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建 《湖湘论坛》2008,21(5):109-111
运用系统思考方式研究和谐领导班子的构建,和谐的个体素质是实现领导班子和谐的前提;合理的班子结构是构建和谐领导班子的基础;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构建和谐领导班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刘海龙 《前沿》2009,(9):34-36
和谐是矛盾理论的范畴之一,认识和谐必须从矛盾理论出发。和谐不同于矛盾的同一性,它是事物矛盾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同一性则是矛盾的一种基本属性。事物矛盾运动表现为和谐或对抗形式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这种相互作用受环境条件和主体因素的影响。认识和谐范畴在矛盾理论中的定位及其演化规律,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张轩 《理论月刊》2012,(3):37-41
和谐辩证法通过对事物存在的形式和状态、事物内部和事物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和方向、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目的与理想的认识与描述,展示了与矛盾辩证法不同的着力点、思维理念和价值取向,形成了对矛盾辩证法的包容与超越。对和谐的目标追求构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持,"和"体现且揭示的是古往今来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思考、探讨、向往与希望,也代表着人类最高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王建平  匡家庆 《前沿》2010,(22):35-37
哲学意义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相互吸引、既对立又统一的趋势、倾向和方面."和谐"是协调矛盾内在的诸多要素,并达到各要素相对统一.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主要作为价值尺度之"和谐理念"与"矛盾学说"之间的内在的关系,研究和运用"和谐理念",认真思考矛盾问题,提出用"和"的手段来妥善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5.
王鹏程 《前沿》2007,46(10):37-40
文章从和谐是社会作为活的有机体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和谐就是事物在矛盾的发展和斗争中实现平衡和稳定的对立统一、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做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乡镇领导班子内部的矛盾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正视它,了解它,才能有效地克服它。一般说来,乡镇领导班子内部的矛盾冲突容易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中。一是在特定的时间容易出现矛盾。领导班子组成之初,大多数干部能同舟共济,共图事业。但随蓄时间的推移,矛盾日渐显露;特别是在领导职位出现空缺、领导班子调整分工和领导干部换届选举时,矛盾更易激化。此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二是对待关键事件容易出现矛盾。乡镇领导成员往往容易在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工作和农田水利建设等农村几项艰巨的工作和用人等敏感问题上产生意见分歧,从而出现矛盾。三是在关键人物身上  相似文献   

7.
党员干部应该有松树的"原则性"和柳树的"灵活性",既要保持坚定的立场,又要在坚定的原则性基础上,随机应变,"曲中求直"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对于企业来说,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而这一切都必须以换位思考作为基础。只有通过换位思考,加强理解沟通,才能理顺生产经营、发展稳定中的关系,才能创造和谐融洽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领导班子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和灵魂,和谐的领导班子更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构建和谐领导班子,正确处理领导班子内部关系,就必须认真研究领导班子内部存在的诸种关系的本质、特征及问题,寻求正确处理这些关系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适应和谐铁路建设的需要。本文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刘国章 《湖湘论坛》2008,21(4):112-114
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处在差异统一的状态之中,正是差异性的前提才有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相互作用才有了事物的运动,有了运动也才有了事物变化的规律。但是,相互作用及其过程可以呈现矛盾对立的统一,也可以呈现平衡互利的和谐统一。这是两种不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论是自然事物还是社会事物,在事物与环境的关系中都不能摆脱这两种规律,无论是遵循哪一种规律,都会获得相应性质的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事物性质的决定因素问题,哲学上册教材有两种提法,而且从提法上看有所区别。一是在第三课《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一框题中提到:“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二是在第四课《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框题中又提到:“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由此,有些同学产生了这样的疑惑:这两种提法是不是矛盾的呢?事实上,“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与“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二者并不矛盾。首先,两种提法的相对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齐心协力,和衷共济,始终是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任何一个领导班子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内耗。其表现为,或者是班子内部彼此争权夺利、相互拆台;或者是遇事推诿,互相扯皮;或者是“家长制”严重,搞一言堂,导致正副职发生冲突等等,严重阻碍领导班子的协调运转及领导活动的正常实施。因而有必要探讨领导班子内部产生无原则矛盾的原因,进而寻找对策,有效解决领导活动中的这一“顽症”。一、领导班子内部产生无原则矛盾的原因 (一)体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是导致领导者之间无原则矛盾的根本原因。领导体制是领导者依据领导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权限职责的合理划分而建立的各种组织机构及其有效运作的规章制度的总称。领导者个体和群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受制于颂导体制。领导班子内耗的问题,应该在领导体制中寻找根  相似文献   

12.
学生常常这样认为:事物的肯定和否定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理由是,事物的性质主要地由事物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而矛盾的肯定方面,就是肯定事物的性质和现状的方面;事物性质的变化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次要方面战胜主要方面的结果,而事物的否定方面,正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和向他事物转化的方面。这种理解有一定道理,但是又是片面的、简单的。对这个不太容易讲清的问题,我冒昧地把自己的看法讲出来,以就教于同行。事物的肯定、否定方面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两者研究的侧面不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研究矛盾双方在斗争中的力量的不断消长造成的不平衡。我们把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在被支配和服从的方面叫次要方面。而事物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团结和谐"是党的建设目标,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团结是党的生命。一个领导班子不团结,搞内耗,什么事情也办不好。实践告诉我们,团结并不是一个深奥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领导班子团结和  相似文献   

14.
两条路     
换位思考:是良性思维,互动的好方法,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5.
成汝信 《岭南学刊》2007,1(1):104-106
张尚仁先生《矛盾辩证法质疑》一文中关于“矛盾”一词出处的引文有误,对“矛盾”一词原义的理解欠妥;“矛盾”这一概念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不容质疑;和谐不是“同,”而是“和,”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正确处理矛盾。  相似文献   

16.
“和而不同”是一个古老而又日新的哲学命题。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介绍了博大精深的中华哲学文化,指出“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思想。“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当时论述的是社会和谐之道,但其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达到总体上的和谐。温总理力主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而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谢宝富 《人民论坛》2022,(Z1):46-49
走进群众生活,方知百姓冷暖。领导干部要善于换位思考,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换位思考应注意公私之间、官民之间、上下级之间换位思考等。干部换位思考不能仅限于理念上“坐而论道”,更应在行动上“奋而行之”。践行公私之间换位思考,需坚守公私分明的底线、培养先公后私的基本操守、追求公而忘私的崇高境界;践行官民之间换位思考,需确立以民为本的宗旨和立场,以广集民智为推进工作的基本方法 ;践行公私之间换位思考,上级领导需以身作则、善体下情,下级干部应听从指挥、守土尽责、担当有为。  相似文献   

18.
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是基层派出所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事关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政府赋予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公安机关密切和谐警民关系的有效载体.如何推动社会矛盾化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是目前基层派出所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换位思考是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好办法。许多复杂的事情,老是从一个角度思考,总是想不通,如果换一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也就心平气顺了。这种思考,不是“站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而是要站在这山唱那山的歌。设身处地,就能理顺情绪,消除怨气,促进和谐。然而,现在流行的换位  相似文献   

20.
任芳 《传承》2009,(2):48-49
和谐是一种矛盾,主要体现为个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则是个人与自身和谐的体现。和谐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人,人在这里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和谐反映的是人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和谐的事物符合人的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