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就业意识,是一定社会中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要求的人对参加社会劳动的观念和心理反应的总和。它对青年顺利地就业,参与社会劳动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据我市劳动部门反映、目前,由于劳动者(主要是青年)宁愿暂时失业也不去条件较差的单位,而形成的择业性失业是相当严重的。一方面,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一些劳动条件好、收入高、福利好的职业不仅劳动力充裕,而且还有大量的待业人员欲去就业;另一方面,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要是化工、冶金、机电、纺织、建筑等行业)及劳动条件差、收入低、福利差的区街企业却劳动力不足,招工难。  相似文献   

2.
工资集体协商应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方式。与企业行政单方决定工资相比较,工资集体协商的有序开展有助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推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如果职工对以集体协商确定的工资满意度更高,那么即使对工资现状有所不满,也会更倾向于通过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集体协商确定的工资虽然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但并未超出企业承受的范围,而且可以通过员工忠诚度的提升、劳动积极性的提高、企业内耗的减少等因素部分化解。  相似文献   

3.
一、推行企业民主管理的必要性 1、民主管理是劳动力资本化的必然要求 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把劳动力作为资本,体现了劳动力所有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平等主体地位,有利于形成劳资双方共同投入、共同管理、互利双赢的局面,把企业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劳动制度改革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以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目的,在保障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不断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步建立起一种“国家宏观指导,企业自主用工,多种形式并存,全员劳动合同”的劳动制度。为此,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借鉴国外用工制度方面某些合理因素,设计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体现安全感与危机感相统一的新型劳动用工制度。一、职业安全感有利于增强企业对职工的凝聚力需要理论认为,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从内容上分析,经…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创造性,是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尽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分配制度仍然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本文认为,企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必然性1、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力仍具有商品的属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一方面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费用国家还不可能完全承担下来,仍需完全或者主要由劳动者家庭和个人来承担。这种劳动力再生产的个人方式决定了劳动力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一种资本投人。这就客观要求劳动者必须能够支配自己的劳动能力和个人自由。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决定了大多数劳动者只有通过劳动,通过使用自身的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才能取得必需的生活资料和其它消费资料。于是,社会…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源泉。随着我国加入WTO ,企业更应重视人才管理。当前 ,我国企业人才管理中存在三大误区 :陈腐的人际关系增加了组织的内耗 ;官本位倾向和论资排辈思想影响了人才的成长 ;看重文凭与外聘人才 ,忽视能力与内部人才。企业只有重视企业员工管理文化 ,加快干部制度及用工制度改革 ,从多方面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才能尽快走出传统人才管理的误区 ,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是靠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在引入人力资本前的按要素分配主要包括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和按信息要素分配 ;人力资本范畴的引入使劳动者不仅可以获得劳动力价值补偿收入和劳动业绩收入 ,而且可以凭借自身人力资本的投入 ,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参与到企业利润分配中。按人力资本要素分配巳成为联接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纽带”。  相似文献   

9.
如何充分调动工人劳动积极性,尤其是青年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是目前各国营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成败。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是指企业从贯彻按劳分配的指导思想出发,建立以劳动评价、计量体系为基础的新的工资制度.这一新的工资制度的主要内涵就是根据劳动技能、工作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四项基本劳动要素来确定岗位工资,并向生产一线苦、累、难、险的岗位倾斜,向有突出贡献的各条线人员倾斜.这一新的工资制度真正把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企业经济效益挂起钩来,更好地发挥了收入分配对职工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劳动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是劳动力公有制,还是劳动力私有制?说具体点,社会主义劳动力究竟是归国家、地区、部门、单位、企业所有呢,还是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对于这个问题,理论界巳争论多年.然而在我国劳动管理对此是早有结论的: 公有制.人民公社对农村劳动力实行“画地为牢”——把农民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不能离开公社一步,临时外出劳动要经生产队:大队、公社层层批准,并收取高额费用.农民只能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农者恒农.根本没有“自由择业”的权利.谁敢于搞个体劳动,谁就是搞资本主义.因为劳动力属于公社公有,不允许你干啥你就不能干啥.城市里,国家机关、学校、国营企事业单位实行“铁饭碗”——所有劳动力都由劳动管理部门统一招收、调配、使用.没有被招收的劳动力不能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也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宁可待业,不能个人开业.个人开业是搞资本主义,是违法行为.对于统一分配的职工,用人单位无权“择优录用”,无权辞退.只能进不能出.劳动者个人无权“自由择业”,无权请求辞职.只能“服从组织分配”,只能“服从工作需要”.用  相似文献   

12.
(一) 以搞活全民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通过调整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由于忽视了各项措施的综合配套,尤其是近两年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思想波动较大,劳动积极性有所下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劳动热情不高,工作效率下降.职工劳动热情不高和工作效率下降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据机电、轻工、仪表系统反映,目前企业每天的生产有效工时实际只有3-4小时,"上班磨洋工,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到处可见.部分企业的工会干部讲,现在工人中主动抢重活、脏活干的人很少见.  相似文献   

13.
一、政府应该干预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据调查,私营企业主、政府部门,普遍有一种看法:市场经济下,企业有用工、分配等自主权,而且,私营企业有更强、更灵活的自主权,“我经营、你收税,就是了。”政府干预,特别对企业内部的劳动管理进行干预,是又回到了计划经济。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市场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特别是不完善、不成熟,尚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更是需要政府干预。从效率和公平相结合分析,在市场经济中运行的劳动关系内在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1,(41)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重点是农村分配制度的改革。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改革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个人收入的多少直接取决于他的劳动成果,调动了农民扩大再生产和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而且农民有了支配自己劳动的自主权,可以在完成承包合同的前提下从事多种经营活动,进一步增加了收入。  相似文献   

15.
全球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00年,尽管世界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将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世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目前全球至少有10亿工人,即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处于失业和不充分就业状态。其中,实际失业后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力有15亿人,另有75—9亿工人(相当于就业人数的25—30%)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他们处于工作时间少、收入较低而愿意增加工作时间和收入的状态。东亚金融危机导致了该地区减少了1000万个就业机会,并引发全球失业人员增加到14亿。在其他地方,南亚和非洲的就业形势不见好转,尽管拉丁…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劳动力市场问题,在我国曾先后提出过“劳动市场”、“劳务市场”、“劳动资源市场”、“人才市场”等概念,还有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再就业服务中心等,这些概念有的缺乏科学性,有的缺乏完整性,都不能准确反映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特点。“劳动市场”是在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流动问题时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很明显,“劳动”和“劳动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在劳动力出卖之前是不存在的,劳动者在市场上出卖的只能是自己的劳动力。“劳务市场”概念虽然被广泛使用,但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山西省就业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是 :全社会从业人员数量持续下降 ;国企下岗职工增势不减 ,再就业率不断下降 ;隐性就业、下岗职工就业不稳定 ,收入偏低 ;劳动关系与实际就业状况脱节 ;劳动力市场功能欠缺 ;劳动力供需错位 ;就业与就业转移难 ;企业无力筹措资金 ,下岗职工出“中心”难 ;优惠政策不落实等等。为此 ,必须调整政策 ,理顺体制 ,健全机制 ,加大投入 ,以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人的劳动积极性,有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这就是人的“主人翁意识。”它历来是支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重要动力源。在女青工身上,这种“主人翁意识”的支配力更为显著,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妇女最初并不是社会劳动力的构成部分,而只是男性劳动力的生活附庸。我国50年代提倡“解放妇女劳动力,”以后妇女逐渐成为社会劳动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每年新充实的劳动力中,女青工占了很大比重。由于妇女的历史遭遇和现实地位具有强烈反差,一方面,“三重四德”的“积淀”在她们身上反映特别厉害;另一方面,日益觉醒的“个性意识”又在她们身上萌动欲出。所以“主人翁意识”在女青工身上反映往往特别强烈,因此,考察城市青工的“主人翁意识”,分析女青工的“主人翁”心态较于男青工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巴中市的劳动力资源开发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充分利用劳动积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组织和发动劳动力大搞池园经济 ;三是利用劳动力开发建设文明新村 ;四是大搞劳务输出 ,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利用劳动力资源开发 ,通过劳动力的就地转化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一、本世纪末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及转移前景(一)本世纪末农村劳动力供给由于生育率下降的滞后影响,与80年代相比,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增长的压力在90年代会有很大缓解。按中国标准计算,1982年一1989年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年均增加14276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24%。1990—1998年,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年均增长量下降到835万人,年均增长率则下降到147%。劳动适龄人口只是潜在的劳动力供给,实际需要安置的劳动力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参与李。1990年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参与率为82%。农村由于教育落后,参与率一般在90%。按这样的参与车计算,9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