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战略选择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并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科学技术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极限,引发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21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几个重要特征: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由此将引发社会组织形态和人类活动方式的深刻变革。二是全球化的国际环境日益使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国…  相似文献   

2.
科技政策是现代人类社会和国家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科技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中,也应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重大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漫长发展史上,科技政策不仅是最年轻、发展最快,又是社会经济意义最重大的少数政策之一。大体上,科技政策萌发于近代欧美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3.
哲学社会科学为人类社会变革提供理论先导;为认识掌握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提供思想武器;为人类自身科学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步伐,培育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振奋民族精神,坚定民族志向,使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程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4.
加强“五大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要任务。“五大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充分认识“五大执政能力”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执政能力建设上既突出各项执政能力的特点,又能做到整体推进发挥综合效能。一、执政的基础能力——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就是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因此必须做到:(一)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知识结构陈旧,知识老化的人,是不可能站在时代的高度来科学判断形势的。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无不体现对时代最新知识的吸取。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要以当代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为基础,以掌握先进文化、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进行开放的、互动的、终身的学习。要求领导干部学习当代科技、当代经济、当代法制、当代国际思潮和当代军事与国防,其目的也在于更新干部的知识结构,从而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我们党的大政方针制定好,执行好。(二)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形势、判断形势,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全面  相似文献   

5.
科学执政理念是科学执政的思想基础。坚持科学执政,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关  相似文献   

6.
二、科技强警建设的思考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江干公安分局科技强警的实践 ,之所以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实现质的飞跃 ,其带有共性的思考和启示有五点。思考之一科技强警必须重视提高领导的科技意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邓小平的著名论断。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大而言之 ,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小而言之 ,对一个系统和部门而言 ,科学技术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我国的电信系统 ,依靠科学技…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必需和必然的一环,在现代化的诸要素中,技术化生产力是现代化和工业社会发展的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自由市场经济才能形成和扩大,人的主体性精神才有可能得以弘扬,民主政治才有可能真正地得以实现。结合当代工业社会的特点和我国新型的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当代启示在于:推动当代工业社会的进步应大力发展科技和生产力;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地推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周学政 《前沿》2007,(3):35-37
当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创新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现代化建设的作用越来越大。不断促进科技创新可以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基础,可以有效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也为科技创新指明了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众所周知 ,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其智慧和能力是以科学技术的形式来体现的 ;同时 ,对社会进步起决定作用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前提条件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状况 ,阐明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 ,并由此提出科学…  相似文献   

10.
自本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当代新科技革命。这场科技革命,以信息科学为领导,生物科学、材料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等为主要内容,正以亘古未有的规模和力度,此呼彼应,推波助澜,呈现出一派加速发展的趋势。人类在最近三十年来获得的知识大约等于过去二千年所获得知识的总和。科技的发展,如同法术一样从地下呼唤出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仅仅战后三十年中,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就已大大超出以往人类七千年文明史中所创造的总和。这场科技革命,不仅以迅猛异常的速度加速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朱步楼 《群众》2020,(5):48-4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普及,是把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产生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并为公众所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系统过程。科学技术只有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科学普及只有广泛开展并惠及群众,才能厚植创新发展的沃土、支撑科技强国的建设。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只有及时提供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知识,引导公众相信科学、科学防疫、科学应对,才能打赢这场全民阻击战。  相似文献   

12.
第一课当代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教材分析一、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阶级现象是阶级社会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政治现象,也是国家、政党等政治现象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本课所阐述的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础知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对学生正确理解本书各课教材,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主、两种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政报》2008,(12):24-24,25,26
和谐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过程。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党的组织建设是与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面临的环境、任务密切相关的.我们党是一个长期掌权的执政党,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党面临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新的环境和任务下,执政党要从当代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实际出发,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的变迁出发,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袁芳 《前沿》2012,(24)
自由是人类崇高的理想,人类社会向往自由、追求自由.马克思在扬弃前人自由观的基础之上创立了科学的自由观.马克思的自由观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理念的转变,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 ,深刻分析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发展规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和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的历史现实条件和原因。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 ,科学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性质和特点 ,这就是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社会观和文化观在当代中国的新的…  相似文献   

17.
在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步的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了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这一历史命题。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与依宪执政逐渐为社会各界关注。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是指中国共产党以宪法为基础,以宪政建设为目标,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制度、方法执掌国家政权,构建民主法治国家,保障和满足人民利益需求,它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判断和把握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论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的基础、依宪执政的方法和表现,并对中国共产党如何进一步推进依宪执政,彰显其作用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18.
张勤 《前沿》2007,1(9):47-50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驱动力,应该用"科技力"这样的概念来表述其特殊重要的作用。科技力是指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能力在知识、实践上的综合体现与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在正确的科学观、科学精神指导下,所拥有的科学知识和对科技资源的开发、转化,运用科技的能力进行学科建设,提升科技体制、机制的科学化程度与科技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管理能力等的总和,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力的代表,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依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提升社会的科技力,来处理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力提升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从把握科技力的发展要求、规划设置、创新体系建设、人才的关键作用、外力支持等方面,对如何提升科技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一、科学素质的内涵和科学素质的重要作用在科学技术全面渗透并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的当今社会,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发展基础。(一)科学素质的内涵中国科协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纲(2049计划)》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具备科  相似文献   

20.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政治政府教育对于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的意义在于:政治理论教育为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政治理论教育为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奠定了理论前提;政治理论教育为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提供了作风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