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举行开国大典时,到底有哪些人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很多文章和回忆录里面或者没有记载,或者记载不确切。有63人、200余人、600余人、1000余人之说。到底哪个数字符合实际呢7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那么,举行开国大典时,  相似文献   

2.
王亮 《两岸关系》2011,(11):57-58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它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掀开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即将来临,这一历史重大事件对于现代中国的民主、法治、宪政道路究竟有何影响?对于这一问题的探问,足以反思现实、启示未来。  相似文献   

4.
文化     
近期荧屏,历史正剧以其浩大声势成为绝对主角。然而,历史剧能不能当历史看?这个问号引起了专家的议论。  相似文献   

5.
最近被人问及最多的问题是,危机对中国影响到底有多大?坦率地讲,没有人能准确地给出一个程度。但是我或许可以给出一些看问题的视角,比方说全球的格局、抽象的测算、历史的时空猜想等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囤,口述历史一直吸引眼球。它经常能爆出更多的细节乃至猛料.补充档案历史的不足。2013年6月22日.北京佟麟阁路85号的老教堂里,档案研究学者沈志华与央视名嘴崔永元对阵,携带各自的“智囊”,聚首论说“朝鲜战争”,容纳300人的会场挤进了600多人。崔永元这次的身份不是主持人,而是“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和政府对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重视,有关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各地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惠。但这些政策,仍然有其不够完善之处。一些基层残联组织和一些残疾人,对政策其中的细节仍有微词。那么,在细节当中,哪些问题是争论的焦点呢?  相似文献   

8.
怎样看当下影视剧在改编和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肯定,涉及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也出现了丰富多彩如多棱镜和万花筒这样的局面,让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和欣赏。  相似文献   

9.
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若干重大事件的评价,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时空来研判。比如: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关于高岗事件,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关于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关于“大跃进”运动及其后果,关于“文化大革命”及对“文革”十年的分析,关于粉碎“四人帮”与正确评价华国锋……等等,对这些历史事件要运用正确的理论与方法去剖析,才会得到客观的认知,这也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付昌义 《传承》2014,(12):34-35
中央电视台在2014年8月份播放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一剧,网上对其中的历史细节提出了质疑。这便促使我们更应该准确完整了解那段历史,正确反思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才可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读书     
《人民公安》2010,(17):61-61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被视作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相似文献   

12.
“韩复榘简历”中的关键词 韩复榘是令我疑惑的一位历史人物,一些颇具笑点的笑话和不战而退的污点让其“臭名昭著”,但是在民国乱世,这样一个形象的将领怎能坐拥一方,崛起于江湖之上?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21,(18)
正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为线索,聚焦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遴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珍贵档案资料百余件,讲述档案背后鲜为人知、影响深远的历史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具有决定性、转折性的历史细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陈述,图文并茂、生动鲜活,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欧洲学者一直在探讨: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其它三个文明都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得以承传下来,并且保持了五千多年经久不衰?经过研究,他们最终得出了结论:那是因为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历史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颁行以来,徐汇区在贯彻实施条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是,风貌区内违法建筑时有发现,有些地段有蔓延趋势,已严重影响了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违法建筑时有发现的原因何在?政府职能部门是如何行使管理职责的?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措施?”这一连串的问号,是在区人大常委会25次会议上委员们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询问。  相似文献   

16.
牟尼 《小康》2007,(7):82-84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当下,历史的书写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热潮,那么,我们今天应当怎样阅读历史?我们希望在历史中寻求什么?在当下的写作和阅读中,又存在什么样的误区?本期文化专题,将溯源探流,追踪探讨历史热的兴起过程和它的内在原因,以期与大家一起寻找到进入历史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统 《同舟共进》2014,(9):9-14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各党派、团体代表634人,来宾300人。这是决定新中国诞生的重要会议,也是中国历史步入新时代的象征。 但这次会议是否完全如同电影《建国大业》表现的,中共领袖和民主人士济济一堂,亲切握手,把酒同乐,一派普天同庆的气象呢?当年政协代表宋云彬先生的日记《红尘冷眼》,记载了许多有意思的细节。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回顾当年新政协会议前后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霍巍 《人民论坛》2023,(7):96-100
中国考古学者从“重建国史”起步,用科学的考古材料向世人展现出古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根系和发展脉络。除了宏观叙事,在礼乐制度、日常器用、服饰衣冠、语言文化等社会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各个层面上,中国考古都以丰富的资料和细节,客观而翔实地展示出各民族彼此交往、相互影响的科学证据和历史轨迹。正是通过一系列考古发现和科学普及,中国考古给人们打开了一扇用科学的考古资料和理论方法去认知中华文化的大门,体现出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极大地塑造了全民族历史认知。  相似文献   

19.
忘不了恺老,一直想写写恺老。可是我总不免犹豫,因为恺老曾经和我说过的话,我若不如实记述,那就不是我收目中的恺老的全貌。如果如实记述,又颇有顾虑,因为恺老一些看法,在其正确性得到历史的充分证明之后再公之于世,是要更好一些的。东方鹤写《张爱萍传》里面曾经谈到张爱萍同志有些话有些事没有在传记中反映出来,就因为还没到适当的时候。张爱萍同志尚且如此,何况其他的人?  相似文献   

20.
王宇南 《创造》2009,(6):94-94
今年,中国的一件大事便是迎来建国60年大庆。每个人在冥冥之中已感觉到这个年份的特殊和重要性。同时也会怀着这样的好奇心:60年过后,中国将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近日,作家出版让推出的《国运》就是一部与开国60年有关的著作,作者席宏斌采用展现历史横截面的方法来写作,就是围绕着历史问号来安排内容: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人们在衰过自己的开国60年时曾经历过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他们未来几十年的岁月又有哪些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