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具有不同于非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如成长环境的特殊性、性格的多重性、专业学习的特殊性、文化学习的阶段性与滞后性、个性化追求等,基于这些特点,以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为授课对象的思政课堂也就随之具有了独特性:一是把握时代脉搏与关注新兴事物;二是突出学生主体与增加学生互动;三是课堂的严谨性与活泼性.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2.
当今大学生暴力犯罪在大学生犯罪中为主流之一,具有较为恶劣的影响,并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犯罪由多维视角可以引发多层面的原因分析,同时,域外经验也值得我国借鉴.对策可以归纳到主体应加强作为角度,另外,也应采取相应的事后解决措施.众主体的协同作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代大学生暴力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高校: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法律素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法律品质、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关注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对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当代大学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内容僵化、方法简单等问题,法治社会要求高校的法制教育在主体、客体、内容以及方法上有所创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已经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隐私权有着与一般主体隐私权相异的鲜明特征。正是大学生隐私权的特殊性,导致大学生隐私权成为某些侵权行为的客体。因此,保护大学生隐私权刻不容缓,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关于隐私权的立法经验,完善对大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使大学生隐私权得到切实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的核心观念,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多元化态势。价值多元化引发的是传统价值观的变迁甚或是重塑。价值多元化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价值多样性选择的空间,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所以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是尤为重要的。本文先就价值多元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其次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价值观进行了探讨,包括将大学视为社会化的场所,正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主体的差异性和适当地调整大学生价值观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6.
刘全财 《法制与社会》2011,(16):268-269
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兼职等相邻概念进行辨析,引出了"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概念,并对其劳动者主体资格进了论证。通过对大学生勤工俭学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分而治之的建议。即将勤工俭学大学生同用人主体间的关系分为事实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分别援引劳动法与民法予以调整,并辅之以短期商业保险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使之间接享有作为劳动者应有的各项社会保险权益。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内心体验。情感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它能够保证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运用情感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内在保证和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治理理论强调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和管理中心的多极化,该理论在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的意义就在于其为国际合作办学主体的确立和管理权力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大学生作为合作办学中的重要主体始终得不到应有制度保障,势必造成对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侵害,合作办学机构必须采取措施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9.
人们普遍都有维持和提高自己自尊的需要。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一种主观评价。实际上,自尊更多与个体对他人评价的感知有关。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成年初期的发展任务决定了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因此,人际关系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校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堪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的误区有关。因此,必须合理建构大学法律知识课程内容,强化大学生的法律认知;开创法律知识教学新方法,加深大学生对法律的情感;引导大学生进行法律实践,以增强法律意志;营造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的学校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大学生公共安全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文对学术界关于我国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研究面临的问题、高校开展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现存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分析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观点进行了梳理,以期能推动对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解决高校大学生的就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这项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本身、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对象和政策执行环境四个角度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这些原因的分析能为进一步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代我国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现象,权利受损后得不到救济或者救济无能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受教育权进行定义与特征分析,介绍我国大学生受教育权保障的意义及存在问题,提出明确高校公务法人地位、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加强行政监督与司法救济、提高大学生维权意识等保障大学生受教育权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状况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各个层面的道德认知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对跨世纪的这一代大学生急需加强人文主义教育,而尤以对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意义更加重要;大学生中,女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普遍高于男生;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明显的正相关;市场经济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消极意义与积极意义并存,其消极影响有扩大和蔓延倾向;父母的职业对大学认知的消极意义与积极意义并存,其消极影响有扩大和蔓延倾向;父母的职业对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从总体上看,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城乡差异不显著,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加速城市化进程有关,也与农村大学生适应城市化生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是大学生主体成长与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大学生主体能"看大势所趋,观社会百媚"、"悟文化精髓,借历史之鉴"、"享思想道德教育之美,品人生价值之醇"。大学生主体学习思想政治理论,需有"结构性"、"意义性"、"引入性"、"应用性"等学习策略,方能实现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类似"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等大学生极端行为案件不断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震惊和叹息之余,我们还需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系列案件。当今社会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指导方针,对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已成为对每个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在崇尚法治的社会背景之下,大学生极端事件却愈演愈烈,由此我们开始思考大学生法律意识强弱与极端事件发生之间的因果联系。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法律以及极端事件的认知程度,我们开展了从法学角度看沈阳市高校大学生对大学生极端事件的认知调查,以此为起点探讨怎样从法学思维深层分析当代大学生对极端事件的认知,并得出大学生法律意识匮乏易导致极端事件发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李培智 《法学杂志》2012,(6):122-125
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如果构成了从属劳动,当属劳动关系。是否构成从属劳动,可以参照独立性与依赖性、替代性与辅助性、有偿性与无偿性标准予以判断。大学生实习劳动关系难以被标准劳动关系所包容,应在劳动立法中对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18.
高校班级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通过班级建设,指导、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主体人格的生成和提升,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实习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实习中合法权益如何保障成为目前热烈讨论的问题。要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首先要界定大学生实习的含义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明确大学生实习中存在哪些法律关系,各个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权利、义务和责任。这样才能构建保障大学生实习中合法权益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强大推动力,法律信仰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推动构成了阻力,现阶段,我国处于政治、经济、社会及法制转型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探讨重塑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路径与方法,以期对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构建的相关问题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