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理论》2017,(5)
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决定了其建设主体多元性的这一特点,但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协调政府、企业、公共组织和公民的关系,实现单一主体治理向多元主体互动与协同治理迈进,达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进步,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应探索的。  相似文献   

2.
詹国彬  陈健鹏 《政治学研究》2020,(2):65-75,M0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倡导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领域引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打造基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环境治理模式,为解决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的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实践中,多元共治模式面临着环境治理权力结构安排不尽科学合理、跨部门治理主体间信息共享和协调性差、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足、企业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效性和有序化偏低等诸多挑战。为此,需要从厘清多元主体职责分工、创新生态服务投入机制、优化环境治理协同机制、提升政府环境监管效能、引导社会力量有序有效参与等方面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以推动新型环境治理体系高效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文明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过程中,面对生态治理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困局,将"引导型"这一职能模式作为政府在生态治理中职能转型的改革思路和取向,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引导服务作用而非干预管制作用,真正实现多元社会主体合作生态共治,应该是一个积极方案。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引导型职能模式取向主要是:引导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治理法律法规环境、构建和创新规范有效的生态治理机制、理顺生态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建立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合作以及理性参与的生态善治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当前社会治理实现由共治到善治的应有之义,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形式。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畅通、高效、无缝隙的预防化解多元治理主体利益冲突的制度体系,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社会治理由共治实现善治,突破单边权力失灵的困境。当前适合中国实际的预防化解多元治理主体利益冲突的制度体系主要包含灵活的主体参与制度体系、严格的过程监督制度体系及完善的利益保障制度体系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5.
卢青 《理论视野》2020,(2):59-64
区域环境治理具有治理对象跨域性、治理主体多元性和治理模式网络化等特点。在新时代,结合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现状、经济发展趋势、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构建政府、社会公众、企业、NGO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需要找准关键点与切入点。一要完善法律建设,强化执法力度;二要健全有效沟通机制;三要搭建利益分享机制,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四要科学构建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下,协同治理雾霾迫在眉睫。雾霾现象的出现,导致各种疾病不断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本文首先阐述了雾霾治理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生态文明视域下雾霾治理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这一现状,进而表明必须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三者共同治理的雾霾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公共领域,面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社会公共性成长缺失的治理问题,创新社会治理应当寻求“行政引导”与“社会自治”相结合的社会共治模式。社会共治的治理体制改革不仅需要政府加快“放管服”的改革进程,也需要以具备专业性和创新力的社会组织业态作为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基础,还需要权衡基层政府的治理效率和风险,采用“适度”的行政干预将社会自治能力的生长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社会建设引导基金是公共治理的一次创新尝试,在社会共治理念下,它通过融合“政治”“社会”“经济”三个维度的机制设计,整合政府、社会组织、公众和企业的优势力量,最终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增效,推进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选择北京与福州两个雾霾污染程度差异较大的区域作为典型案例,通过问卷调查法与意愿价值评估法(CVM)分析两地公众对雾霾的支付意愿。结果显示北京较福州公众的支付意愿更高且差距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应从制定可持续的宏观发展战略、加强监管力度、鼓励公众参与三个角度出发,达成各个社会层面的治理共识,促进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分析不同区域公众对雾霾的支付意愿,对于污染严重区域的治理及污染较轻区域的防范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共危机治理的跨部门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公共管理体制中传统文化、组织形态和制度缺失等因素制约,中国现行危机管理体制没有构建起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导致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出现反应迟钝、效率低下、多元主体配合协调差等问题。为此,需要设立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决策机构,完善覆盖全过程的问责机制,搭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信息平台,培育多元共治、合作信任的政府组织文化,实现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目标整合与资源共享,提升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危机事件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0.
新安江流域上下游因“谁补偿谁受偿”和“补偿标准”之争引发冲突,为了实现流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流域上下游必须从零和博弈走向协同共担。构建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框架,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提出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的实现需要纵向上下级政府联动、横向上下游政府联动以及社会参与的多方联动相结合。在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机制的运作逻辑中,制度安排为上下级联动提供法制保障,主体功能区位势差异为上下游联动提供必要条件,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共担合力。未来需要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主体功能区优势互补、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形态,其具有创新性、跨界性、虚拟性和平台性等特征,急需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其中,构建数字经济协同治理机制是实现数字经济协同共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从理论来看,爱莫森的协同治理统一模型认为,协同治理包括"实质参与、共享动机、联合行动能力"三个关键要素。基于此,从实践来看,中国数字经济治理应构建多元主体间的领导协调机制,这是实质参与的保障;构建信息公开与信息共享机制,这是共享动机的保障;构建法律和规则体系协同机制,这是联合行动能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恶化及其衍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被广泛视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政府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组织者和执行者,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政府的施政行为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诉求,也是绿色发展型政府的本质要求。但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悖论: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环境治理与督察体系,但在具体生态环境治理中,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问题却屡禁不止,导致生态环境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角色错位与冲突,亟待树立绿色发展观和生态政绩观、构建高效的生态政绩考评体系、强化制度执行与督察,形塑和强化“理性生态人”角色,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政府生态化治理是共生哲学理念引导下的多元主体间合作共治模式。这意味着共生理念和原理赋予政府公共治理的生态化价值取向,其表现为治理源起的共生共存依据、治理结构的有机互依样态、治理过程的多样性动态统一范式、治理工具配置的整体协调逻辑以及治理效度的互益共享目标等。这种生态化治理的价值主要通过政府内外共生系统加以表达,其外共生系统旨在保障政府凸显生态环境职能而与其整体协同的共生价值实现,内共生系统则致力于政府本身为适应外共生需要而建构性地进行职能生态化安排的共生价值实现。政府生态化治理的价值规定,既意味着其内外共生系统的整体共生规律的实在性,也说明依共生而共治原理可以为持续有效的公共治理结构现代化变革提供必要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实践中,精准扶贫的"应然图景"与"实然现状"存在着巨大偏差。精准扶贫工作面临政府行政一元主导、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治机制欠缺、政策效果不佳的现实困境。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理论内涵,从精准扶贫治理的理念、机制与路径三维向度,重点阐释社会治理格局下的精准扶贫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精准扶贫要坚持共建、共治与共享的治理理念,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一核多元"治理机制,从而满足贫困群体更高层次需求,完善扶贫法律体系,打造"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培养职业扶贫队伍,推动精准扶贫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与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等新思想。中共云南省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建设美丽云南",这是提升云南环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关系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更是实现云南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路径选择上,云南应着力构建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四大生态文明发展体系,切实发挥好政府主导、人民主体和典型引路三方面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积极贡献正能量。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多元协同共治、平等协商的过程。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自组织力量,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在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理念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目标和要求下,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然而,囿于政策、体制和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等多重阻滞性因素,社会组织与政府在合作机制上存在着诸多障碍。要破解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功能输出的难题,需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于政策制度、社会支持、社会组织自身参与能力及协同共治机制的层面形成合力,综合施策,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多元协同共治、平等协商的过程。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自组织力量,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在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理念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目标和要求下,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然而,囿于政策、体制和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等多重阻滞性因素,社会组织与政府在合作机制上存在着诸多障碍。要破解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功能输出的难题,需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于政策制度、社会支持、社会组织自身参与能力及协同共治机制的层面形成合力,综合施策,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流域治理体制机制正经历着复杂的变革,纵横交织的张力关系使得推进多方协同共治的命题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构成当前中国治水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其中,“两手发力”就是要强化政府职责,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探析政府与市场如何“两手发力”协同共治以及政府与市场在协同共治创新中所起的作用,基于Y县河湖物业化治理案例,从政府与市场两种优势型制度组合角度考察河长制与合约制共治过程,其实质是合约制嵌入河长制的组织制度体系之中,在河长制主导下衍生出了“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合约治理场景,探索出了把政府与市场各自制度比较优势转化为协同共治效能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行政论坛》2014,(6):84-87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长远、复杂的任务,亟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分工明确、合作有效的主体体系。将非营利组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体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明确的现实依据。纵观国际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态主题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形式、作用与贡献,借鉴其有益经验,将有助于建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体系中非营利组织的作为空间。结合国际生态主题非营利组织的功能定位,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可以在以下领域有所作为:深度转变非营利组织人的理念和价值体系,促进生态主题非营利组织的优质发展,以生态文明为主要诉求整合行动方案,促进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的无缝隙合作等。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须依托于科学的理论参照。协同治理作为治理的内生语义与核心要旨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性、跨学科吸纳性、治理理念上的共治共建共享性。协同治理与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在现实国情、政治文明推进、人本政治目标构建三个维度上具有耦合性。当前,应当从树立党委政府统筹主导和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的协同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制度平台、合理配置社会治理资源以激发治理主体的创新活力等方面着力,来推进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