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强奸案是法医DNA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刑事案件,常规鉴定方法既是从被害人阴道拭子、内裤等相关物证载体上提取精斑DNA并分型,据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排查,直至认定罪犯。笔者发现,大多数情况下对强奸案件相关物证检验时,精液与阴道分泌物的混合斑中女性物质DNA的检测及其数据库检索往往被忽视,而在实际检案中送检物证与被害人相关性的认定恰恰对案件的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通过检案实例进一步阐述其重要性。1案件资料案例12002年11月10日接报:杨某之妻陈某诉11月8日上午被张某强奸。案例22004年9月10日,被害人杨某(女,11岁)自述…  相似文献   

2.
在23427起刑事案件中,有288起案件涉及DNA证据的运用.据此相关数据及288起涉及DNA证据案件的刑事裁判文书,可以发现DNA证据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运用存在如下问题:DNA证据在指控犯罪方面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DNA鉴定结论的表达方式极不规范;辩方对DNA证据的质证意识和能力尚需提高;DNA鉴定在错案发现和纠正方面的功能有待挖掘.  相似文献   

3.
马卫东 《证据科学》2001,8(4):228-229
在性犯罪中最有效的取得证据的手段之一是对现场遗留的精斑及混合斑进行检验.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检案中有许多性犯罪精斑检验为阴性,不能为性犯罪提供有力证据.笔者在性犯罪案件中注意提取与性犯罪有关的其他物证(如血迹、唾液斑、阴毛等),通过作DNA检验,为案件侦破提供了重要证据.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 自我室自1997年1月~1999年12月受理的PCR检验强奸案件6例,检材为血痕、唾液斑、阴道斑、组织块、带毛囊阴毛等.  相似文献   

4.
DNA分析技术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操作技术和高度自动化检测仪器,能够达到同一认定的地步,与其他物证技术相比具有高度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是科学证据中的佼佼者.然而,DNA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包括遗传标记分析的影响.同一份生物物证,检测的遗传标记类型不同,采用识别体系大小不同,其结果解释不同,获得DNA证据的证明力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姜先华  李军 《刑事技术》2004,(Z1):27-29
随着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效果日益显著,其重要的证据作用已经得到广大司法机关的一致认可,成为当前打击犯罪,尤其是流串犯罪和重复犯罪的一项有力手段.但目前有关采集物证和犯罪嫌疑人或前科犯罪人员样品进行DNA检验、入库存储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造成在实际操作中没有法律依据,成为影响DNA技术应用,尤其是DNA数据库建设和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制定一部有关DNA检验和DNA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法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性侵犯案件的DNA 检验中,经常遇到无精子精斑的混合斑,按照常规的二步消化分离法提取DNA进行STR检验则难以成功,对于此类案件常常不予检验,不能充分发挥DNA在案件中的证据作用.籍针对此类案件以Y-Plex6试剂盒对无精子精斑及其混合斑进行了检验,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性犯罪中最有效的取得证据的手段之一是对现场遗留的精斑及混合斑进行检验。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检案中有许多性犯罪精斑检验为阴性 ,不能为性犯罪提供有力证据。笔者在性犯罪案件中注意提取与性犯罪有关的其他物证 (如血迹、唾液斑、阴毛等 ) ,通过作DNA检验 ,为案件侦破提供了重要证据。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自我室自 1 997年 1月~ 1 999年 1 2月受理的PCR检验强奸案件 6例 ,检材为血痕、唾液斑、阴道斑、组织块、带毛囊阴毛等。二、方法1 .DNA提取 :血痕、唾液、阴道斑、组织块、带毛囊阴毛采用chele - 1 0 0…  相似文献   

8.
罗燕 《刑警与科技》2005,(8A):115-118
法医物证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庭科学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法医物证检验鉴定,确定这些生物类物质的性质、种属、血型、DNA指纹、性别和年龄等,对其属主进行个别识别及亲权关系确认,从而证实这些生物类物质与其案件的关联,为证实和揭露犯罪,分析案情提供依据,为侦查破案和诉讼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接触性DNA类检材在案件侦破和法庭证据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指出对现场的接触性DNA的发现.提取策略,附着于不同载体上DNA的提取方法以及生物物证污染防控体系建立的探索将有助于此类检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将DNA分析技术,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及网络传输技术相结合,由计算机对可数码化的DNA信息自动比对分析,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异地查询检查比对、跨区域协作的目标。深圳市DNA数据库自2003年试运行,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截止2006年2月共采集DNA样本43 000份,录入数据库数据40 900条,其中现场物证数据2 598条,嫌疑人2 231条,前科人员33 600条,受害人1 707条,失踪人员131条,其它579条。至2006年2月,对3 600多起案件进行了查询比对,串并案件112串231起,其中凶杀案19起,抢劫、强奸案68起,轮奸案…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公安局“法庭科学DNA数据库”介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集成了DNA分析、计算机自动识别和网络传送等高新技术,通过存档刑事犯罪嫌疑人和刑事犯罪现场物证的DNA基因型,实现了由人到案、由案到人、由案到案的新型破案手段,达到了直接认定罪犯的水平。随着犯罪形式的日益多样化,对刑事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英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建立起DNA数据库。英国于1995年4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法庭科学数据库”(FSS),至2002年4月,数据库收集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DNA样品150万人份,犯罪现场DNA样品13.2万余份,利用该数据库已经比对成功16.4万余次,串并案件1.4万余次。美国联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上海地区"法庭科学DNA数据库"的建设,其串并案件、锁定罪犯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侦破各类凶杀命案和其他刑事案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物证检验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些刑事案件中 ,检验案犯无意间带走或留在现场的植物叶片、果实、斑汁、花粉等植物物证 ,对确定嫌疑人与犯罪现场的关系 ,认定或排除嫌疑人常起到关键作用[1] 。本文作者就植物物证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及不同植物物证检验方法的应用作一综述 ,旨在使植物物证在法庭科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利用 ,能为侦察破案和司法审判提供线索或证据。1 植物物证检验在法庭科学实践中的作用1 1 植物物证用于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在刑事案件中 ,对从嫌疑人处提取的植物物证和从犯罪现场提取的植物物证 ,通过植物种类的鉴别和同一认定 ,认定嫌疑人 ,从而为审…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数量日益增长。因该类犯罪的特殊性,案件办理中如何锁定犯罪嫌疑人成为突出问题。当前对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电子证据的取证、审查的研究探讨已达白热化,但办案实践中对确定案件嫌疑人等证据链的实质性审查还停留于办理传统刑事案件的固有思维。在现有条件下高效、客观办理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不仅需要立足于新的证据模式,更需要在新证据类型下探究新的审查模式,才能做到不偏不倚、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5.
姚望 《刑事技术》2014,(1):25-25,33
1 案件简介 2008年某日,某县某寺庙内发生一起杀人案,守庙人袁某被人杀死于室内,现场勘查提取到犯罪嫌疑人DNA.2011年3月,某市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4月将上述两案现场提取的物证DNA上传至全国DNA数据库并案,但DNA所属对象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犯罪分子在案发后有意无意的破坏和销毁痕迹物证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此类案件的侦破难度,此时往往需要借助微量物证鉴定的方式为案件侦破提供方向和线索,并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依据[1]。本文通过对2009~2011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受理的交通事故案件中微量物证鉴定结果的统计,比  相似文献   

17.
刘浩  王民 《政府法制》2011,(23):38-39
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机关对犯罪处所及其遗留痕迹和其他物证所进行的勘验和调查。目的是发现、收取犯罪痕迹和其他物证,了解和研究罪犯实施犯罪的情况和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为侦查和审判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18.
DNA鉴定人出庭作证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丽 《证据科学》2013,(5):574-586
DNA鉴定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能锁定犯罪嫌疑人、串并案件、提供侦查线索,是重要的技术破案手段.DNA证据通常是可靠的,被大多数人认可,以前DNA鉴定人出庭作证非常少见.但是,DNA证据也并非完美,在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还有个别DNA检验出错,因而法庭必须加强对DNA证据的审查.随着我国新刑诉法的出台,DNA鉴定人出庭作证将是今后日常工作之一,通过质证,排除非法证据,准确阐释证据的证明力,最终实现刑事诉讼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本文亦针对在探索阶段鉴定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给予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法医物证检验中,强奸案混合斑的DNA检验主要是指对男性成份的检验,因此多数情况下,要去除女性成份,以获得精子的基因型。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检测混合斑中女性成份的基因型也可成为定案的关键证据,报道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DNA证据不具有独特的自然特征与标记,其从物证形态被提取到以鉴定意见形态应用于法庭要经历多环节的流转过程,这使得DNA证据易于被替换且性状也容易发生变化。从实践情况来看,DNA证据被赋予较强证明力,而准确运用DNA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前提在于DNA证据的真实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鉴真。通过鉴真,可保障DNA证据在诉讼中的合法准入、确保事实认定的准确性以及防止证据替换或毁损。DNA证据鉴真的重点应放在提取过程的可回溯性、证据保管链的完整性和鉴定过程的可靠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