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9月2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以内蒙部分高校为例,当前民族地区大学生存在着政治认同情绪化、情感淡漠以及在多元社会思潮影响下理念不清晰等趋向。结合当前社会现实,高校应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积极延伸网络教育平台,实践层面上,有效应对高校民族方面的矛盾和纠纷,以实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团结。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法中,少数民族属于民族或种族、宗教、语言的少数人范畴。少数民族权利是国际人权公约保护中最重要的原始权利之一。然而,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尚未形成一个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少数人定义。少数民族享有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各方面的权利,但属于其特有并对其存续具有重要意义的权利主要包括:享有自己的文化权利、信奉或践行自己的宗教信仰自由与使用自己的语言权利。此外,少数民族权利具有双重性,这决定着其保护方式。最后,分析了国际社会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新趋势,以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权利。  相似文献   

4.
张泽欣 《人民论坛》2012,(20):198-19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化身,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土家族,其土家文化不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她如同雕刻着土家人智慧结晶的活化石,在祖国的传统文化中闪耀着自己的光芒。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土家族文化正面临着衰退,甚至消失的严峻形势,因此必须要加以保护,使其更好地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史上,广东人民为捍卫民族的尊严,与列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今天,广东人民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又率先扛起了对外开放的大旗。他们手挽黄金海岸,脚踩南海波涛,挥洒着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诸多民族都一直传承着对山、水、树等崇拜习俗,且在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一直以来,山就被认为能够赋予人和作物以生命力或某种灵性而被崇拜,人们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他们心中,山是可以通神的。特别是在藏区,人们对神山的崇拜是十分虔诚的,这其中就有  相似文献   

7.
自有史以来,人与虎即结下了不解之缘。世界各民族中都有关于虎的传说或神话:中华各民族中广泛地流传着虎的故事。虎和龙以至成为连结各族人民的纽带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故中华民族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之譬。本文试就白虎神话略谈管见,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泰北山地民族是泰国非泰语少数民族的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氏族或家族是泰北山地民族社会组织的重要单位。村寨是绝大多数山地民族的顶层社会组织。除泰国政府的基层管理体系外,山地民族村社通常还存在一套世俗管理系统,民族头人和宗教领袖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一定行政管理权,传统社会规范和习惯法在各民族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泰北山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泰国政府对山地民族整合的初见成效,为泰国政府有效利用山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机制中的正面因素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关丙胜 《前沿》2010,(12):12-14
记忆的终端载体是个体,个体通过自己的记忆影响着各种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精英通过自己对群体的影响力以及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在比普通大众更广大的范围和视野内根据需要建构了族群或民族的社会、集体、历史记忆,并由此想象了民族。因此,精英和记忆、认同、族群、民族以及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南方广阔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流传着一件历史悠久的民族文物——铜鼓,它那多样的型式、绚丽的花纹、精湛的铸技、洪亮的音色,还有围绕着它的无数神奇传说……,曾吸引着古今的民族学研究者。近十年来我国的考古发现,已证明云南古代的少数民族,是世界上最早铜鼓的首创者;然而,上个世纪,当这件东方古典的民族文物,经外国古董商人之手,首次出现在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维持生计的社会分工, 是民族维持生存的生计基础; 社会分工与民族以人类不同群体能够使用的自然资源为中心, 形成不同民族互为表里的身份; 社会分工所需要的专业工具、 专业知识和技能、 规范或操守、 观念和价值观等, 则构成民族的文化属性。 社会分工对民族的影响分为建构、 细化、 消解、 瓦解四个阶段。 随着被人类使用的资源种类及加工产品日益增多和细化, 社会分工从以民族为劳动主体向以资源为劳动部门转化。 民族身份在国家担任资源管理与社会分工不断细化情况下, 在社会生产领域逐渐从实体走向虚拟。 但在人类自身生产领域, 仍然以基础性的社会身份存在。 这种存在, 是随文化与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 进入到人类自身生产领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民族、种族和宗教相互之间具有紧密联系,且对一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关系重大。我国加入或即将加入的国际人权公约对民族、种族和宗教相关的犯罪行为已经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国有必要以国际人权公约的规定为参照检视我国刑法在民族、种族和宗教犯罪上的规定,作出与我国实际相符合、也与国际人权公约相一致的修正。修改现有相关犯罪的构成条件,增加我国刑法没有规定但危害严重的民族、种族和宗教犯罪。  相似文献   

13.
回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是,回族作为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固定的民族指称,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工作时才确定的。回族族别的认定,使得回族历史上存在着的地域差异在“回族”这一名称下得以增强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共同的民族心理。更由于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一些已经边缘化的回族群体,增强了民族自我意识。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回族群体,由于历史上政治的、经济的或自然环境的原因,在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上发生了变化或改籍于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14.
如何评价儒学?如何使儒学为现代化服务?存在着两种主要倾向:其一是借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旗帜,抬高孔圣人和保卫孔孟之道,或尊现代新儒学为时代精神;另一是以彻底否定儒学作为振兴民族、  相似文献   

15.
云秀清 《前沿》2006,(8):177-180
民族问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民族问题的内容,伴随着社会转型和变革不断发生变化,同时又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以不同形式影响着社会发展。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民族问题复杂性特点,科学、全面认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命的图腾与涅磐,其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信念。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尽管先进典型依然还在主流文化圈被反复树立与强调,但其荣耀已难以与改革开放前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7.
“十五”以来,贵州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贵州省民族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结合贵州实际,文章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教育工作全局,继续采取特殊政策,实施“振兴贵州民族教育十年规划”,突出特色,实现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语录     
《中国人大》2012,(24):5
要根治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拖欠问题,还需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以"法律利剑"彻底斩断"拖欠之手"。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如是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需要突破。我们现在谁都不想突变,突变是一个民族的灾难,但唯有突破才能避免突变。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如是说。  相似文献   

19.
萧全 《台声》2006,(3):72-73
台湾自从明末清初福建、广东人民大规模移居开垦,才逐步被开发。日本殖民者虽然挖空心思实行民族同化,但遭到台湾同胞的顽强抵制。国民党迁台又有大批大陆人员来到台湾,所以台湾汉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许多与大陆基本相同,一般保持着闽、粤地区的特征。衣食住行衣饰。以往乡村男女多穿汉服。中年以上的妇女喜着长衫,或短衣短裤;老年人喜着青黑色衣衫或香云纱;日本统治时期西装革履开始流传到乡村,几十年来已相当普及。城市妇女有的穿旗袍等民族服装。目前,青年人多穿西装或港衫西裤。乡村男女则常戴斗笠或裹毛巾,以蔽风日。饮食。台湾…  相似文献   

20.
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能否正确地解决民族问题。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成败,关系极大。所以,无产阶级政党在制定自己的行动纲领的时候,都必须考虑到民族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中,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问题占据核心的地位,因为我们所说的民族问题,就是民族关系(或民族矛盾)的问题,即民族之间平等与不平等、团结与不团结的问题,所以,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理论和政策,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地丰富着和发展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