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伟 《青年探索》2002,(1):10-13
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中,青少年上网已成为普遍现象,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人际交往。网络交往在满足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深入地影响到他们“自我”的形成。本文将探讨网络交往中主体的特征,以及网络交往对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沧海月明》是征辉先生出版的第五本散文集,和以往的集子相比,我在里面读到更多的是"我手写我心"的澹定从容。在技法上他不再刻意地追求叙述方式的推陈出新,另辟蹊径;在内容上他更注重对生命和众生的思考,对自我内心的提炼与完善。他不再刻意取悦读者,而是以一颗真诚的心,以自我的人生体验为模本,写出了蛰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生命感慨与况味。正如俞平伯所言:"文章之妙出诸天然,现于人心。及心心相应,其流传遂远。"  相似文献   

3.
贵州体验旅游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而是希望从深度体验旅游中获得独特的感受、拓展开阔的知识、获得丰富的心灵滋养.贵州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开发体验旅游产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与旅游产业结合.科学保护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开发贵州体验旅游资源的关键就在于改变贵州旅游产品的思路和模式,变以"大量销售"为主导的观光旅游产品模式为"深度营销"为主导的体验旅游产品模式.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24)
正7月25日这天,是我跟随《台声》杂志记者团到河南采风的第二天。昨日,我们初到河南,就去了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母亲河",感觉很亲切,像母亲的胸膛,能让人安心地依躺。这次参访之后,"黄河"在我的生命中,不再是个毫无感觉的名词,而有了温润与浩荡并存的新形象了。我一生有此一次黄河体验之旅,便已无憾了。今日,我们早早起床,从郑州前往开封。  相似文献   

5.
网络消费与当代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消费已成为一种消费新时尚,它赋予当代青年消费文化许多新的特质.蓬勃发展的网络消费在消费工具、消费空间及消费体验三个层次上推动了青年消费文化的变迁.作为一种新的消费工具,网络消费使当代青年消费文化具有消费观念的超前性、消费行为的时尚性、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和消费方式的便捷性的特征;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空间,网络消费呈现出了流动性、隐秘性和意识形态化的特征,这一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系统的脱域问题;而作为一种新的消费体验,网络消费给当代青年带来了新奇体验、认同体验以及现代性的"好恶交织"体验等方面的新内涵,这些都与当代青年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第二媒介时代的传播方式是立体型、网络化的传播方式。生活于第二媒介时代的青少年,具有网络原住民的自由特性,主要表现为一种以自我体验为中心的消费心态,在这种心态之下,他们的观影行为不再满足于得到某种艺术教益,更多的是作为多元化的体验尝试。微电影的观赏评点是这种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而自我印证性体验与交流性体验则是较为常见的体验模式。  相似文献   

7.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使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公民权利的呼声和维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希冀借助新兴的参政工具和手段来直通"决策圈",使得微博参政成为信息时代公民个性体验的"新宠";然而基于身体现场缺失和匿名性带来的责任缺失,加之现实手段对网络监管的错位和落伍,致使微博参政在满足公民个性内在感官体验的同时,也给网络社会公共秩序的规范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保障公民理性地使用微博参政,寻找在公众网络个性体验与网络公共秩序规范两者间的利益均衡点,成为数字化时代政府监管网络效度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13,(6):58-59
重庆移动全城20余家营业网点供市民免费体验来了!真的来了!自去年高交会上惊鸿一瞥,一别经年,4G网络终于不再等待。记者从重庆移动了解到,即日起,在全市20余家营业网点都已开放市民4G免费体验活动,秒杀大部分家庭宽带的疯狂速度令人惊艳。更加给人惊喜的是,重庆全城的4G网络建设已在快马加鞭建设过程中,未来  相似文献   

9.
马娟 《青年探索》2015,(2):102-108
当代青年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普遍淡薄,同时,高校对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培养也缺乏有效的价值引导策略。而价值澄清理论提出的"选择—确认与珍视—行动"三阶段的措施,为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培养提供了借鉴方法,即通过价值澄清路径和多样化的价值澄清策略,让大学生在体验中选择自我责任,在引导中确认与珍视自我责任,最后在行动中实现自我责任的发展,从而实现大学生自我责任价值链之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杜丹 《青年探索》2016,(3):22-30
网络表情是新媒介技术催生出来的社会化沟通语言中介,运用新媒介技术,"表情党"实现了主体真正"在场"的欲望;中国年轻的网络用户组成了虚拟空间中最富创造力和颠覆性的"书写"者,他们通过"网络表情"符号的创造性实践重塑主体身份,瓦解现实的角色规约,并建构了一种新型、动态和理想化的身份区隔。"表情党"围绕"表情"展开的自我更新、维护与互动交流,不仅激励年轻人进行理想自我的形塑,建构起基于"共情"的"助益性人际关系",还帮助他们轻松地对抗不良的心理焦虑,开展集体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自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自我实际是真实自我、想象自我和分裂自我的综合体,归根到底是现实社会交往主体行为方式在网络世界的体现。因此,网络"自我"身份不仅是新型网络交往行为的结果,而且反过来对网络行为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负面影响。健康网络"自我"观念的确立是人际健康网络交往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发展必然造成警民关系的新变化:网络信息传布消解了警民信息地位不对等性,出现了警民结构性互动,网络的联结性使得"个体"面对"公共"不再虚弱,民众权利与警察权力旧有平衡被打破,网络民意的道德性倾向和警察执法的法律性要求存在着冲突,警民之间的无限接近与无限疏远的背反同时并存等等。这些变化,决定了网络时代警民关系的新图式,也要求我们必须在这种新的图式背景下探讨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当前课程与教学研究需要,保护知识产权,经主管部门批准,我刊自2012年1期起,对期刊栏目进行以下调整去掉"资料卡片"和"新知识新信息"两个栏目。这一调整,主要是考虑到期刊与网络资源的重合问题。按照新闻出版署有关管理文件的要求,为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作者权益,我刊不再使用网络资源作为稿件来源,也不再刊发无法标注出处的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14.
<正>"每个驾驶者的自我约束是多么重要:放弃一点自己眼前的小便利,得到的是大家长远的高效率。"这几天,"北京簋街消防车遭抢行"的视频现身网络后,被网友们"狠狠地"与"德国车辆避让消防车"视频对比了一把。  相似文献   

15.
萨特认为胡塞尔对康德的"我思应能伴随我们的所有表象"的解读过于浅显,其现象学本体论难逃阿喀琉斯的脚踵之灾;胡塞尔由于把"先验自我"统摄进意识的内部结构导致了三个明显的理论缺陷,其一破坏了现象学的明见性,其二存在笛卡尔哲学式错误遗迹,其三必然陷入唯我论困境;萨特在批判胡塞尔先验自我的基础上,重构了自我的超越性图式;通过先验自我的批判与自我的超越性图式的重构,萨特确立自己的现象学本体论出发点,对理解现象学本体论由胡塞尔向萨特的嬗变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理路。  相似文献   

16.
王蒙的帮助     
亦杰 《公民导刊》2013,(7):55-55
<正>王蒙在《老子的帮助》一书中,用他的人生体验、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体验、文化体验等对老子的《道德经》加以解读,加深了我对老子思想的理解。老子的《道德经》我曾读过,但体悟不深,有些地方似懂非懂。读了王蒙的解读,觉得很有帮助,所以我说是"王蒙的帮助"。他用亲见、亲闻、亲历对老子的学说提供一个当代中国人的人证、事证,帮助我们理解《道德经》中的哲学思辩、宗教情怀、逆向思维、无为命题、处世奇术、做人奇法等等。比如老子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王蒙解释道:"一切的有都来自无,一切的有都会变成无。一切的无都可能产生有,一切的  相似文献   

17.
王莹 《思想战线》2003,29(5):115-118
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性欲理论、认同危机理论在张爱玲最负盛名的三部小说代表作———《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张爱玲对人物心理独具匠心的刻画,映证了她作为"当代中国第一位心理小说家"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70后"剩男",急于想成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生活中的另一半后,三个月前我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位女孩。经过简单交流后,该女孩频频约我在固定的酒吧见面,几次见面我在酒吧一共消费3500多元。最近我才发现该女孩根本不是真心要与我谈恋爱,她其实是一名"酒托"。请问:我能否要求"酒托"赔偿损失?读者肖云峰肖云峰读者:近年来",酒托"现象不断出现。一些年轻女子在网上搭识陌生男性,并以"一夜情"、"交朋友"、"谈恋爱"等幌子约被害人见面,再以在网络上虚构的身份诱骗被害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媒体在信息发布的领域不再一者独大,自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发展起着极大的催化推动作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的网络舆论,具有网络舆论主体多元化、匿名性,形成高速性,传播互动性、互文性的特点。由于警察的特殊身份,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内容往往较为敏感,部分网民的观点容易夹杂着宣泄的心理,负面影响较大。针对涉警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独特之处,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发生之后,公安机关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快"、"准"、"狠"三大原则和策略;找准时机进行议题的设置与置换;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技术队伍,对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进行技术引导。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认为,道德意志是一个辨证的完整的概念,只有在对善和恶的扬弃即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道德良心,从而确立真正的道德信仰。因此,作为对善的愉悦的体验的"荣感"以及对恶的痛苦体验的"耻感"就成为道德意志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往往强调注重正面教育环节("荣感"的教育)而忽视负面教育环节("耻感"教育),道德教育耻感环节的缺失,不利于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中国古代先贤特别重视"耻感"在道德信仰确立中的作用,并形成了一整套道德信仰确立的"耻感"文化。研究和借鉴"耻感"以及中国"耻感"文化,从个体自我肯定评价活动(荣感)与个体自我否定评价活动(耻感)的辨证统一中能完整地理解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道德信仰确立的评价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