了"人口流动对农村妇女的影响"项目的研究设计和主要内容,并重点报告研究成果中的部分内容,主要有:外出打工经历对农村妇女婚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外出打工对农村妇女家庭生活和夫妻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出打工的经历改变了农村妇女的观念和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整体政府"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以湖北G市村委会选举为个案,分析了在推动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治理进程中所存在的效率取向、政府空心化、管理碎片化以及政府缺乏管理合作伙伴能力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治理支持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做个热心人     
我是陕西省澄城县冯原镇孙堡村的一位农民妇女,连任五届县人大代表,今年4月,被选为渭南市第二届人大代表。二十多年来,我多次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继1998年荣获"三秦巾帼十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后,又被授予"世界农村妇女生活创造奖"。在当地农民眼里,我是普普通通的。韩教师、韩大夫、韩会计、韩队长、韩保管……乡亲们觉得都没有叫我"韩代表"亲切、亲近,因  相似文献   

14.
一位农村妇女,病魔夺走了她的丈夫、儿子,夺走了她的一条腿;留下了一双幼女、万元债务和3亩6分责任田,还有不屈的抗争、崇高的信念和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相似文献   

15.
昏暗潮湿的出租屋里,一位农村妇女正默默地坐在床头发呆。她说,村里又在发放生活费,但是还是没有她的份。  相似文献   

16.
肖超英 《中国妇运》2007,(11):11-13
安徽省妇联组织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制定了妇联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核心,以维护农村妇女权益为职责,通过抓服务、抓宣传、抓示范、抓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选择性理性"的理论框架出发,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在浙江、湖北和河北等3个省份开展的"农村妇女家庭及生育状况"专题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分析了"为什么在男孩经济优势日渐消失的条件下,农村妇女的男孩偏好依然严重"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村妇女在进行生育性别的决策时存在着"选择性理性"现象。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个人意愿中的男孩偏好已经逐渐弱化,但是内化标准中的男孩偏好却受此影响很小,依然比较强烈。由于最终的生育决策是个人意愿和内化标准的折衷产物,所以导致人们的男孩偏好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8.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村庄从"管理"到"治理"、从"压力型"治理到"民生型"治理的转向,需要农村妇女的组织化参与,但目前农村妇女无论在村两委、党团组织、民间社会组织的参与还是农村妇联在村庄治理中的参与度都不尽如人意。因此,必须建立妇女组织化参与的机制、提升妇女组织化参与的能力、拓展妇女组织化参与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论点摘编     
■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搭好农村妇女致富奔小康平台。中央一号文件把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妇女群众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妇联的组织和工作优势,以实实在在的服务满足最广大农村妇女求知、求富、求发展的需要,搭好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平台,应是我们目前各级妇联组织工作的重点。一定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为广大农村妇女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广大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村妇女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提…  相似文献   

20.
因婚嫁失地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过程中困扰农村妇女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其可能的后果之一是使农村妇女由于没有自己名下的土地而在家庭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增加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文章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在农村普遍遵从"从夫居"婚嫁习俗的背景下,在土地承包政策调整不同时期结婚的农村妇女,因婚嫁而失地的比重随时间大幅上升;因婚嫁失地使农村已婚妇女遭受来自丈夫的家庭暴力的风险显著增加。鉴于此,建议对土地承包等相关政策进行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调整,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增强农村妇女的经济赋权,提高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有效降低其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