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檀 《党政论坛》2013,(16):8-8
为提振因债务危机影响而复苏乏力的经济,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财政扩张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由于财政赤字严重,债务率过高,财政政策效果有限。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调控目标锁定为长期的低利率,  相似文献   

2.
徐连仲 《求知》2010,(2):11-13
<正>通胀预期是社会公众对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心,它能够影响社会公众现行的经济决策和行为,并对当期和未来价格的实际走势产生影响。本轮通胀预期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从国际环境来看,为了共同应对全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几乎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方案,尤其是很多经济体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经济中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从国内情况来看,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刺激  相似文献   

3.
张茉楠 《党政论坛》2009,(16):45-45
一是全球经济自主性增长乏力。在主要经济体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的强大推动下,全球经济大幅度下滑初步得到了遏制。由于主要经济体己步入零利率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时代,未来流动性泡沫导致的长期通胀压力和政府财政负担的加重使“去政策化”预期不断加强,大规模刺激计划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4.
物价调控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期的稳定物价举措需与长远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结合成因复杂,且涉及多方利益的物价持续上涨,为物价调控增加了难度。在《瞭望》新闻周刊针对物价进行的相关调研中,记者发现,要防止物价上涨转为全面通胀,把物价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需要处理好农民增收与稳定物价的关系,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而具体到物价稳定措施,则必须平衡市场形成价格与行政干预价格的关系,将临时稳定物价举措与长远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在宏观经济前景不太宽松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物价的有效控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经济生活中的调节作用,这是当前治理整顿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石家庄市物价局在实践中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控制物价上涨,取得了明显效果。1989年全市零售物价指数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居第30位。 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控制物价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就是要把相关因素和相关单位都考虑到物价控制系统之中,并在各个环节上实现效果优化。各单位、各部门要对环节优化的全局负责,并得到相应的  相似文献   

6.
有专家说,物价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经济高涨时物价上涨,经济低落时物价下降。物价作为市场信号,直接引导着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物价走势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开始止跌回升。 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 国内经济结构矛盾作用 下,我国经济近两年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下滑,物价总水平连续两年下降。1998——1999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下降了2.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累计下降了5.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累计下降了9.7%,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累计下…  相似文献   

7.
所谓通货膨胀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超出实际需要量,而导致货币不断贬值的过程。即产生“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的现象。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两种:(1)物价总水平的不断上涨;(2)在物价被管制的情况之下,以商品的短缺程度来体观。十年的经济改革中,我国通货膨胀的具体表现过程,就是从第二种形式逐步演变为两者兼存的形  相似文献   

8.
为了直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保增长的发展目标。中央全面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一季度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表明,经济刺激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一些同志也对规模、力度空前的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刺激方案会否诱发计划体制复归和由于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民营中小企业生存困难而导致的“国进民退”现象表现出担忧,担心危机会干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9.
壹·外媒     
《侨园》2013,(3):5
全球货币战争已经爆发近来,从北京到东京再到华盛顿,各国政府似乎都选择了不加控制的汇率政策。由此产生的乱局促使有关人士警告说,将会爆发一场全球"货币战争",进而升级为保护主义。但世界并不像有关人士以为的那样"濒临"货币战争,而是已经陷入战争之中。然而,当前形势下货币市场的大多数紧张局面并不是直接干预或贸易战的产物,而是极端货币措施导致的,这些措施是为了弥补缺位的财政政策。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试图借助极低的利率和大肆印钞来重振停滞不前的经济,从而使货币面临下行压力。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旨在刺激国内需求。不过,它们的影响却波及全球货  相似文献   

10.
我日前曾代表国家统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涨幅居高不下”。在这里,我还想补充通货膨胀的几点成因: 一、我国经济连续三年快速发展,而经济快速发展与高通货膨胀率几乎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中国通胀问题不可与美国简单类比,美国经济实力强,其经济成长超过2—3%时,政府就必须高度警惕了。中国属发展中国家,物价基数低,在经济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增长情况下,物价  相似文献   

11.
王楠楠 《学理论》2010,(10):81-8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上下波动已成为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而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又反过来影响市场经济,进而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基于从会计核算基础、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方面重点论述物价变动对财务报表信息的影响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就如何减轻物价变动对财务报表信息的影响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孙卉 《学理论》2013,(11):94-95
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为刺激经济复苏,在利率政策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开动印钞机,推出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这种极端货币政策引起了世界经济多方面的震荡,从我国角度分析其对策:加强对热钱的监管;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多元化外汇储备;扩大我们的能源储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通货膨胀的成因——抑制需求与增加供给并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物价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建国以来,除了60年代初期的经济困难外,还很少有别的经济问题象当前物价问题这样引起人们普遍而深切的关注。日渐加剧的通货膨胀,特别是1988年8——9月份波及全国的抢购风潮,不仅使公众严重不安,而且促成了宏观经济决策的重大转变,即从大规模地推进物价与工资改革转到反通货膨胀。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突出地提出治  相似文献   

14.
199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2—1993年,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需求扩张速度不断加快,供求总量缺口出现并不断扩大,物价和通货膨胀问题开始形成并不断加剧,经济形势逼近了过热边缘;第二个阶段是1994—1995年,需求扩张速度被抑制,供求总量关系得到调整,物价和通货膨胀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经济增长速度随之平稳回落。到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经济总量平衡情况较好,物价形势平稳,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在以上形势背景下,考察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周期性特点的一些变化,对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7,(7)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的局面引来国内外一片赞扬。但在“软着陆”之后,紧随着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就是如何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和相对稳定地发展。经济要增,物价要降,它要求宏观调控有着旨在减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双重调控目标:既要避免经济衰退,又要防止经济过热。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当前宏观经济良好的形势下,更为重要的是警惕后者,特别是警惕放松物价调控、盲目  相似文献   

16.
后金融危机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避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发达国家持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加剧了跨境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金融市场波动性扩大,给中国的通货膨胀控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是中国政府稳中求进、实现流动性管理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之一.1999年时间已经过半,如果保持经我国经济增长势头,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刊从这一期开始陆刊登“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一组文章。第一篇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兆木撰文,他提出,针对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种,下半年大刺激内需政策力度。通货紧缩的趋势仍在发展,预计会年下半年物价下降的势头还将继续。为了防止下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下滑,需要适当加大刺激内需政策的力度。再增发一部分国债;并可以允许有条件的省市发行一部分地方专项建设债券…  相似文献   

18.
物价持续低迷不利于改善企业的销售环境,造成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使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最终不利于经济的增长。而物价的持续下降,就市场的表现来看是供大于求,就其主要原因分析,还是社会的购买力小于社会的供给,因此,增加居民收入是减轻通货紧缩压力的关键。同时还应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通过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减轻通货紧缩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 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国际经济序列,物价形势必将受其影响,关起门来控制物价已是昨日黄花。 ● 放开仍是今年物价改革主旋律,上升趋势将继续,但不会失控。  相似文献   

20.
改革十年至今,经济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现在已进入关键的理顺物价、明确利益分配的阶段,较圆满地在短期内通过这两个必过的关口,将是经济起飞的坚实起点.那么,十年来工资与物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动过程,其间成绩和欠缺何在,通过本文试述一二. 在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最初入手的就是收入分配,除了调整国家与企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外,就是进行个人收入分配的改革,相继从浅深两个层次上起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