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由兴到衰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困境,即“经济冲动力”充分释放之后个人欲求与公共责任的矛盾,并提出了以回归宗教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重塑路径。而通过对韦伯和贝尔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研究理路分析得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同样存在困境,即以“宗教冲动力”为核心的伦理价值缺失和以“经济冲动力”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形成,需要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
经济转型理论比较: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的经济转型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转型理论作出比较,既研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问题,又研究原始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的转型问题,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问题,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转型战略的合理性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起源于西方的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历史形式,因而必然包含深刻的伦理精神和道德要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的道德伦理,不仅对西方市场经济自身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其调节力量也是市场、政府及法律调节机制所不能替代的。一、西方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琳 《求实》2006,44(8):4-6
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关系问题探讨的逐步深入,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展开了对市场经济伦理的讨论,突出表现在对马克思研究剖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巨著《资本论》从经济伦理的视角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澄清了一些观念,涌现了一部分很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深化了我国经济伦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回顾、梳理和综述近年来关于马克思《资本论》的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主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伟希 《新视野》2002,(5):64-65
一、主体性与近代以来的伦理危机无论在何种意义上说,韦伯给西方现代社会科学造成的影响都不容低估。及他的其它一些著作中,他反复论述这么一个问题: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兴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西方”。所”,按照韦伯的说法,是着重考虑手段与欲达成的目的之间的关系,至于行为本身是否具有绝对具理性”的概念的确有助于阐明西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但韦伯的这一说法并不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因为它在解释和理解现代西方伦理和道德生活西方人伦理和道德生活的主要是宗教而韦伯也指出,早期新教徒的经济伦理与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6.
是市场社会主义还是社会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尽管它也在研究市场与社会主义的结合问题,然而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上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区别,用市场社会主义来概括当今社会主义所出现的新变化并不合适。社会资本主义作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社会民主主义推动的结果。市场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立场和观点接近社会民主主义,其理论无法超脱社会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新教伦理和儒家伦理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与新教伦理的激发作用有关,而儒家伦理则是排斥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但随着东方经济的高速增长,韦伯的“障碍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人们发现东方经济的发展恰恰与儒家伦理有关。综合各家研究的成果和对东方企业文化的具体考察,我们至少可以在四个方面看到儒家伦理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第一,我们看到在东方发达国家中,是儒家倡导的集体精神和团体意识而非西方式的个人主义是企业的轴心。在韩国有许多企…  相似文献   

8.
韦伯通过分析儒教的伦理教义,在与西方的新教伦理的比较中,发现儒教"适应"传统秩序的羁绊、君子理想的约束、传统人伦观念的抑制、不拒斥巫术、缺少理性的计算法则等特征,因而认为儒教与理性资本主义缺少"契合性",儒教是妨碍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作者对韦伯儒教经济伦理观的局限性进行了剖析,并指出走上人类社会资本主义道路是多种原因促成的,而韦伯仅从单一的宗教伦理即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没能走向资本主义的原因,并不能真正指出中国没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经济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是经济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维度.在历史向度上,经济与伦理的分与合;在逻辑向度上,理性行为的悖论与超越;在实践向度上,市场经济以及市场契约的共同意志向伦理的"普遍意志"的进路都说明:经济与伦理的关系的真理是保持适度张力的相与.这一认识对于目前尚不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将市场经济的契约的"共同性"提升为伦理学意义的"普遍性"(精神),使得市场经济的伦理本性体现出"自在自为"的现实性,是市场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当前理论界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经济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定义的观点概括起来有如下三种: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同时又允许计划调节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包括早期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阶段。早期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后来承认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实行计划调节,从而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与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混合经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转轨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跟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较,在经济结构、市场成熟程度上有很大差别和差距。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历史地落在中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身上。当我国实现"三重转轨"之日,也是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时。届时,中国将以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阔步进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殿堂。  相似文献   

12.
经济伦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伦理问题是当今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随着经济活动领域一些不道德现象的产生,经济伦理问题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但是,目前研究这一问题还刚刚起步。因此,什么是经济伦理?经济伦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使经济伦理进一步深化?不少人并不十分清楚。所以,探讨这些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一、什么是经济伦理什么是经济伦理?概念内涵是什么?从当前我国学术界的一些文章来看,学者的理解是不一致的。根据我的归纳,主要有三种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经验的过程,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经济理论始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呢?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科学态度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主张对资本主义的东西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就是在系统地分析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经济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相比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更站得住,而且在实践中行得更好,具有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独创.它既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髓和思想方法,又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既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指导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合理方法和手段,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牢牢守住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独有的,诞生于中国、服务于中国、发展于中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5,(6)
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仍在于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同时与金融化的资本积累方式、虚拟化的"财富幻象"和投机化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危机宣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破产,冲击了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体系,也引发资本主义经济伦理观念混乱。要消除危机,根本途径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而言,则需要在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财富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站在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理论高度,以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政治经济重大事件为研究对象,具有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冰 《求实》2006,(Z1):41-42
行政伦理是从行政体制、行政组织行为和公务员个人行为三个层面探讨行政理念、行政行为和行政结果的正当性和合理性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关于行政伦理的各种论断很多,但是系统研究才刚刚起步。西方社会对行政伦理的专门性研究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种行政伦理的理论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行政伦理问题更是成为伦理家和实践者探索的热点。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其中包含的行政伦理的观念对我国创建服务型政府有诸多启示。一、西方新公共管理的行政伦理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曾经主导西方公共行政领域…  相似文献   

17.
宪政作为西方政治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鲜明的政治主张。它是西方近代历史的产物,不具有"普世性"或"普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实践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制度保证,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中显示出鲜明的制度优势。中国绝不会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模式,宪政亦不可能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一、《当代西方经济学》评介当代西方经济学是指进入20世纪以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说。具体来说,是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或学者对经济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看法、主张的概括和总结(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在一定意义上探讨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力图解决的问题是: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作为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它必须为改善和拯救这一制度提供政策建议。因而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  相似文献   

19.
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有科学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准,从当前我国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情况看,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过程中,强调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学习与借鉴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是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因此,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要防止“生搬硬套”。中国古语讲,“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理论的产生和运用是有条件的,如果不顾客观实际将其普…  相似文献   

20.
马静  温祖俊 《前线》2020,(3):41-42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确立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中国的发展,一些西方人士戴着“有色眼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归结为国家资本主义,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真正的市场经济,中国政府扶持国有经济发展的做法损害了西方跨国公司的利益和世界经济发展。这些看法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误读,需要进行深入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