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9年公路通车至今不到10年的时间里,是独龙江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但是在欣喜的变化背后,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因耕作方式、食物等的变化对当地人生活方式及文化传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来自对独龙族村寨田野调查中几个"生活片断"的叙述,从村落布局、信仰民俗、节庆活动乃至于乡民个人命运等侧面,勾勒出独龙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粗略轨迹,并启发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独龙族,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因居住在独龙江流域而得名。千百年来,生活在云南怒江大峡谷西北部独龙江两岸的独龙族,被高黎贡山阻隔,一直处于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几乎与世隔绝。20世纪50年代,在中央政府和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独龙族成为56个民族中的一员,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社会。独龙族目前有6000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地  相似文献   

3.
西南民族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我国西南民族聚落形态,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而形成,有聚集型和散漫型两种基本形态。西南民族聚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与该地区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和普遍散居”的分布特征相关税,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特征。应采取多元的视角研究西南民族聚落。  相似文献   

4.
滇西北部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与缅甸接壤的地方,有一条江叫独龙江,在江的两岸聚居着我省人口最少的民族———独龙族,由于山高谷深,环境封闭,自然条件恶劣,独龙江乡现仍是我省唯一不通公路的乡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1998年10月,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率省民委、省扶贫办等单位的领导徒步三天两夜进入独龙江调研,当看到独龙族群众贫困的生活状况,省委书记动情而又坚定地说:“我们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他根据当地交通闭塞,干部群众极少走出独龙江、怒江的实际,当即指示在建国五十周年前由省民委组织独龙江乡村干部到省内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以来独龙族调查研究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英  闵红云 《思想战线》2004,30(3):131-136
20世纪50年代初,党和政府派出了工作组深入怒江独龙族地区,对独龙族进行全面调查。至20世纪末,我国众多专家学者更加关注独龙族研究,多次深入独龙江地区,对独龙族展开各种专题的研究,撰写、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今后的研究应从多学科、系统性入手,注重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研究视野的开拓。  相似文献   

6.
独龙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人口仅五千余人,绝大多数生活在相当封闭的独龙江峡谷地区,一年中有大半年大雪封山与外界完全隔离。该地区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1000公里。独龙江的东边是高黎贡山,西边和南边是与缅甸交界的担当力卡山,北边是西藏。  相似文献   

7.
施平 《小康》2004,(9):64-68
独龙族当然生活在独龙江边。 独龙江从西藏流下来,在云南扫了一 个弯儿,又汇入缅甸。独龙江流域土地面 积2000多平方公里,共生活着4000多独 龙族同胞,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人。 孔当·此一家就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 县独龙江乡孔当村。 50年前,国家的民族工作者来到孔 当·此家里,记录下了他家的情况。今年 6月,云南党史研究室的一个工作队又来 到这里。孔当·此已经去世了,他的后代  相似文献   

8.
独龙族     
独龙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成员。共二千八百多人,主要聚居在我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谷,约有10%的人口散居在贡山县北部怒江两岸。独龙族分布的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横断山脉地带。独龙河的西岸是海拔四千多公尺的担当力卡山,东岸是海拔五千多公尺的高黎贡山,两山南北逶迤,绵延起伏,独龙河奔流其间,地势雄伟,河山壮丽。长期以来,独龙族人民就用辛勤的劳动开发了这块土  相似文献   

9.
独龙江乡跨越发展及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迎 《创造》2016,(12):26-29
正一、整乡整族帮扶推动独龙江跨越发展独龙江地区虽然经过建国后60多年的扶贫开发,但由于深层次的历史、环境、民族和政策等原因,直至2009年,其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迟缓,独龙江乡和独龙族仍然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最高的民族乡和民族之一。2010年1月19日,中共云南省委、  相似文献   

10.
詹贤武 《新东方》2005,(11):27-31
村落所具有的物质化的自然空间和非物质化的文化空间,能够承载村民生活的各种情境,展现其风土民俗和村民认同的社会文化心理。海南村落的发展演变过程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海南村落的发展规模和空间结构,而自然环境对村落的影响程度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海南村落作为独特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有着显著的文化地域特征,而这种文化地域特征往往决定了聚落的规模、宅屋的形式和结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为海南传统村落文化逐渐走向现代的生态村落文化,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位于黔东南山地地区的苗族聚落因其特殊的地貌形态和文化渊源,形成了各类与平原聚落不同的、极具特色的公共空间。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走访调查,总结黔东南苗族聚落中的公共空间类型与特色,并探究其由内在的文化联系而形成的序列结构。黔东南苗族聚落的公共空间可分为生产空间、交通空间和仪式空间三类,其中仪式空间最具特色。黔东南苗族聚落的公共空间布局灵活自由,形态因地制宜;各类公共空间为鼓藏节、招龙节等重要仪式活动提供场所,作为历史的象征连通古今;模拟历史演变的仪式活动串联起各类公共空间,形成连通村落内外、村落之间的公共空间序列,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构建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建筑聚落空间包含着"建筑"与"聚落"两个概念,"建筑"意为兴建与构筑人工环境,聚落则是满足聚居需要的空间形式,摒弃了传统单体建筑研究的局限性,面向少数民族建筑的物理空间构成与人文滋养因素进行了建筑样态、空间关系、人居行为与过程的综合考察,旨在揭示少数民族建筑聚落在物理形态、空间形态、人文形态方面的社会功能衔接、社会关系重叠与社会行为组合。  相似文献   

13.
导读: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高德荣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抚摸着熠熠生辉的奖章,他激动地说:"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4800多万云南人民。"不错,这份崇高荣誉的背后,是高德荣留在独龙江两岸浸透血汗的足迹,是一个个带领独龙族群众苦苦摸索脱贫之路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4.
公弄布朗族村以宗教活动为中心的公共空间形成了村落的基本构架。它从物理空间上奠定了村落作为一个地域共同体的基本意义,同时,从精神层面上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意义系统,强化了村民们的空间认同和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多民族国家推动政治转型、实行多党竞争制有引发或恶化民族分离问题甚至带来国家分裂的风险。这种负面影响的产生机制在于:一是聚居型多民族结构的潜在分离因素;二是政治转型激发分离主义的环境因素。具体而言,聚居型多民族结构是政治转型引发民族分离、甚至国家分裂的基本前提,散居型多民族结构产生此类问题的风险较小;同时在政治转型过程中,选举制度的"多数原则"和政党制度的"民族化"容易形成激发分离主义的环境。如何降低和消解政治转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负面影响,成为许多聚居型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一般的都是在山高路远、地广人稀、村落分散、交通不便的地方。这些地区由于历史发展条件的不同,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特点,因而在生产和生活上有着自己的要求和爱好。所以,这些地区的商业体制设置以及经营形式,从实际出发,如何适应这些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卢鹏 《今日民族》2011,(7):21-23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下游与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即哀牢山和蒙乐山的中间地区。在当地哈尼村寨,村落不只是自然的聚落,更是能够给村民提供安全保障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8.
孟莹  文晓斐 《人民论坛》2011,(8):178-179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聚落特色正随着重建逐步消失。通过吉娜羌寨重建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梳理在少数民族地区灾后恢复重建中保持民族聚落个性特色,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民族地区聚落空间的物质与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技术思路,为民族稳定、和谐社会构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解放前,居住在怒江地区独龙江一带的独龙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这种父系氏族公社,独龙语称为“其拉”或“吉可罗”(意为整体、全部)。每个氏族公社,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原始共产制大家庭所组成,原始共产制大家庭又由一个父辈的几代子孙组成。除了娶进的妻子外,他们一般都属于同一父系祖先的血统。在独龙族的这种大家庭中,往往包含着几代人所组成的数个小家,这些小家都同住在一大房里,如当时较大的孔当家,由十四个同胞和堂兄弟及其妻子儿女组成,拥有十多对夫妻,共七十余口人。(满都尔图《论父系家庭公社》)按照独龙人的习惯,家庭离不开火塘,火塘终年不能熄火,大房中的数个小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火塘。家长新娶进妻子,或者子女结婚成家,大房中便立  相似文献   

20.
唐天生 《传承》2012,(9):3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个少数民族分散分布,相对聚居的地区,这里集聚和沉淀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与美丽山水相映辉,使桂林变得更加神奇和富有吸引力。由于多种原因,桂林民族文化正在弱化。在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进程中,如何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