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政府角色的转型既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角色越位和缺位出发,提出政府角色转变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城市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有一系列动力因素,同时受资源、环境、人口关系的脆弱性等因素制约,是我国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天津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采取各种措施,重点解决农民"安居"、"乐业"和向市民转变的问题。政府要明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角色,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的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首先要提高对推进城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由以控制城市规模为主转移到发挥城市积聚效应和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结构上来,在不断加强和完善立法和规划的同时,优化和改进城镇化进程的环境。当前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几点问题: 1.深化城镇化取向的制度改革和创新。政府体制改革和创新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证。按照“政企分开”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转变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健全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质量、塑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本文联系甘肃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将这几个方面的对策紧密地结合起来,就可以基本实现这种转变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统筹城乡建设、扩大内需的重大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农民工全面和有序实现市民化是一个关键问题。为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新进程,应从解决当前农民工半市民化问题入手,通过建立基于自愿的农村"退出机制",低门槛的城市"进入机制",实现市民角色转变的"融入机制"和成为现代市民的"提升机制"这样的"四轮"驱动机制,共同推动农民工成为新型城镇的新市民。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原动力,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中国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如何使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如何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核心是实现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城市治理的必要性在于维持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在潜伏着各种危险的现代社会,特别对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城市管理来说,除了要维护经济系统、资源系统和人口系统的日常有序运转之外,在城市更新和扩张过程中产生的科学管理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公平正义问题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命题。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进程中,城市治理的转型必须坚持服务、合作和治理的基本原则。从过程上以标准化推动全程化管理,在功能上以数字化实现系统化,在结构方面以制度化促进多元化,是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其对城镇化的认知、评价影响到新型城镇化的走向和目标。对济南市平阴县农村居民的调研显示,他们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基本准确,并感受到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快速扩展;城镇化过程中他们最担心的前三个问题是"房价"、"上楼后的政策落实"和"就业";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因素主要是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和就业等;政府对农民的扶植重点依次是就业、公共服务和市民素质的提升。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望和需求,要保证农民的参与权,要把有序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对于一个国家、地区或者民族来讲,都是一种战略机遇。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谋划。对于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战略期的内蒙古来说,新型城镇化也深刻寄寓着自治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期盼和希望。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城镇化的新进展以及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论述,并且就现阶段如何推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几点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国家,政府购买城市社工服务是新型的公共服务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市场运作、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基础源于提供价值目标的治理理论和提供实现路径的新公共管理民营化;实施前提是有效分解运作流程;完善的根本措施是,必须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发展从事公益事业的社工机构,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三化”协调发展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三化”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措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地实现现代化建设。文中剖析了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指明了其“三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促进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建设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财政分权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行为产生作用,与城镇化建设密不可分。从公共服务供给视角,探究两者互动关系发现,财政分权度提高对城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提升却不利,我国城镇化建设总体质量不高。需加快财政分权体制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此外,还要加快推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政府考核体系等一系列的联动改革,从而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3.
朱天舒 《理论前沿》2008,(20):40-41
能源环境的承载力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节点,节能减排是城市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切入点,而且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要使城市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必须实现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开启了新一轮扩大内需、深化改革的伟大进程。新型城镇化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要求政府角色的目标定位要"以人为本",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城乡空间,确保城乡"空间正义"分配,推进制度创新,以保障城乡居民在户籍、就业和住房等领域的基本权益,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这一政府角色的目标定位意味着政府职能实现从"管制"向"服务"的重心位移,建构服务型政府。如何重新界定政府角色,在建构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实现政府与市场的"互嵌"和协同治理,将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考验。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镇化。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村改居"成为许多城市边缘区向城市转变的重要方式。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透过济南市的两个社区案例,描述了"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的变迁特征,揭示出转型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政府责任归位、加快集体资产股份制改制及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构建责任政府已经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国政府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方向,标志着公共行政的价值正朝着平等、自由、社会正义的趋向转变。本文在归纳责任政府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贫困的研究做了简单的综述,拟从城市贫困的视角去分析政府责任的缺失与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建设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指引当代中国实现特色城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系统梳理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特征、理论渊源以及形成历程,学懂、弄通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的建构核心、建构原则、建构路径,深刻领会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城镇化建设新境界上的重大开拓、对当代中国城镇建设的战略指导和为当代世界城镇化建设贡献的中国智慧,对准确理解、正确运用习近平新型城镇化思想指导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聚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产业缺失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制约瓶颈,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和定位城市发展是推动印江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只有通过产业集聚自然而然地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一化化进程,才能实现同步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处理"化人"和"化地"的矛盾,把促进居民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民生优先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原则,辩证看待城镇建设与产业支撑、城镇建设与改善民生、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内在逻辑,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可能与需要等关系,科学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20.
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新型城镇化转变治理模式:治理主体由政府完全主导的单一中心向以政府有限主导的多中心转变;治理方式由"政策全能主义"下的运动式向"法治中心主义"下的法治化转变;治理目标由"以物为本"的工具化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化转变。实现这一治理模式,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多元参与动力机制;以法治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相关领域改革,构建制度保障机制;坚持统筹兼顾,化解冲突,构建利益协调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