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法律实施创造了最好的制度前提,使法律适用于有法有据,使法律遵守有法可依。法律体系的形成首先意味着中国立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意味着中国法制发展具有了较好的制度基础。法律体系的建立对于法制来说,侧重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在"有法可依"之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相似文献   

2.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永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奋勇前进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我国有法可依的问题,同时,解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紧迫,这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保障法律有效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立法工作从注重制定新法的形成阶段已经进入立、改、废、释并重的完善阶段。正如邦国委员长指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构建立法与执法良性互动关系,则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笔者目前在基层调研中着重对已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实施进行了粗浅的考察,发现如下几则案例,颇值得回味:一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其中明确提出要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并部署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监督、确保宪法法律实施的重大任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治监督就是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法律文本真正变成社会规范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在此意义上,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落实的根本保障。而法治监督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对法律实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紧迫。如何与时俱进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鸿忠 《中国人大》2011,(12):3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成熟的产物和重要标志,它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反映了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再到切实保证法律实施的历史转变,体现了我国法律制度构建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所以能够如期形成,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这是其形成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实现了有法可依的新形势下,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将转移到有法必依或者说法律实施上来。人民法院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部门,应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形势新任务,顺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  相似文献   

9.
王扬 《人大研究》2013,(1):35-37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立法工作的恢复和发展,全社会对正确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期许越来越强烈,催生了人大执法检查工作的探索尝试、规范完善和蓬勃发展。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开辟了法律实施的新征程。所谓"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在法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同步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法制建设提供了许多实践经验,丰富了法制建设的内容。深刻理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同新中国建立与发展紧密联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庄严的宣告。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各项事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这是郑重的宣示。中国坚定不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立法工作还要在新的起点上"更上一层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立法工作的重点将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它,从数量主导型立法转变为质量主导型立法,进一步提高立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1]。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关键和核心,其关键在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法治实施体系是依法行政的关键,然而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也是影响依法行政的重要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实施主体是公务员,其依法行政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法律实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大力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徐华 《人民政坛》2012,(9):1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以宪法为统帅的多层次多部门的法律规范体系正式确立。这标志着立法工作的重点将由构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转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无疑是一个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走过立法数量高速发展期,如今中国的立法迈向更加注重质量的“精耕细作”时代。顺应这一转变,立法后评估选择在法律实施一段时间后,对法律的实施效果以及面临的新问题进行量化“检测”,及时矫正其中的不足,并由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法律效果评定机制,无疑将提高立法质量,确保法律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长短镜头     
《中国人大》2011,(2):F0002-F0002
1月24日上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吴邦国委员长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吴邦国指出,要充分认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认真总结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经验,深刻把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之年,也是立法工作的冲刺之年。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如何形成一个健全、完备的法治文化氛围,进而建立法治社会下有效的法律实施机制,保障公民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权利得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必须有全社会的法治精神作保障。而法治精神的树立,离不开法治文化的  相似文献   

19.
刘友凡 《楚天主人》2011,(12):14-16
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个法律体系,尤其是如何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是我们从事地方立法工作的同志需要认真思考的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多部门、多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法学理论工作者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契机,把握好新形势下法学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和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