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砚的称谓     
《松州》2014,(3)
<正>砚的称谓或别称可谓多矣——一日即墨侯。唐朝文嵩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称砚姓石,名虚由,字居默,封"即墨侯",从此人们便称砚为即墨侯。宋朝王迈有除夜洗砚诗:"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二日万石君。宋朝苏轼作有《万石君罗文传》,他以优美的文笔给产于婺源龙尾山的罗文砚(歙砚的一个品种)写了一篇传记。说"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被封为"万石君"。万石君的名字从此传开。  相似文献   

2.
正砚,即砚台,研墨工具,中国"文房四宝"之首。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山东泗水的鲁拓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砚除了使用价值以外,还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古代文人墨客巧借诗句给砚起了不少有趣的别称,颇有玩味。砚池。有一种凹形的砚,称作砚池。砚池,也指砚的一端有一个蓄水池,为研墨加水方便而设的,大小不定,深浅不等,据石的形状而定。晋代傅玄《砚赋》云:"芦方圆已定形,锻金铁而为池。"砚瓦。俗称瓦头砚,又叫瓦砚。秦汉时用的建  相似文献   

3.
吴心 《黄埔》2011,(1):56-57
笔、墨、砚、纸产生较早,但就"文房四宝"这一名词来说,大约是到了宋代方才出现。首先将"文房四宝"统一加以记述的著作是宋代苏易简的《文房四谱》一书,书中指出"文房四宝"的  相似文献   

4.
谈起文房收藏,定会想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砚即砚台,是研墨之台、盛墨之池,也可抹笔以顺毛、掭笔以去墨。因研墨,必有一块平坦之地;因盛墨,当有一个凹陷之处。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四宝研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  相似文献   

5.
文房之雅,贵在有书卷气,重在有翰墨香。故历来文房以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为主,其他大多是文房四宝的衍生品,笔架、笔筒、笔挂等是笔的衍生品;水丞、水洗、水注、水掭等是墨、砚的衍生品;而镇纸正是纸的衍生品。  相似文献   

6.
祝熹 《福建乡土》2020,(1):40-41,58
题记:建阳北面的两座山,都与朱子有关。一座是百丈山,朱子曾写《百丈山记》,是山水散文的典范。另一座是砚山,砚山脚下是朱子表兄丘子野的家。砚山脚下有一条河流,叫芹溪。朱子一生写过两组"九曲棹歌"的诗,一组是武夷山九曲,一组是芹溪九曲。  相似文献   

7.
水盂     
朱亚夫 《今日上海》2013,(10):58-59
人们对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十分熟悉,但对“文房第五宝”——水盂就不一定熟稔。提出“文房第五宝”的是上海著名水盂收藏家、室名大王陈玉堂先生。他在《藏盂小志》中写道:“试叩问之,若无盂盛以水,岂能染墨濡笔,挥毫于缣素耶?”他认为水盂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斋主相对,文房中是不能少此“第五宝”的。  相似文献   

8.
金星宋砚     
金星砚,又名金星宋砚,是江西省星子县的传统工艺品。金星砚,是因砚石中散嵌着金色云母、赤铁矿等碎粒,视之宛若点点金星,夺目而生辉而得名。据传,第一方金星砚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亲手刻琢而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公,弃官回到星子县温泉粟里陶村,过着他归园田居的生活。一日,他来到横塘驼岭,偶得金星石一块,爱不释手,如获至实,归家后自刻成砚,研墨挥毫,书写了《五  相似文献   

9.
正李忠连,字孝甫,1974年生,桂林人,斋号若无斋、宴墨庐。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柳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柳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柳州画院书法艺委会特聘书法家。初习书法主攻颜真卿楷书,刻苦研习多年,后转习北碑《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等,兼习汉隶、篆书。10多年来侧重于行草书学习,以米芾行书为基,并上溯晋唐二王、孙过庭、张  相似文献   

10.
正5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开展以"诵读红色家书、担当时代重任"为主题的《红色家书》诵读活动。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韩军出席诵读活动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徐力主持。在观看《红色家书》纪录片后,机关8名同志诵读了《红色家书》的"史砚芬就义前给弟弟妹妹的遗书——弟妹!今生就这样与你  相似文献   

11.
正三国时期的钟繇在书法史上被尊为"楷书鼻祖",对王羲之等后世名家影响极大,二人并称"钟王"。关于钟繇书法艺术的介绍很多,今天简要谈谈他在书论上的观点:"流美"说。其说散见于古代书论辑录中,据唐韦续《墨薮》记载:"岂知用笔而为佳也?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元代刘有定《衍极注》上又有:"钟太傅《笔骨论》略曰‘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两书引文相近,于"天、地、界、人"四字有异,  相似文献   

12.
方玉杰 《人民公安》2023,(11):52-55
<正>草书,是最容易抒情但也是最难写的一种书体。晋代卫恒在《四体书势》中介绍:“匆匆不暇草书。”后人解释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匆匆不暇,草书”,也就是时间来不及了,就写一幅草书吧,是说草书容易写;二是“匆匆,不暇草书”,意思是时间太短了,写不了草书,是说草书很难写。实际上,草书和其他书体一样,从笔法、墨法、字体结构到章法布局,也有自己内在的书写规律和要求。“匆匆不暇草书”,本文结合草书的发展演变历程、历史上部分书家书作和警营书法作者创作的作品,去了解和赏析草书。  相似文献   

13.
弘扬民族文化著书呕心沥血———记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书碧潘长顺砚,是文房必备品,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明代学者陈继儒说:“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济源天坛砚,是我国较著名的砚种之一。“磐谷,即李原归隐处,产石可为砚,亦具焦叶、...  相似文献   

14.
正郑幼林,福州市政协委员、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寿山石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石雕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寿山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作品《王质烂柯》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出版专辑《中国寿山石艺术——郑幼林雕刻艺术》和《融古铄今——郑幼林寿山石雕刻艺术》。作品《其乐融融》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  相似文献   

15.
李友唐 《传承》2010,(19):15-17
早在两千年前的汉朝,使用中国文字的人已经开始出现快速记录。当时文字由"隶书"演变到"草书",就是为了快速。英国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九世纪,中国唐朝出现一种快速记录方法,几乎可以与语言的速度相等。可惜具体的  相似文献   

16.
砚之所以为文人所重,是因为以砚为标志的"文房"代表的是文人的地位,以及文人的价值取向。古时,无论是秀才情的"诗词歌赋",还是上书朝廷的奏章、审判犯人的文书,都是用"文房四宝"来写。打天下时"枪杆子里边出政权",治国安邦却要砚台里细磨慢研。一方小小的砚台,就是文人士大夫的"枪杆子"。"砚"通"研"。砚是磨墨的学问,而研则是治国的方针。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于"文房四宝"的推崇,其实就是对自己合法性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县的悠久历史因此留传。张淑芬就生长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易县,她把浓厚而深沉的文化浓缩到了易水砚中。看到一方方砚台的同时,仿佛看到了历史、现在和未来。据说,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来的,又称研。南端北易,指南方的端砚、北方的易砚齐名。易水砚作为石砚鼻祖,在《易州志》、《墨史》中也有清楚记载。  相似文献   

18.
端砚和易水砚均是中国名砚,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有"南端北易"之誉。通过对端砚和易水砚的起源与历史、雕刻题材、地域特色等不同的艺术风格特征进行比较,得出新时代"南端北易"融合、传承与发展的策略:打破南北两大砚系的传统分类格局,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艺术与市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正石云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吴门书社社员,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广西工委会副主席,桂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曾获"桂林市青年文艺奖"。书法作品入选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国粹杯"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三届全国隶书大展、全国第三届行草书法大展、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乾元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出版有《初中必背古诗文硬笔字帖》(漓江出版社)。  相似文献   

20.
中秋曳石     
正时值中秋,在福建霞浦沿海乡镇,除了吃月饼、柚子和赏月之外,还有一项至今历时400余年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曳石,它一直承载着百姓"太平"的愿望。1曳石的意思是用力拉石头。说起霞浦的"曳石"习俗,其实它与大名鼎鼎的戚家军有关。根据民国十七年《霞浦县志》记载:明代嘉庆三十二年(1553)中秋夜,倭寇侵扰福建沿海。当时驻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