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特有的审判组织,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审理案件却可以决定案件结果。审判委员会决定案件的功能引起了较大争议。支持者与反对者分歧的焦点在于审判委员会集体决定案件功能对司法独立与司法问责两种价值的影响。审委会改革经历了由较低水平的内部独立与组织裁判能力向较高水平的内部独立与组织裁判能力发展的改革轨迹。通过改会议制为合议制,分割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等程序技术提高了审委会的内部独立,而由低职级到高职级的发言表决顺序,施加院长责任保证民主评议的技术措施则提高了审委会的裁判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领域,民意是社会公众对某些案件大体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意见.尽管目前缺乏较为准确、便于评估民意的方法,但民意仍对司法裁判产生了许多重要影响,并不时地使之处于尴尬地位.囿于司法者与民众的思维方式、司法裁判与民意评判的形成方式以及司法裁判与民意的本质特性方面存在差异,司法裁判与民意之间必然有诸多纠结.因此,司法裁判要改变尴尬现状,实现与民意的共赢,就必须以司法独立为基本前提,在法律的框架内尊重民意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畅通民意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房屋拆迁案逐日增多,在房屋拆迁中引入听证制度是保障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达到利益平衡的有效路径,但是当下我国在房屋拆迁中的听证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听证制度价值发挥之不能。本文结合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听证制度之现状,探寻听证制度之不足,以期得出解决听证制度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程序的民主、公正是现代司法建立权威的基础.充分尊重并保护诉讼利害关系人乃至社会公众的程序参与权有助于法律权威的建立,从而消弭纠纷.英美法系的陪审制度在其衍变过程中实现了民主精神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圆融,在保障公众民主参与审判的同时又兼顾了司法的专业化,维护了司法独立.我国的陪审制度也应该从国家本位走向权利本位,实现适当分权下的法官和陪审员的权力制衡,以改变司法实践中陪审制度形式化的现状,发挥其民主功能.  相似文献   

5.
程序的民主、公正是现代司法建立权威的基础。充分尊重并保护诉讼利害关系人乃至社会公众的程序参与权有助于法律权威的建立,从而消弭纠纷。英美法系的陪审制度在其衍变过程中实现了民主精神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圆融,在保障公众民主参与审判的同时又兼顾了司法的专业化,维护了司法独立。我国的陪审制度也应该从国家本位走向权利本位,实现适当分权下的法官和陪审员的权力制衡,以改变司法实践中陪审制度形式化的现状,发挥其民主功能。  相似文献   

6.
杨兴坤 《人民论坛》2013,(10):112-114
司法公信力对法治建设意义重大,它是司法的生命,是法律权威与尊严的前提,但当今社会公众对司法公信力有所质疑.文章阐述了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的关系,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国家法与民间法相协调、司法裁判与司法调解相结合三方面提出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相结合下的司法公信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7.
关于强制拆迁问题的思考——以执法为民理念为核心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拆迁实践中,由于行政强制拆迁引发的强拆事件居多,成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难题。强拆事件的出现,既有制度的原因,更有理念的影响,因此要解决强拆冲突,除了应规范政府职能、以司法强拆取代行政强拆、实现补偿标准的市场化、严惩非法拆迁行为外,执法为民理念的强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范愉 《人大研究》2004,(3):18-19
(一 )对我国目前监督机制的评价及问题分析首先 ,以强化外部监督机制的提高司法公正的思路已经走向困境。监督本身导致的对司法的干预实际上已经成为司法不公正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对程序公正的破坏。“打关系”已经包括了动用法院以外的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和资源 ,形成恶性循环。法院已经无力抵制 ,从根本上造就了我国特有的司法文化———司法独立并不是腐败的根源 ,但被推定为加剧司法不公的因素 ,并以此为由抵制司法独立的实现。其次 ,基于法官素质低而否定司法独立的逻辑始终不变 ,而司法独立的前提被人为地忽视———对法官选任的…  相似文献   

9.
范振国 《长白学刊》2011,(5):98-101
我国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离不开听证程序的完善,必须改变过去单纯由行政机关主导公共利益界定的局面,设置并充分发挥公共利益界定过程中听证程序的实质作用;完善听证参与人制度,充分发挥立法机关对公共利益听证程序的民主监督职能,这种民主监督职能应该和立法机构的公共利益的法制化、具体化职能紧密配合;应该不断完善听证救济制度.听...  相似文献   

10.
廖金龙 《人民论坛》2014,(9):121-123
乡村司法治理形态的转型,不仅未能使我国基层的各类纠纷得以有效化解,反而由于基层行政、资源短缺等压力的存在,导致当前我国乡村司法不能做到依法治理。当前乡村司法改革不应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应正确处理“治理”与“法治”的关系,合理定位各种乡村司法机构,围绕法治健全各项机制,保障我国农村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 2 8个省 (市、区 )人大常委会举行过立法听证会。但如何在地方立法中推广立法听证 ,完善立法听证的程序和制度 ,仍是目前学术界和立法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从理论上探讨并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2 0 0 4年 4月 2 1~ 2 2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和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兰州联合举办了“地方立法听证的推广与完善”国际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和从事地方立法的实际工作者 ,对 4月 2 2日甘肃省第一次立法听证会———《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草案 )》立法听证会及《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听证规则 (草案 )》进行了点评 ,同时围绕立法听证对地方立法质量的影响、立法听证的成本分析等问题分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它在犯罪的成因与认定、刑罚的适用、诉讼的方式及犯罪的预防等方面都具有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特点,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制度。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的几大特点来看,现行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而且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加以重新审视,以进一步提高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完善中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司法公信力受到严重的挑战。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缘由可从多维角度进行分析,司法的特性、法官的司法能力不强、法官的司法信仰缺失等制约着司法公信;网络舆论、网络民意冲击着司法公信。应从司法权本质属性的回归,确保司法的中立性、被动性,不断培养法官的职业信仰,提升法官的司法能力,塑造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等角度重塑司法公信力;在网络环境下,还需要强化司法与社会诉讼过程中的沟通机制,合理引导社会舆论,依靠信用与"信任"的共同成长促进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虽然在施行之初保护了人民的合法权利,但现在的不完善已经影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就不能很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甚至影响当事人合法权利的正确行使。本文对国家赔偿法划分为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部分,并对它们的现状作简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陪审团制度作为美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学生司法宪章>的分析,以陪审团制度为研究视角,从校园陪审团成员的组成、陪审团制度的性质、陪审团工作的基本原则、陪审团的职责、证据证明标准及其裁决方式等方面探析了学生违纪处分准司法制度的内涵,并提出其对我国高校学生处分程序制度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果关注近期有影响力的刑事案件,我们就能够看到司法机关与社会公众对立立场的现象。当我们深入分析李昌奎一案各方涉及者,它蕴含两种对立,法院与网民对立和部分法学者与网民对立。如果再究对立的根本原因,即司法独立缺失导致了司法权威与人性尊严的对立;而解决之道,就在于坚持走司法独立之路以树立高程度的司法权威来保障人性尊严。  相似文献   

17.
秦国荣 《长白学刊》2002,4(5):24-29
透明度原则是WTO的基本原则之一,司法审查制度则是其对成员方的基本要求,我国在加入WTO的议定书中对此分别作出了明确承诺。因之,在中国加入WTO后,我们要按照WTO规则和法治社会要求建立良性高效的法律运作机制,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活动都能按照法律和法律正当程序实行公开化、透明化的“阳光操作”,做到立法公开合理、行政透明民主、司法公正权威、执法公平适法,从而切实维护法律权威性和法制统一性,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刑事审判行政化是妨碍刑事司法公正的顽疾。在体制化变革存在困境的现实条件下,重新审视程序正义的价值和意蕴,依程序视角为司法与行政设定必要的界限,并运用程序规则保障权利和规范权力,为我们重新审视和解决刑事审判行政化问题创造了可能条件和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从被害人权利保障角度看,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程序立法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予以完善.在起诉方式方面,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应当实行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起诉制度;在被害人诉讼权利方面,应当赋予被害人量刑建议权;在民事赔偿优先原则方面,应进一步扩大其适用范围;在侵犯知识产权刑事与民事关系处理机制方面,应实行先民后刑;在审判组织方面,应实行"三审合一"的机制,设立综合型的"知识产权审判庭".  相似文献   

20.
2011《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亮点,当属用"司法强拆"取代"行政强拆"。但这种改变如果仅是强拆主体的变更,基层法院可能成为矛盾的"排头兵"和"消防队"。基层法院应是"中立裁决者",应体现出能动型司法与回应型司法相结合的特点,应超越政策实施型程序且更注重纠纷解决型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