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主题、根本任  相似文献   

2.
正6月18日,"魅力东盟·走入中国"文化之旅开幕仪式在防城港市举行。此次活动是东盟国家响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2014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的倡议,围绕打造中国与东盟合作"钻石十年",将来自东盟的经贸、文化团队带到中国,通过  相似文献   

3.
让先进文化成为新世纪的主旋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中非常重要而又富有新意的内容。本文对先进文化进行了理论阐述 ,指出了中国先进文化所具有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城市现代化中的地位正日显突出,城市社区文化发展也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本文在分析社区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多重互动功能基础上,揭示了当代中国社区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多方面欠缺与存因,并结合国情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提出了面向现代化、国际化的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若干路径及其推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张连珍在全国政协中共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发言提出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中共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发言,提出要加快文化强国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张连珍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新形势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系所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特点、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有力回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渐加深,中国的春节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世界影响。春节走向世界,世界祝福中国,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之路将越走越宽。这是中国经济奇迹,“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现象的折射,是中国文化广泛被外国当地主流文化所接受的标志。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发展和改善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11年来,台湾岛内政局发生了剧烈变化,李登辉和陈水扁之流不断制造“台独”事件,两岸关系持续紧张。2005年3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  相似文献   

8.
李大伟 《前沿》2011,(22):162-164
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本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在保持稳步推进中发挥更大作用。企业文化中国化将会使企业拥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文化能够更为持续全面地发展,显示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和发展优势。文章论述了当前我国企业文化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企业文化中国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金元浦 《人民论坛》2011,(12):40-41
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文化的关注日益提升,对文化的推重日见其力,显示了我党审时度势,对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准确把握。这一把握突出表现为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对位性机制,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创举。  相似文献   

10.
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文化的关注日益提升,对文化的推重日见其力,显示了我党审时度势,对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准确把握。这一把握突出表现为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对位性机制,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创举。  相似文献   

11.
9月6日是我区第三个"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三年前,即2004年我区在呼和浩特举办了"中国·内蒙古首届国际草原文化节",召开了"首届内蒙古草原文化研讨会",并确定每年的9月6日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三年来,草原文化研究日益深入,社会各界对草原文化和保护草原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知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邬署长您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了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充分体现了我党在文化发展问题上具有高度自觉和远见卓识。而从世界范围看,自上世纪末,文化发展问题就深受世界各国关注,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围绕为什么坚定文化自信、怎样坚定文化自信等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想,把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地位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 《群众》2012,(11):8-10
首届中国·江苏文化艺术节于9月9日-10月10日在全省隆重举行,充分展示了江苏文化建设成就,为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氛围。文化艺术节结束之后,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首届中国江苏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副主任章剑华就这届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部分提出了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等新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等新观点,并且阐述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与推进战略等重大理论问题.这些论述带有鲜明的理论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领域的体现,是我国现阶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行动纲领,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和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6月11日至12日,以“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河南省政协、福建省政协、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顾问林文漪出席会议,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原主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顾问、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第二任会长陈云林,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7.
2014年3月3日《长江商报》刊发乾羽的文章,文章提出韩剧之热,显而易见。面对此种情况一些以传统文化为荣的国人当然会五味杂陈。但事实上,韩剧热却与我们的文化自尊没有多大的关联。文化本来就应该是开放和竞争的,韩剧热潮在中国形成,只能说明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开放,以及韩国的影视剧具有竞争力。这种热潮并不直接决定我们文化的生命力,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毛延洲 《前沿》2012,(1):197-198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民主革命时期,党就制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理论、方针、政策,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先后制定了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三个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针政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种海峰 《长白学刊》2012,(3):138-142
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是事关国家乃至世界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民族复兴、文化转型乃至社会转型的先决条件。一方面,我们肩负着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神圣使命;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与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世界也对发展中的中国文化给予了深切的期盼。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必然对我们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姚满林 《前沿》2013,(19):4-7
文化问题是毛泽东一生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在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领导并积极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变革,实现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提出了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化,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因此,毛泽东对中国文化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