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现代认知上的"江南"其实是唐宋人的认知。"江南"概念曾在明清时期又出现过偏差,吴语区意义上的"江南",其实是晚清时期又兜回来的。"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流连人世间。"江南的雨甚至可以滋润到人心田里去。人们印象中的江南以才子佳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而著称。那么,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江  相似文献   

2.
<正>"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都是具有南国情趣的丝竹乐,可谓南方民乐并蒂莲。"江南丝竹"是源于江浙一带的民间乐种。现已广泛流传海内外,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所谓"采苏杭之丝,载洞庭秀竹。变吴越佳音,集弦索精萃,江南有丝竹者"。明、清以来,"十番锣鼓"市民自娱的"清客串",民间职业的"丝竹班(小堂名)",以及江南地方曲艺(滩簧、清曲、南词)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23日-24日,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研究院中国江南学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在浙江金华联合主办"首届江南文化论坛"。来自国内外近50所(家)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就江南文化研究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一方面是宏观的整体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对江南文化整体性特征的描绘。理论研究较突出的是复旦大学蒋凡教授,其以宏观的视野,从理论的高度探讨了地域文化(文学)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江南文化整体性特征的研究也是本次大会的热点之一。浙江师范大学梅新林教授对以"箫"与  相似文献   

4.
元朝官学以及各地的书院是士人活动的主要舞台,学校和书院的学官是他们新的社会角色。元代江南士人通过社会经营,在元朝中期完成权威重塑,提高了其在江南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冯薇 《小康》2012,(12)
正《江南Style》火了,但很多人并不明白,作为"富三代"的"鸟叔",得瑟的表情、夸张的舞步、恶搞的动作,背后深意如何。歌里的江南究竟在哪?什么又是"江南范儿"的黑色幽默?76天在世界最大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全球点击率超3亿、11月8日在伦敦以获得4911081个"Like"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视频……从未有一首歌以如此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中古中后期的历史进程,唐宋变革论和中国社会长期停滞说无疑是重要的参考体系。他们在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与不断反思,而其论辩的焦点在于:宋以后的中国社会,是有新的发展或变革,还是持续停滞或阶段性中断?若以前者为特征,又以哪一时段、何种内涵为标志?从近年来的讨论来看,学者们大多倾向于唐宋以后仍有新的发展或变革,其中有五种论说尤为值得瞩目。  相似文献   

7.
正"江南福地、常来常熟"。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沿江开发带,处于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城市组成的沿江都市圈,市域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6.73万。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沿岸新兴的港口工  相似文献   

8.
水性江南     
在我的印象中,江南是一个很诗意的地方。想起江南,我总会想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之类的字眼儿。儿时,江南于我是个遥远的所在,对于江南所有的记忆,似乎都存在于唐诗宋词的婉约缠绵之中。儿时生长的小镇,有清澈见底的溪流,有美妙的高山流水,但我想江南应该是个很精致的地方,于是我便经常遥想远方的江南,在高山流水的应和声中,遥想中的江南便也带给了我一颗善感缠绵的心……  相似文献   

9.
台湾华视今年积极重拍10多年前红极一时的&;lt;烟雨江南&;gt;,该剧改编自古龙&;lt;剑花烟雨江南&;gt;,由著名制片人郝孝祖担当制片.目前,古装武侠大戏&;lt;烟雨江南&;gt;还未杀青,可演员中的窦智孔、萧淑慎、刘雪华与王皓等人,就纷纷传出摔伤、割伤、扭伤、得肺炎等等生病、受伤与见血的消息,而且状况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0.
《中国周刊》2016,(4):100-101
"江南百工——首届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次博览会由上海朵云轩、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凤凰文化等机构携手长三角20多个城市文广新局、共同发起。近百个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入选"江南百工"非遗大展。国家级水准的朵云轩木版水印、龙泉青瓷、宜兴紫砂、云锦织造等展品分布在四个特色场馆内。博览会按照艺术主题展方式打造了石库门人家、江南织造、浙里风物和徽派文房四大非遗传统文化场景。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就毫无理由地喜欢着江南。青山如黛,碧水如锦,细雨如丝,风景如画的江南就好像一粒种子种在了心里面。喜欢江南乱雨纷飞,喜欢江南温润潮湿,甚至连从这里走出去的人都由衷地喜欢,喜欢和他们亲近,对这江  相似文献   

12.
冯贤亮 《人民论坛》2021,(3):110-112
明清时期的江南,在中国区域发展史中颇具核心性,是讨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样貌、基本特征以及各种问题意识归纳的试验场。明清时期江南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能够有力地观照出社会的变动和王朝统治的因应等内容,反映出江南的地方文化、政治文化、精英文化、生活文化与家庭文化等的多样化特质。包容性、创新性、引领性与时代性可以代表江南及其社会文化的核心表现与精神标识。  相似文献   

13.
多元主体协同视域下,贺州市推进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是:重视地方政府的"合理主导者"角色;发挥龙头企业的"致富带动者"角色;引入社会组织的"组织倡导者"角色;挖掘贫困群众的"核心能动者"角色;突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者"角色。从多元主体协同来看,贺州脱贫攻坚行动中存在着主体间思想不协同、主体间职能定位不协同、主体间能力不协同、执行过程不协同等问题。推进脱贫攻坚行动,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贫困体系,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大脱贫攻坚格局。对此,要创新脱贫攻坚理念,营造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创新协调沟通平台,明确各类扶贫主体的行动边界;创新运行保障机制,提高多元参与行动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正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无数吟咏江南的华美诗篇,或以美景醉人,或以哲思胜出,无不勾起世人对江南的向往。穿过沧桑历史的尘烟,发掘江南文脉的魅力,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勾勒出江南文化的传承之脉,这是大型系列人文微纪录片《江南文脉》的初心所在。这个微纪录片栏目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周一至周五优质时段播出,自2018年7月30日在江苏卫视等多平台开播以来,引发了热  相似文献   

15.
袁飞 《群众》2018,(19)
正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并作出了"六个高质量"的发展部署,"文化建设高质量"是其中之一。2017年无锡经济迈入万亿"俱乐部",推动无锡文化高质量发展,建设独具特色的"江南文化名城"是题中之义。从历史和现实高度,理解高质量建设"江南文化名城"的时代要求政策层面。党的十九大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战略部署,将文化繁荣兴盛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和  相似文献   

16.
陈浦秋杭 《群众》2022,(8):39-40
<正>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底色和精神基因,承载着一方人的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江南文化历经几千年经久不衰,不断传承和裂变,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共有基因和精神纽带。江南文化在传承和创新中取得了显著成就,文艺精品孵化更加繁荣,文化品牌美誉度不断提高,文脉整理和研究成果更加丰硕,国际传播力不断增强。“十四五”时期,为充分挖掘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构筑江南文化传承发展新优势,我们不仅要在学术研究、文化平台建设、文艺精品孵化、  相似文献   

17.
1984年10月15日早上,一位叫江南的台湾爱国人士,突然在美国旧金山遇害。消息传出, 立即震惊了全世界的华人:是谁杀害了江南?他们为什么要杀害江南?美国法律能保护那里华人的人权吗?  相似文献   

18.
"江南书画第一擘",这是著名书画家李苦禅对谭建丞的赞语.<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关于谭建丞的条目记载:"善山水、人物,尤工佛像.书法苍古奇劲".  相似文献   

19.
李磊 《人民论坛》2022,(5):126-128
孝文帝文教改革以江南文化为标尺,起到了缝合内部分歧、确立改革目标的重要作用。借由改革所建的门阀体制,北魏的江南认同通过士论进一步促成了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的精神融合。江南认同由此成为北魏民族融合的重要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20.
黄建军 《求索》2011,(8):191-193
对于清朝统治者而言,江南地位非比寻常,它不仅是反清重镇,而且也是人文渊薮。康熙数次南巡,重心当是构建适合满清统治的江南文坛生态。他通过增加童子和乡试的进学额数、存问和简拔地方文人等措施,确也达到了笼络江南士子的目的,对清朝的文化、包括文学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