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需要,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要求。一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主导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二要强化使命意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三要强化创新意识,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推进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要想掌握话语权必须建构系统全面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诸多问题,实现"两个巩固"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给建成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出了时代要求。要建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坚持深入和浅出、继承与创新、国家化与本土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3.
4.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先后解决了中国人的挨打问题、中国人的挨饿问题,现在中国面临的是挨骂的问题。如何在融涵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基础上,提炼出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实践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开放融通的中国话语,通过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我们面对的迫切问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进行选择性汲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如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命运共同体、等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创新性话语,而且身体力行地以这些创新性话语内容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在正确建构中国的世界观的基础上,引导形成世界的中国观,从而有效地回应了世界对中国的关切,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了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先后解决了中国人的挨打问题、中国人的挨饿问题,现在中国面临的是挨骂的问题。如何在融涵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基础上,提炼出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实践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开放融通的中国话语,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我们面对的迫切问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对世界文明优秀成果进行选择性汲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如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命运共同体等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创新性话语,而且身体力行地以这些创新性话语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在正确建构中国的世界观的基础上,引导形成世界的中国观,从而有效地回应了世界对中国的关切,为中国梦的实现营造了相对和平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这是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党和政府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进程中要确立科学的一元化指导思想,制定并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要注重培养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整合、平抑、投入、转换、评估、激励等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实现了若干次重大话语体系转型,依次形成了"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中国特色话语和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涵盖了鲜明的政治立场、深厚的学术底蕴、鲜活的时代特征、丰富的大众话语以及宽广的国际视野等基本属性,既全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又集中反映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8.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贯价值立场,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源头活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践行"服务人民"宗旨的根本保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秉持中国特色提供了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创新建设带来新机遇,同时也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创新建设必须剖析文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把握文化多元化的特征,并积极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系列创新平台,创新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路径,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我国媒体的工作。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同所有话语体系一样,也应是一种由外到内、由下至上的"圆锥体"。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从基本层面开始,一步步夯实"圆锥体"基础,集民众之思,最终汇成具有说服力的话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我国媒体的功能,对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媒体必须明确自身功能定位,发现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不断寻找改进的着力点,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给予充分支持。  相似文献   

11.
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是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这一课题的内在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现实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基本任务是系统总结中国道路蕴涵的实践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型马克思主义主体队伍;基本途径是夯实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科学解答当代中国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三大挑战,分别是:缺乏基本的底线思维、概念易混淆、意识形态特性易消解。要积极应对三大挑战,就必须持续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手段与实践方式。然而,要从根本上实现创新,就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逐步形成创新自觉。  相似文献   

13.
多元化的世界发展格局,为中国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发出自己声音提供了时代机遇。无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还是贡献中国智慧,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中国将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中,提出更多的中国主张。辩证的人类生存方式、互动共享的价值视野、话语体系的真理性和价值性,使得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梦想相通为内容、以破立并举为方法建构,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国际话语体系的建设理路。  相似文献   

14.
多党合作话语体系问题是中国政党制度理论建构和传播的难点。近年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伴随着中国在国际对话中话语权意识增强而进一步凸显。多党合作话语体系构成应包含事实、概念、理论、价值、逻辑、话语等,多党合作政治实践是基础,理论体系是支撑,基本价值是导向,话语表达是载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炼升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历史经验,总结了历史教训。新形势下,立足实践,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内容体系,面向世界,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传播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传播网络,提升话语信息转换的敏捷性,形成及时有效的话语反馈机制,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自信,增强思想的统一性和中华民族力量的聚合,另一方面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故事和中国特色,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不断深入,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的国际形象是别国对该国综合实力认知后形成的总体印象和看法。“话语”作为一种具有建构功能的社会实践,通过干预主体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认知结果。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所掌握的话语霸权,制造出具有全球影币力的话语,而中国由于实力较弱,且话语权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身国际形象塑造的话语主导权。新世纪,中国能否在国际社会树立真实、可信的形象,有赖于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对于增强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的主导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中国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要遵循以下路径: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关键;宣传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是助推器;创设科学严谨的话语理论体系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第一次系统地用自己的宣言阐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意见的重要文献,也是共产党人第一次尝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其构建的理论与方法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科学地回应当代世界发展难题,并用自己的话语体系阐释解决世界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加强公共卫生治理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秉持科学的精神和态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推动了国际防疫合作的不断深化,抗疫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公共卫生治理中的话语权。结合目前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的现状,可从三个维度分析构建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实现路径:通过参与机制建设提升制度性话语权,将综合实力转化成合作防疫的结构性话语权,以及在主动传播合作抗疫理念中提升道义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