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继山西"十二月事变"之后发动的又一次反共高潮,其基本史实在史学界早有公论。可是,近期关于皖南事变的某些历史事实却有相反的说法,比如"小朝"整理的曾任项英秘书、已故扬帆同志的口述,以《项英秘书扬帆谈皖南事变》为题,在《炎黄春秋》2013年第2期发表。该文称,扬帆认为皖南事变后周恩来满怀悲愤地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是指责毛泽东对皖南新四军不公道。文章是这样描述的":周恩来同志在皖  相似文献   

2.
199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房列曙先生所著的《皖南一九四一》,对皖南事变的责任和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应该说是一部成功作品。这本著作,主要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第一,八方追寻、上下求索,充分占有史料。为研究皖南事变这一课题,房列曙先生整整花了20年的时间。20多年来,他跑遍了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安徽省档案馆、安徽省公安厅档案室以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图书馆,收集了这些地方所存的有关皖南事变的大量史料,编纂出版了40万字的《皖南事变资料选》。他还不辞辛劳,跑了十几个省,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皖南事变一直是抗日战争史、国共关系史和新四军历史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一问题的研究自80年代起步并逐渐深入,迄今已近20年,其间分别以皖南事变50周年和即将临近的60周年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亦即前十年的研究情况已有文章介绍①。本文着重介绍最近十年的研究情况。1 近十年来,又有一批皖南事变的文献档 案陆续公布,主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 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辑的一套丛书《新四 军》、其中《新四军·文献》(2)收入了关于皖南事变的95份电报和文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皖南事变的全过程和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  相似文献   

4.
皖南事变是抗战以来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团结抗战的一次最严重的罪恶活动。面对如此重大的历史事变,作为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成功地领导全党击退了反共逆流。但在具体分析和制定反击策略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思想认识前后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即从对《皓电》最初准备答以强硬的“炸弹宣言”到态度温和、晓之以理的《佳电》转变;从新四军在皖南“现偏要再拖一两个月”到立即北移的转变;从政治、军事上的“全面大反攻”到政治攻势、军事守势的转变。本文将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对毛泽东的这三次思想变化的前因后果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5.
正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台湾著名学者汪荣祖、李敖在评论毛泽东处理皖南事变的全过程时,不禁感叹道:"毛泽东在这场斗争中,运筹帷握而决胜千里,‘有理、有让、有利’,确实高招。江南一叶的凋零,给延安获得广泛的同情与支持,此一政治资本的利息也滚滚而来。"费正清评论说,皖南事变打破了"敌后中国各派武装之间的均势"。那么,毛泽东是如何处理皖南事变的,以至于得到台湾学者如此高的评价呢?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他长期革命实践中写下的大量政论文,是毛泽东思想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而其文章中的说理艺术,也堪称典范引用寓言,深入浅出为了说明某个道理,毛泽东经常引用寓言,深入浅出地揭示出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如《质问国民党》的一文中,他用了“鸿蚌相争,渔翁得利”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两个寓言,警告国民党一味打内战,就有被日本帝国主义灭亡的危险在《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中,用“自相矛盾”的寓言来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在皖南事变上的狡辩毛泽东在引用寓言时,经常边叙边议,使议论更雄辩有力,如《将革命…  相似文献   

7.
1941年,胡乔木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不久,他开始为《解放日报》写社论,显示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极强的写作能力。在文风上,胡乔木和毛泽东有颇多共同之处。毛泽东的意图,胡乔木能够心领神会;对毛泽东所作的重要报告,胡乔木总能及时地通过社论的形式加以具体而透彻的论述。胡乔木也凭借这些出色的社论,赢得了毛泽东的信赖。关于毛泽东为何赏识胡乔木,新加坡《南侨日报》上的这段剖析颇为精当:“在胡乔木担任毛泽东主席的政治秘书这一期间,他的思想、修养,获得极大的进步,深得毛的赏识。他的长处是思想周密,眼光透彻,才文并茂。他随毛氏到重庆时…  相似文献   

8.
尊重历史秉笔直书刻意求新——读《烽火江南话奇冤——新四军与皖南事变》○余茂笈在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抗战学术研究园地繁花似锦。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著名抗战史专家李良志教授所著《烽火江南话奇冤——新四军与皖南事变》(以下简称《话奇冤》)一...  相似文献   

9.
胡乔木回忆延安整风(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乔木回忆延安整风(上)《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编写组编者按:《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谈话录"和"初拟稿"两部分。这里发表的是"初拟稿"中的一章,原标题是"整风运动:1941年'九月会议'前后"。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  相似文献   

10.
刘以顺 《党史纵览》2010,(12):56-56
由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执行会长沈培新任主编、副会长庞振月任副主编的《茂林悲歌——皖南事变全景扫描》一书,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和皖南事变70周年前夕.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明方为此书作序。此书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继山西"十二月事变"之后发动的又一次反共高潮,其基本史实在史学界早有公论。可是,近期关于皖南事变的某些历史事实却有相反的说法,比如"小朝"整理的曾任项英秘书、已故扬帆同志的口述,以《项英秘书扬帆谈皖南事变》为题,在《炎黄春秋》2013年第2期发表。  相似文献   

12.
驳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九篇文章与“历史草案”《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编写组编者按:《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谈话录”和“初拟稿”两部分。这里先发表“初拟稿”中的一篇,以飨读者。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后,毛主席写了两个很重...  相似文献   

13.
在胡乔木90诞辰之际,由《胡乔木传》编写组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胡乔木书信集》出版了。这是继《胡乔木文集》、《乔木文丛》之后的又一重要结集。  相似文献   

14.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是中国现代史上惨烈的一页痛史。作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在皖南事变发生前,就提醒全党对黑暗局面的到来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事变过程中,他和中共中央尽了最大的努力加以挽救;事变发生后,又带领全党胜利地打退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毛泽东在此期间的杰出活动,不仅使中国抗日战争克服了一次最严重的危机,而且也维护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为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在第二次反共高潮到来之际,毛泽东集中党内智慧,制订对策,以应付最黑暗的局面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结成法西斯同盟,其霸占全球的侵略野心已昭然若揭。全世界为之战栗。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纂的《毛泽东年谱》(中卷)曾披露了1941年毛泽东撰写批判王明“左”倾错误专题文章的有关情况.199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更加详细地介绍了此事的由来及详细情况,这为深入研究40年代初中共党内反对王明“左”倾错误斗争的历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胡乔木作为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不仅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毛泽东交办的一些文件、文稿的起草工作,而且由于他与毛泽东同志对诗词的共同爱好,彼此之间经常切磋、研究诗词。翻开《毛泽东诗词选》,虽然没有毛泽东与胡乔木直接唱和的诗词,但毛泽东许多首诗词的发表都和胡乔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皖南事变中的饶漱石 电视剧《叶挺将军》里皖南事变几集中,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小姚”。“小、姚”是谁?他原来就是东南分局副书记饶漱石。当时,出于工作保密的需要,再加上饶、姚谐音,大家平时称他“小姚”。就是毛泽东发给东南局的电报也称他“小姚”。  相似文献   

18.
1986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逝世10周年,胡乔木同志主持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选》。这部简注本中的许多注释条文由胡乔木亲自撰写。《七律·冬云》的题解特意指明作诗日期12月26日是“作者的生日”。写诗的日期恰是作者的七十初度,这并非纯然的巧合。在我看来,《七律·冬云》正是毛泽东的自寿诗。自寿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诸多门类中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熟悉古典诗词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乏这类作品。一部《董必武诗选》.自寿诗不下10篇,而成为绝笔的竟是作者去世前一个月所作的《九十初度》。“遵从马列…  相似文献   

19.
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为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而一手制造的 ,它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队遭受惨重的损失。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没有被这暂时的挫折和困难所吓倒 ,反而认真地吸取了皖南事变的经验教训 ,本文就此作一概述。一、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 ,贯彻中央的战略方针皖南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 ,即 1月 15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 ,作出《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该决定认为 ,皖南新四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项英“对统一战线的了解 ,是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他“不认识统一战线中共产党的独立性斗争性 ,他对于国民党的反共政策从来…  相似文献   

20.
1941年,胡乔木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不久,他开始为<解放日报>写社论,显示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极强的写作能力.在文风上,胡乔木和毛泽东有颇多共同之处.毛泽东的意图,胡乔木能够心领神会;对毛泽东所作的重要报告,胡乔木总能及时地通过社论的形式加以具体而透彻的论述.胡乔木也凭借这些出色的社论,赢得了毛泽东的信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