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师范学院建校三十周年了。三十年来师院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民教师,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值得纪念,也值得庆贺。我觉得,纪念和庆贺的最好办法,就是无论我们已经当教师的,还是未来的教师,都应当决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服务一辈子! 我是读师范的,那是在二十年代。师范毕业后我就担任了小学教师,至今已有五十多年了。可是,解放前的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低,工作没有保障,生活很不安定,被人们认为是  相似文献   

2.
在国外居住的时间长了,一个重要 的问题便是融入那个国家的生活,这话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太难了。我那时在 新西兰读书,当时房子很便宜,作为一种 投资,我也买了一幢房子。但是,跟邻居 的交往一直仅限于见面时打个招呼。我 也尝试着跟邻居们更密切些,但是,我语 言不好,又没有太多的时间。 邻居们很友善,我家一边的邻居是 一对青年夫妻,有两个可爱的胖乎乎的  相似文献   

3.
读书即生活     
我是在去万圣书园的路上,邂逅了豆瓣书店。从北京地铁十号线北大东门站出来沿着成府路往东走,就快到万圣书园的时候,撞见了非常不起眼的豆瓣书店。是的,它几乎就在大名鼎鼎的万圣书园对面!它很小,小到你可能不经意间就错过。它很破,破到外面窗台落满灰尘、玻璃门上浆糊斑斑。可是就在落满灰尘的窗台上是肆意疯长的绿植,就在糨糊斑斑的玻璃门上贴着“读书即生活”的字条。  相似文献   

4.
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相信,在鄂西南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里,现竟有这么一所小学,竟有这样一个老师和这么一群学生!只是当我们身临其境实地采访后,才不可抗拒地被这缕深山里的希望所深深打动! 在五峰镇紧靠原始森林的大山深处,有几十户人家隐没在海拔1800余米,且一年四季云遮雾嶂的顶坪、梨子坪和黄粮坪3处高寒地区。这里学龄期的孩子共有三、四十个,由于进村小读书要爬30多里山路,进乡小读书要爬50多里路,孩子们求学苦不堪言。1988年,这里过了10岁的孩子除3人每天往返30多公里到后河乡小学念书外,其他全部失学在家。 为了让村里的孩子念上书,一位村干部咬牙腾出了自家吊  相似文献   

5.
刘彤海 《中国司法》2011,(1):101-102
有些同行常对我说,像你这样读书的律师已经不多了,对此我颇为感慨,律师不愿读书也是有其原由的:一是律师生存压力大,忙着挣钱养家糊口,无时间读书;二是律师们很浮躁,读不进去书;三是认为读书无用,书本知识与现实脱节,时下关系比知识重要。律师们不读书或读不进去书有其客观存在的理由,这些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要想做一个好的律师即称职的律师,  相似文献   

6.
张黎 《中国司法》2001,(6):25-26
一 他叫柯波,今年32岁,自从1992年夏被劳教之前,已有7年吸毒的历史。如今的他看上去很清秀,脸色红润,精神很好,很难看出来他曾是1个被毒品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人。“是毒品害了我,但在政府和干警的教育感化下,挽救了我,是戒毒所把我从死亡的边缘下抢救了出来!”他的眼神里透露出无比的真诚。 他原本有个让人羡慕的和睦家庭。在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大哥去泰国做生意,二哥成家后开了一个店铺,父母亲退休后在家也开了一间小店,由于经营有方,生意十分红火。由于家中没有女孩,母亲就把他当作女孩儿养,处处偏袒他、呵护…  相似文献   

7.
大宝     
大宝是我的外甥,“大宝”是他的小名。 大宝刚生下来的时候,真丑!一哭更丑。可是,两、三个月后,他却出落得出奇的白。抱他出去晒太阳,见到的人无不惊叹“这孩子怎么这么白呀?”每逢这时,我们总是谦虚地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寒碜着呐!”大宝不管这些,迎着太阳,他打了个嚏喷。 那会儿我大学刚毕业,一时找不到工作,在家闲了一个多月,大宝成了我的小尾巴。我上哪儿他跟到哪儿。院里有些老人原不大认识我,因为大宝的缘故,见了我也都  相似文献   

8.
孟亚生 《江淮法治》2010,(10):30-31
生活中市民之间因琐事引发矛盾时,我们时常听到被惹怒的一方大呼大叫:“我要杀死你!”把我惹急了。我就杀人!”  相似文献   

9.
游戏“房间”有玄机 我今年48岁,做了11年幼儿园教师,2006年内退后,在家休息。平时,我和朋友相邀出去玩牌,消磨时间。丈夫抱怨我外出太频繁,特意买了电脑,让女儿教我在家上网。  相似文献   

10.
卖茶壶     
龙泉镇小学教师许峰酷爱写诗,最近接到“诗歌月报”社通知,邀请他去景德镇参加“新诗笔会”。许峰接到通知后喜忧参半:因车费自理,学校难以报销;妻子一人在家耕种责任田,收成总比别人差些,哪儿有多余的钱呢?老校长善解人意,对许峰提示道:“你可以找找姚镇长,只要他表态,完全可以解决车费问题。”傍晚,不会吸烟的许峰咬咬牙买盒“红塔山”,找到了正在酒后品茶的姚镇长,小心翼翼地递上“通知”。没想到姚镇长看后竟爽快地答复道:“这是一件大好事嘛!我表态:不但车费报销,开会回来还要按有特殊贡献发给1000元奖金!”“…  相似文献   

11.
读书的快乐     
古人云,“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是快乐的源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读书作为自己工作与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无论何时何地,我从没有忘记读书。出差在外,我总会在行李中放上一两本书籍,既可解除舟车劳顿之苦,又可把平时无暇阅读的书读一读;工作之余,我也总会拿起书本,既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也给自己充一下电。尽管在年龄增长、职务变迁中感受到生活的诸多变化,但我对读书的嗜好却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2.
今天,承大家为我举行很隆重的学术活动七十周年纪念会,我感到荣幸,衷心感谢!同时,也很惭愧。因为我不是象大家所称赞的名符其实的“学问家”,大家对我有些过奖,有些溢美之辞。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对年逾五旬的盲人夫妇。老两口儿在家人的陪同下拄着拐棍来到法院。我们开始以为是赡养案件的原告,哪知道这对盲人是来离婚的。在我看来,一对蒙受同样苦难的人,既然他们被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所抛弃,那么他们对于生活的期望,至多是物质上的满足而已。倘若凑巧还能遇到另外一个能理解失明涵义的异性做配偶,那已经是最大的幸运,自此对生活该别无奢望。然而,他们也要求感情的丰润,所以,他们要离婚。离婚的原因很平常,男人怀疑妻子有外遇。盲人也可以有外遇?!这类似天方夜谭的情节大大挑战了我的想像力,让我匪夷所思,我甚至感到好笑。我看…  相似文献   

14.
我常年在外打工.妻子在家务农,日子过得倒也还可以。几个儿子还挺有出息,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可这几年学费越来越贵,伙食费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挣得少,花得多,没有钱真愁啊!为供孩子读书,我和妻子平时省吃俭用。希望有关部门从源头规范教育收费,制定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最高限额,才有可能让孩子学费多降一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甜蜜     
有这样一件事,与读书有关,也使我难忘。 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从事反贪工作。一天,我在办公室询问一名证人。我的办公桌上,除了案卷,还有一本我常年订阅的《人民文学》。这本《人民文学》,一下吸引了证人的目光,他大为惊讶地说,啊,你们检察官也读《人民文学》呀!我当时质疑他的话。他便说,在社会上人们的印象中,检察官就是只懂法律的人。他的“只懂法律”让我很感慨:我们被人看成是文化单一,读书短浅,缺文少雅的人了。  相似文献   

16.
换床     
“真讨厌,那个19床的阿财,老纠缠陆老师要换床!”中午,妻子一进家门,就朝我大声地嚷道。陆老师是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曾是他最器重的学生之一。那时候,我家还住在偏僻的山区,家里人多,生活非常拮据。那年夏天,我被迫辍学了,陆老师知道后,三番五次地找到乡政府,替我减免了学杂费,并且从生活上资助我,使我重返学堂。后来,我不负他望,考上了一所比较理想的院校,毕业后分配在城里。今年夏天,赤日炎炎,天气酷热,陆老师再次昏倒在讲台上,他的心脏病已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了。为报答陆老师的培育之恩,我和妻子东奔西跑,好不…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人民隆重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22周年的日子里,我走进北京一座塔楼,慕名拜访了当年毛主席的厨师长、高级烹饪技师王近仁。今年79岁的王近仁,退休在家。他在毛主席的身边工作了6年,还先后为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彭德怀、董必武、陈毅、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掌过勺。大家都称赞他是“国厨”,他总是不以为然地一笑了之:“我只不过是个厨子,一个过去有幸给毛主席服务,今天为人民服务的普通的厨子。”  相似文献   

18.
汪勇钢 《中国审判》2021,(4):110-111
时代日新月异。走在城市的街头,不经意间,就会偶遇一家书店或是书吧。书店和书吧是读书的好去处。丰富的书籍,优雅的环境,齐全的设施……你尽可以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放下一切纷扰,或静坐或徜徉,遨游书海,沉浸书香。此时此刻,书即世界!几十年来,我与书的故事如幻灯片般在我脑海中浮现……我生在江南的一个小镇。  相似文献   

19.
汪嘉 《政府法制》2014,(11):44-45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澳大刊亚,天天都是读书日!”笔者的邻居罗斯太太自豪地说:“其实,我们的读书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她做义工的那家社区图书馆每周有固定的幼儿读书日。  相似文献   

20.
鞋的故事     
杜书记住进我家那年,我还很小。那天,我和几个小伙伴正在河边挖蚯蚓玩,村长领着一个背着包袱的陌生人向我家走来。我问:“你们找谁?”村长说:“找你家大人呀,在家吗?”我点头说:“在家。”便替他们领路。村长进门后,对我父母说:“这位是城里来我们村蹲点的杜书记,要在你们家住一段日子。”我家出身贫农,父亲母亲又都是热心肠的人,自然满口答应。我更开心,因为这下家里可热闹了。趁杜书记和我父母说话的机会,我好奇地打量这位陌生人。他瘦高个儿,衣着很土气,尤其脚上穿的那双草鞋很显眼。我问杜书记:“你也穿草鞋?”他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