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德育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强调学生道德批判力的培养。高校德育必须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探寻高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和提高德育效果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学 校德育工作者是德育环境的设计师。在德育工作中 ,不仅应让学生接触环境、了解环境 ,更应让学生选择环境 ,创造环境。优化学校德育环境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有系统观念 ,力求使德育网络化。在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中 ,要有整体观念和系统思想 ,具体说 ,要努力形成两张德育网络。首先 ,从宏观层次上 ,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家庭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 ,学校是德育的重要阵地 ,社会是锻炼学生的大课堂 ,它们共同构成学校德育的环境系统。因此在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中 ,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 ,协调三方面之间的关系 …  相似文献   

3.
刘学刚 《学习月刊》2010,(6):130-131
一、调查分析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咸丰县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数日渐增多,许多农村学生因为父母远离而成为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所暴露的诸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将会影响个人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另一方面更会影响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咸丰县教育系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自上而下做了多次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东 《北京党史》2006,(6):18-20
青少年是社会有机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积极力量,青少年的社会实践、社会道德水平以及社会责任感等都极大地影响着现实社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并注意从各方面人手.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网络设备、技术的普及和上网人数的增多,尤其是大学和中小学学生触网人数的直线上升,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不断增大.一方面,网络文化以其知识的丰富性、传播的迅捷性、参与的直接性成为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另一方面,信息、观念及其传播的杂乱性、虚拟性和多元性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关注学生内心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摆脱学校德育现实困境的有效选择。学校应借鉴我国传统和谐文化丰富学生人生底蕴,突出人生理想信仰教育夯实学生精神根基,以领悟唯物辩证法养成学生科学思维方式,渗透人文关怀改进德育方法,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背景下,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学校德育工作应该针对青少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呈现的新特点,不断充实和创新现代化的德育内容。  相似文献   

8.
解析学生心理异常的德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心理异常”,我们认为: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外界因素影响或干扰而使自己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而且会发生偏离学校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 在当今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更要关注学生的健全人格、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工作中,我们发现,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大多数具有一致性和心理状态的异常性。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都比  相似文献   

9.
论点摘要     
创新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内容甘肃省临泽县一中葛松才:在新课程背景下,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学校德育工作应该针对青少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呈现的新特点,不断充实和创新现代化的德育内容。1.重视理想信念教育。育人必先育德,育德必先育魂。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教育学生。教育他们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干部群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组织对于学生干部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学生干部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德育工作只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努力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才能富有成效。近年来,我校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不断创新,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了解我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各种因素,探索教育规律,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近期,我们对全校各年级3000名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学生及教师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议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社会转型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同时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德育。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面对新的形式.我们应对学校德育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革。  相似文献   

14.
即将向我们走来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强烈的震撼,尤其对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会带来深刻的冲击和影响。如何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改革学校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尽快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刊拟开辟专栏讨论“知识经济与德育变革”问题,探讨知识经济的一般特性;知识经济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提出的挑战;知识经济对学校德育的全方位影响;学校德育如何实行变革迎接挑战,等等。希望广大读者踊跃撰稿,热烈参加讨论,为推动德育面向新世纪的变革和创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赖运明 《理论导报》2006,(10):44-45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简析   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灵魂、核心的地位,并发挥着导向、动力、保障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争做“四有新人“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我认为其意义非常重大,影响非常深远。"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实际上把学校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学习和领会"以德治国"思想,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  相似文献   

17.
德育既是一种特殊的理论形态、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作为理论形态还是作为社会实践,它都必须在一定的国情氛围中形成、发展。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国情中,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社会政治制度,就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学校德育、同时学校德育反过来又维护、促进着一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德育与国情的关系首先表现在,国情的性质决定着德育的性质和过程。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还很不完善,还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宗旨是培养青年学生,使之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道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三个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大纲》明确提出:“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但由于学校情况不一样,德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不一,一些学校德育工作效果不佳,如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中,这块主阵地并没有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师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应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一直是一个理论上清晰,实践中模糊的概念。一是中职学校德育课师资相对较弱,科班出生的德育课教师少,许多…  相似文献   

19.
职业学校德育的特点 职业高中处在直接向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前沿,职高学生处在就业前三年的准备阶段。从职高学生的思想、心理和  相似文献   

20.
德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人的德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学校德育环境是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文化、课程、活动等方面都在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发展。通过对学校德育环境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