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全球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包围和挑战,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先进文化,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的高地。发挥好大学文化的作用,将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建设的水平。因此,我们要加强党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导,确保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加强大学文化的主渠道、主阵地建设,不断创新大学文化的发展途径,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孔德生 《党建》2012,(5):52+62-52,62
大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凝练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弘扬也进一步推进了高校文化建设发展,培育与弘扬大学精神则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大学大爱行为文化,就是要把大爱精神内化为大学人的自觉价值追求,把爱心与责任真正融入到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建设和谐校园.根据大学人在学校的岗位、角色,不同的主体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要求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在大学大爱行为文化的建设实践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既要区别对待,又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学的文化建设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可以说现在大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大学文化的问题。大学文化既不是大学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守护大学文化的底线,就是要坚守中国大学文化根本,以孝廉文化引导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刘本成  范瑞红 《世纪桥》2009,(21):92-93
建设特色大学文化,对大学自身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以及培养优秀人才都有重要意义。特色大学建设的策略是确立富有特色的办学育人理念;以培育个性为重点,追求大学文化特色;在社会文化发展中,丰富大学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文化高地"的大学是落实这项任务的重要一环。然而近年来大学文化建设喜忧参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断左右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日趋"侵蚀"大学文化环境,严重影响大学文化自觉构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大学也将发挥教育功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其注入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7.
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社会文化组织,学术性与文化性是大学的本质规定,育人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在“祛魅”的现代社会,大学办学理念的功利与道义、大学精神家园的找寻与坚守。大学制度文化的变与不变在不断交融和撞击。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对大学价值的重新诠释与建构,其主要路径指向是以主流价值为引领,更新文化理念,创新建设机制,深化育人内涵,汇聚文化合力,重新实现大学文化的精神“返魅”与复归。  相似文献   

8.
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社会文化组织,学术性与文化性是大学的本质规定,育人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在"祛魅"的现代社会,大学办学理念的功利与道义、大学精神家园的找寻与坚守,大学制度文化的变与不变在不断交融和撞击。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对大学价值的重新诠释与建构,其主要路径指向是以主流价值为引领,更新文化理念,创新建设机制,深化育人内涵,汇聚文化合力,重新实现大学文化的精神"返魅"与复归。  相似文献   

9.
文化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发展的主线,是大学形象的核心和灵魂。大学形象塑造作为现代大学追寻理想生存样态的基本手段,它的实施与传播,是大学文化培育的过程。大学形象塑造要以大学文化建设为主导,打造兼容并包、价值鲜明的文化形象,有效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刘本成  范瑞红 《世纪桥》2009,(23):92-93
建设特色大学文化,对大学自身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以及培养优秀人才都有重要意义。特色大学建设的策略是确立富有特色的办学育人理念;以培育个性为重点,追求大学文化特色;在社会文化发展中,丰富大学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浅论大学教授与大学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授是大学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和引领者,大学文化对大学教授具有导向和规范、凝聚和激励、熏陶和感染的作用,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加强大学教授队伍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大学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是对大学文化的高度凝炼,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精神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对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关系的分析基础上,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繁荣学术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大学精神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在网络信息时代,传统教育模式中主、客体泾渭分明的格局被突破,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以实现师生共建、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目标的大学校园文化主体建设具有重要时代意义。文章梳理了网络信息时代大学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主体的嬗变,从理念调整、制度建设和实践创新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强大学文化主体建设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已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现实任务。大学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运用与发展。高校党组织是党领导大学文化建设的行为主体,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高校党组织如何担当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不仅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探寻二者之间相得益彰的有机联系和相互推动促进的作用机制与途径,提高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实现文化引领、文化创新、文化育人功能,从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当前高校党组织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建设对地方高校内涵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内涵发展,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教学文化建设和管理文化建设,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定位,凝炼了办学特色,夯实了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文化的辨识与凝炼,是制定大学文化建设规划以及年度建设计划、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实践、展示大学文化形象的基础和前提。对大学文化的辨识应首先从结构上对已有文化进行系统梳理,辨识的方法分校内辨识和校外辨识。校内辨识可根据大学文化的基本结构、功能发挥情况和典型人物的文化特征分为结构性辨识、功能性辨识和特征性辨识。校外辨识有物化观察、行为感受、交流沟通、系统了解、专家调查等辨识方法。对大学文化的凝炼,是在辨识基础上对大学文化的系统总结和提升,客观准确地反映大学文化的内涵、特征和个性,更好地开展文化教育并进行文化传播。凝炼既可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进行,也可在系统挖掘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7.
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与生俱来地具有引领文化的重要功能。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一个核心任务。大学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潮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履行建设和谐文化的使命,在大学精神建设中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王文杰  杨蕾  王俊伟 《前线》2021,(2):74-77
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做好顶层设计、借鉴基层治理“吹哨”机制统筹相关部门推进文化建设项目、树立全员文化育人意识提升文化育人效果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文化建设需求多元难统一、协调推进难度大、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郝明君 《探索》2011,(6):111-113
大学的逻辑在本质上是文化的逻辑,大学所遭遇的运作阻力需要大学的文化自觉来消解,要培养大学的文化建设自主能力,需从大学的文化表现力、文化转换力、文化导向力和文化辐射力着手。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多样性与先进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社会主义文化专题时指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是互动的关系;大学文化也是大学的灵魂和辐射源,在大学的地位已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的新时代,大学文化具有引领社会前进的功能。认真研究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不仅对办好有特色的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