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多年来,深圳志愿服务工作坚持法治化、社会化、国际化、专业化方向,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1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志愿者之城”的意见》,明确了“到2015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达到国际城市的先进水平,‘志愿者之城’初步建成”的目标,做到“社会参与更加广泛、组织建设更加健全、志愿服务深入发展、志愿精神深入人心”。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圳志愿服务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及对策,对于加快发展深圳志愿服务事业,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多年,深圳零售业飞速发展,八、九十年代发展尤为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形式下,发展中的深圳零售业正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深圳零售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深圳零售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地位需要重新定位。 当前,流通业正在由末端产业上升为先导产业,零售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早在“九五”规划中,深圳就已经将第三产业确定为自己的支柱产业,这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委市政府去年初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和现代化进程。这对于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深圳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深圳未来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有限,能源水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四个“难以为继”的问题。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四个难以为继”表现出来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构建和谐福田、效益福田,必须走科技创新、人才强区的发展道路。一、福田区人才优势面临新的挑战1.党政干部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党政干…  相似文献   

4.
深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不断推进改革和发展 ,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中国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首 2 0年 ,深圳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可以概括为“六个坚持”。1 坚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大胆创新。2 0年来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 ,深圳人坚持解放思想 ,“敢为天下先” ,不断向旧的习俗和观念挑战 ,向旧体制和旧思想挑战 ,肩负起对外开放“窗口”作用和改革“试验场”的重任 ,确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在对外开放实践…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鼓励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经济特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经过22年的发展,深圳已初步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这其中倾注了党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心血智慧。进入新世纪,深圳要在高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用十六大的精神统一思想,使干部群众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根据深圳目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市委作了落实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今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深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和新的发展。一、深圳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 ,深圳经济特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以江泽民总书记“增创新优势 ,更上一层楼”的指示为指导 ,不断推进深圳的改革和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对广东和深圳提出的“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要求,在全省和全市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广东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厂一州和深圳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要积极发挥辐射和带头作用。而由币委、市政府以文件形式下达的《深圳市文化事业发展(1998-2000)3年规划及2010  相似文献   

8.
龙岗区是深圳的行政大区、产业大区、人口大区,产业基础强、创新氛围浓、生态环境好,应当为深圳"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支撑,这也是龙岗区深入落实东进战略、建设深圳东部中心的使命担当。为深圳走在全国前列提供龙岗支撑,龙岗区在四个方面下更大功夫: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下更大功夫;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围绕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下更大功夫;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围绕推进对外开放合作下更大功夫;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方面,围绕增进民生福祉下更大功夫。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鼓励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并要求“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这表明了中央对深圳特区一贯的要求,为深圳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深圳人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如何学习贯彻好十六大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快深圳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佘汇 《求知》2002,(11):52-54,6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相似文献   

11.
25年来,深圳靠“改革创新”创造了城市发展的奇迹,下一个25年,深圳要“再上层楼”仍然要靠“改革创新”,但走的道路不再是“速度深圳”,而是“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创造出来的体制优势。  相似文献   

12.
深圳检察机关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大力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坚持"打基础、利长远、重实效",把检察工作创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取得了可喜成绩.对近五年检察工作创新情况进行系统总结,有利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各项改革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深圳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琛玮 《民主》2000,(12)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伴随着特区建设发展的风风雨雨,深圳民进已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岁月。十年来,民进深圳市委会在民进中央的领导下,依靠中共深圳市委的支持、指导和自身的努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从特区民进会员思想实际出发,努力探索特区民进思想建设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深圳民进概况和会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了广州、深圳、东莞、湛江等地。在深圳考察期间,总书记对深圳人民提出了谆谆告诫,留下了殷殷期望。总书记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取得了很大成就。今后深圳还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样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作用才能更充分地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口岸办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组建以来,坚持以“三个代表”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工作、真抓实干、重在创新。近日,口岸办主任曹绍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谈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于联系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深圳口岸建设、发展、创新的实际,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口岸工作的具体实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深圳“两会”,确立了深圳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以“质”取胜,将“深圳质量”作为未来发展的新标杆。“深圳质量”,要求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而在“设计之都”基础上将深圳建设成为“时尚之都”,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7.
深圳精神是在特区建设初期提出,1987年第一次特区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确定的,当时的提法是“开拓、创新、献身”。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深圳精神发展的第一阶段。从特区建设之初,深圳一直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规划、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大纲,把精神文明作为系统工程来抓,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积累了不少经验。1987年,深圳贯彻特区工  相似文献   

18.
深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引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落实中央提出的“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搂”的指示精神,更好地发挥特区的作用,在1995年市二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用15年或更长一点时间进行二次创业,把深圳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需要一大批通晓深圳实际、熟悉国际惯例、懂经营会管理。掌握现代工作技能的国际性人才。然而,当时深圳的干部队伍远不适应这一需要,有56%的党政局级干部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世纪之交的10年间要到龄退休,有824…  相似文献   

19.
经济特区建立以来 2 0年的建设实践 ,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特区建设的骄人成绩 ,是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取得的。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说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没有这一点 ,“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走不出一条新路 ,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敢闯、敢试 ,就意味着探索 ,意味着创新。经过特区 2 0年建设实践之后 ,我们再来学习和体会这些话 ,深感它是多么准确而深刻地指明了经济特区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路…  相似文献   

20.
本期“推进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栏目刊登的文章针对目前正在进行的调查和讨论深圳国际化城市定位问题,论述了自己的基本观点。 乐 正:《走“一体化”与“多元化”之路》——作者认为,应用视野开阔、相对超脱的“第三者”角度,从全国或大珠三角的大局出发,探寻深圳的定位问题。深圳的发展不仅要与香港融合,还要与珠三角实现融合和一体化,应自觉地把自身作为珠三角的一部分,主动加强与三角洲其他城市的沟通协调,在更大的空间寻求发展机遇,进行资源组合,特别要树立“东三角”的发展概念,在国际化、市场化的规则下,把港、深、莞、惠的资源有机、有效、有序加以整合,做到取长补短、综合发挥、互利共进,使“东三角”更好地成为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龙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