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酉话鸡     
正我们常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是因为传说幸福的使者凤凰,在烈火中会得到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奕。后来读到《尔雅·释鸟》郭璞的注文,方知道凤凰的头型原来是"鸡头"。虽然,我们年轻时曾豪迈地朗诵过高尔基的诗篇:"鹰虽然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但是,当  相似文献   

2.
鲁传太 《世纪行》2007,(3):30-34
凤凰,是传说中一种美丽的仙鸟,高贵圣洁的鸟王,是象征吉祥如意的神鸟。在我的家乡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从清光绪九年(1883年)以来,以凤凰为造型道具的《凤凰灯》在郧山汉水间翩翩起舞,历经数代民间艺人和文化人的  相似文献   

3.
保护“我们的朋友”王增民在中国,人们世世代代都视凤凰为“鸟中之王”,“凤凰临门”乃是大吉大利的事情。然而,这种传说中的有一身光彩夺目羽毛的鸟,自然谁也没有见过。于是,在现实生活中,鸡和山鸡就荣幸地被人们视作风凰的化身。不久前,北京市朝内大街203号楼...  相似文献   

4.
“我实在想不出凤凰是一只怎样美艳的鸟,只是有那么多的人喜欢变成凤凰,我想凤凰一定是最出类拔萃的鸟了。这一天,一个叫崔睿的女孩在她的小店里亲自告诉我她喜欢凤凰而且喜欢宋词,她的声音轻柔得就像一片片的羽毛飘浮在小店的整个环境下……”  相似文献   

5.
<正>古代的冬天相比现在应更为严寒和漫长。"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就表达了有些地方八月就开始下飞雪的信息,冬天开始得可真早;"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诗中描述了暴风雪的猛烈,估计比今年这场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更甚;"千山鸟飞绝,  相似文献   

6.
圣猴辞岁载福去,金鸡迎春送吉来。鸡年到了,总习惯说点鸡的话题。我国民间流传着不少同鸡有关的吉祥象征和喜庆风俗。相传,远古时,鸡是一种飞禽,它的名字是"吉",其漂亮程度与传说中的凤凰无二。至今,有一道蛇、鸡合烹的佳肴,被美食家称为"龙凤汤"。天象二十八星宿之中也有一名"天鸡"。古代颁赦诏之日,设鸡于竿上,口衔绛幡,鸡以黄金饰首,名谓"金鸡"。鸡是十二生肖中的吉祥动物,中国版图犹如一只抽象的鸡。也许有这层关系,加上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因而鸡备受国人喜爱。"五德"出自春秋时,鲁国的大夫田饶  相似文献   

7.
梁奇 《求索》2011,(6):195-197
先民鸟崇拜的方式随社会的发展而嬗变,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则是鸟形描绘的变化。《诗经.商颂.玄鸟》所描绘的是单独的一只鸟;《楚辞.天问篇》有帝喾高辛氏夫妇植入;《山海经》则为"人鸟形象"。原始鸟图腾形象不断融入人的元素,人的成分扩大,动物的成分缩小。这一嬗变表明由早期的人与自然不分转变到分离,人从自然中跳出来,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而对鸟形描绘方式的变化则是这一社会变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唐山:更生的凤凰边汇阿拉伯国家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500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殆即中国所谓之凤凰。──郭沫著:《凤凰涅》这原本是一座四层的图书馆大楼。现在,它的底层已荡然无存,上面三层的墙壁所剩无几,框架东倒西歪、摇...  相似文献   

9.
漫谈中华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漫谈中华龙文化徐佩瑛龙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吉祥动物形象。《说文》云:“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见大约只是一种既能登天又能入水的鳞虫神物。古代传说中龙有多种。《广雅》云:“有鳞...  相似文献   

10.
腐败二答     
近读报纸,一篇题为《腐败三问》的文章启人心智、令人深思。文章说,人们时常把腐败分子比作耗子、苍蝇和老虎、鸡和猴子等等,时间长了,聪慧的人们就琢磨出"三问"来:一问"树上一只鸟被枪打死,其他九只为何吓不跑?"二问"过街老鼠为何无人喊打?"三问"杀鸡儆猴,鸡死为何猴不怕?"作者用含蓄迂回的手法列举了一些实际例子,但并没有对这些问题作正面回答。笔者这里不揣浅陋,拙答二问。答一:"树上一只鸟被枪打死,其他九只吓不跑"的原因是,同样该死的十只鸟,开枪者却只准备打其中的一个,这首先是指导思想的失误。这种指导思想下的行为一定果决不了。演习枪、演习弹的声响及那火光虽也可怕,但想那鸟儿们,哪个没经历过几番风霜  相似文献   

11.
耍龙灯     
《台声》2015,(4)
<正>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龙的传人自居,因为龙象征着吉祥富贵。"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在宋代吴自牧著的《梦粱录》中记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仅供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  相似文献   

12.
<正>1人扶双龙玉佩战国长7.05cm,宽3.95cm,厚0.4cm荆州院墙湾1号墓出土玉为淡黄色。由一人、二龙、二鸟组成,一人直立于中间,头顶圆环,两手各扶一龙。二龙相对,龙身虬曲,龙背上各栖一鸟。  相似文献   

13.
“吹箫引凤”是句流传很广的成语。尽管大千世界并无凤凰这一物种.但它却被尊为鸟中之王。凤凰都能引来,其他百鸟岂在话下。箫音所以具有如此吸引力,曲调优美是一条,更重要的是吹箫之人吹出了一种意境,也就是鸟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广州白云山,有一“鸣春谷”.依山而建,树木郁郁葱,下有小溪.上有天网。园内原养有各类禽鸟1000余只,现已增至3000有余,  相似文献   

14.
正《光明日报》·5月4日根据动量定理,一只045公斤的鸟与时速800公里的飞机相撞,会产生153公斤的冲击力;一只7公斤的大鸟撞在时速960公里的飞机上,冲击力将达到144吨。针对鸟撞飞机这一世界性难题,西北工业大学李玉龙教授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一种设计理念——"以疏导能量代替对抗能量"。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17,(12)
正有的人在传播谬论时,特别喜欢混淆逻辑。比如,清华、北大有几个特别不学无术或运气不好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某个没有上过大学、从搬砖起家的人,在摸爬滚打中最终创出一番事业,这时候,有人就得出"上清华大学没用,搬砖更容易成功"的结论。明明是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群中最漂亮的那只鸡,可他们偏偏说"凤凰不如鸡"。"读书无用论",就是在这个逻辑的煽情下复活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云南古代建筑顶部的鸡鸟造型苏建灵,周昆云云南古代建筑是云南古代各民族创造的。它们有的至今仍存,有的则已经消失,仅在某些文物、文献中可一窥其往昔风采。部分云南古代建筑的顶部有鸡、鸟造型,引人瞩目,本文拟就此作一些讨论。一、开化铜鼓面部纹饰中屋顶之鸟开化...  相似文献   

17.
<正>"九头鸟"文化渊源流长,最早兴起于楚人先祖所崇拜的一种图腾九凤神鸟。对于"九头鸟"形象的描述与解读,见之于诸多文献及传说之中,并逐步演变成神鸟、奇鸟、怪鸟几种不同的说法,其称谓有褒有贬。"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把"九头鸟"与"湖北佬"联系在一起,至今也有悠悠几百年的  相似文献   

18.
<正> "空穴来风"出自战国时代宋玉的《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意为枳树有权,鸟就会来筑巢;门户有洞,风就会灌进来。比喻事出有因。但后来可能因为一个"空"字,有人便把它当作"无稽之谈"来用,意思完全弄反了。这样误用的人越来越多,新近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干脆把这个错误"规范"下来:从前指事出有因,现在指无稽之谈。这个误解何时占了上风难以查考,但至少梁启超在《续论市民与银行》一文中,仍按"事出有因"来使用这个成语。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5,(10)
<正>一首由一个8岁小女孩在作业本上写的《等我的身体也有了曲线》一夜爆红,引来一场网友调侃的盛宴。有人说,父母们应该关心孩子爱与痛,和孩子同呼吸共命运。也有人说,孩子要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的辛劳与汗水。女教师留下"十字箴言"想去看世界,火了;小女孩一篇《等我的身体也有了曲线》"讽刺"老妈,也爆红了。近日,一首由8岁小女孩写在作业本上的诗《等我的身体也有了曲线》在网上走红。她在诗中描述了自己"有了曲线"当了妈妈后如何对待自己女儿,用以表达对母亲的不满。"我要带她走遍全球"、"我一定不  相似文献   

20.
李克海  吴迪 《群众》2008,(12):44-45
初秋北京,金风送爽。9月25日,北京凤凰苏源饭店,高朋满座,大家云集,这里正在庆祝中国出版界的一大盛事——《凤凰文库》首批七大系列124种图书出版发行。《凤凰文库》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项目和江苏省重大精品工程,它的出版发行标志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培育内容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