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促进县域社会的发展,打破市管县体制下市刮县,市与县争利的弊端,增强县域自主发展的能力,众多省份当前都展开了扩权直管的试点工作.然而,扩权、直管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决于该过程中能否处理好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间的关系.只有省向县的制度化放权,协调放权过程中市县以及县与县问横向关系,将放权延续至乡级政府,并建立放权后以区域合作为导向的权力引导机制,才能保证县域政府所得权力是切实的,运转良好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发展方略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有2000多个县域单位,每个县的具体经济状况也各不相同,但综合大多数县域单位的共同特点,县域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加强将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县域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区和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黑龙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任重而道远。以黑龙江省县域农业现代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黑龙江省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高产穷县、粮丰民穷、结构失衡和认识偏失等困境,并从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组织管理、财政支持与金融服务、土地流转等五个方面剖析了存在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探讨黑龙江省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8,(8)
平和县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置县,地处漳州西南部,与闽粤两省八县毗邻,素有"八县通衢"之称,既是经济欠发达县,又是沿海经济开放县。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县域政治发展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县是我国基本的地方行政区域,县域政治发展是促进县域政治体系合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直接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政治前提,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县域政治发展主要包括县域政治民主的发展、政治稳定的维系、政治体系权威的巩固、政治决策和决策执行能力的增强、政治制度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当前,应该通过壮大县域经济、改革和完善县级党组织的执政方式并提高其执政能力、扩大县域政治参与、加强县域法治建设、改革行政区划制度,逐步推进县域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政策实施的中层理论,对深入理解和阐释我国政治过程的内在机制有重要意义,而中层理论建构的切入点之一是分析单元的恰当选择。我国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对县域的聚焦,为“县”作为分析单元提供了可能性,但其在研究中尚处于典型而模糊的状态。反思既有研究可以发现:在政策执行研究中,需转换定位将县作为“独特整体”,而非地方/基层的典型代表;在政策试验研究中,则需从“局部试验”的思路转换为“单元试验”,把握县作为“试验单元”的价值。研究提炼了“县级独特性”和“县域整体性”两个核心维度,搭建了“县”为单元的政策实施分析框架,为新时代县域政策实施分析的推进提供了新视角与方法论参考,同时对整合经验发现以构建县为单元的中层理论、理解我国政策实施、解读国家治理与基层治理的关联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知识化的条件下,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确立科技兴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以农业为基地、市场找订单,调整农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发展县域经济要解放思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依靠科技、发挥县域的比较优势,要注重资本运营,加强外引内联,要用好政策,实施配套改革。要处理好发展规模与做好做实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政策连续性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H省为例,从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发展维度选取25个指标,构建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熵值法研究了2012—2021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整体不高但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发展维度增幅较大,其余维度变化较小;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县域间和县域内都不均衡,强县存在短板,弱县亦有长处,总体依靠经济和绿色发展推动,创新发展不足。基于以上结论,提出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如何对全局增长至关重要,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县域金融,目前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真空状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着集中化管理的要求和效益原则,业务重点逐步向大中城市转移,相应撤并了3万家左右的县级或县以下饥构网点,除农行外,工、中、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好多县级支行部已不复存在。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对金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种撤并已经直接影响到作为国民经济微观基础的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而且,这种撤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有了发展,但做不到科学,发展就不会持续。县是我国基层政权的重要单位,县级是沟通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点。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以县域为单位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一个区域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山东省蓬莱市按照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六"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发展全局,科学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方略,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久前,在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比中,蓬莱居第五十七位,三年跃升了31个位次,成为山东省跃升最快的县市之一。昔日的蓬莱仙境,如今更加靓丽迷人。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社会,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但浙江省的服务业明显与整体经济水平不相协调,学术界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尚无一致结论。服务业发展依赖产业集聚效率,文章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服务业的非集聚化特征显著,文章认为这是浙江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主因。进一步分析统计数据与已有文献,文章认为,浙江省的服务业非集聚化与浙江独特的县政体制有着密切相关性,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与县域工业化路径给浙江县域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对服务业的集聚带来负面影响。基于这种经济条件,政府应推动高端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加快县域制造业转型升级,以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县域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县域的制造业发展为中心城市的高端服务业提供市场,从而形成市县互惠共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集中扶贫资金,加大扶贫力度,扶持西部县域经济,推动西部穷县尽快摆脱贫困面貌受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与基础设施,以及行政、财政、金融及整个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记者在宁夏、青海、甘肃等国家级贫困县采访发现,县政府的主要工作都是围绕扶贫开发开展的,但由于当地自我发展能力十分低下,  相似文献   

13.
县一级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从改革初期集中连片贫困重点片区和贫困县扶贫开发到21世纪初"国定贫困县"实施参与式扶贫,再到新时代"贫困县全部摘帽",县域贫困治理构成了中国减贫实践的独特进路。当前,在我国"三农"工作任务发生历史性转移的新阶段,仍需要以县域治理的独特进路持续巩固拓展"县域"脱贫攻坚成果、接续衔接"县域"乡村振兴实践。然而,既有研究成果未能从"县域治理"维度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性以及揭示增强"县域"乡村振兴自主性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因此,在新发展格局决策导向下,亟须找准县域乡村振兴突破口和切入点,塑造基于城乡经济社会大循环的"空间结构共生型"县域乡村振兴进路,完善乡村振兴县域治理框架。回顾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乡村振兴政策取向,推进县域乡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优选方案。这就要求深化新发展格局下县域乡村"产业—生态"协同振兴的逻辑框架、实践模型、实施原则和集成路径研究,为形成县域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海军 《学理论》2012,(28):78-79
陕南大多数县属于山区县。而山区县多为"老、少、边、穷、库"区,又是我国主要的"生态源"。陕南山区县一方面资源丰富,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却极度脆弱,因此,陕南山区县域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不仅有利于陕南县域经济突破发展,而且对于陕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又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县级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角色探微○刘明在几千年历史积淀、政治更替和经济运动的过程中,县作为一级行政机构,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术界把县级政权和县级行政单位与经济联系起来思考有过“县经济”、“县域经济”、“县城经济...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四川省160个县(区)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县域农业TFP的变化进行了测度和分解。研究发现:(1)县域农业TFP年均增长6.66%,增长速率呈现稳定态势;(2)技术进步是县域农业TFP增长的主要源泉,年均增长7.37%;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阻碍了县域农业TFP的增长,技术效率变化年均降低农业TFP增长0.58%;规模效率变化年均减少农业TFP增长0.14%;(3)县域农业TFP增长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变化是差异的主要来源。农业技术进步一方面推动了县域农业TFP的增长,另一方面却加剧了技术效率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贫困山区县营工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王醒安县营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县经济发展,特别是贫困山区县经济发展中,始终占居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县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经济发展的坚实支柱,是社会各项事业的有力保障。以我们隰县近年来经济发展为例,...  相似文献   

18.
县政改革:进路与交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省直管县、复合行政和县级政权民主政治建设,是当前有关县政改革的三种不同方案。从权力合理配置的视角观察,三者之间并不冲突,而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县域管理的制度要件。通过财政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省直管县实现省与县(市)之间的分权制度化,在强化县级政府行政实体地位的同时,为政府向市场、向社会分权找到了阻力最小的政治和行政单位。复合行政以政府间合作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间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区域性公共事务,拓展了县域管理的制度空间,是对省直管县改革的有益补充。县级政权民主政治建设在县域政治的层面为省直管县和复合行政的管理创新提供了政治基础和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9.
小区经济与小康建设──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构想王建国农村达小康,这是90年代农村工作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作为资源型的县域经济,如何从自身特点出发,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尽快步入小康县,这是值得认真探讨和大胆实践的重要课题。小区经济,就是依据一...  相似文献   

20.
职务晋升难、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是摆在县域公务员面前的现实问题。为此,中央颁布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为县域公务员拓宽职级晋升通道,至此,县域公务员存在职务晋升、级别晋升和职级晋升三种形式。职务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它们都由职位所决定;级别居于次要地位,并从属于职务,一般意义上的晋升是指职务晋升。但从实践来看,在县乡基层,职务晋升的制度安排往往会发生异化,出现法律之外的许多形式:职务层级细化,"排位"晋升,职务的"明升暗降",以及"股级干部"的长期存在等。作为新制度,县域公务员职级晋升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争议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