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员频陷疑似艳照门事件,反映出了存在当今官场中部分官员的一种竞相比烂的寡廉鲜耻思维走向以及由此折射出的官员道德滑坡困境没有最烂,只有更烂,是时下民间流传的用来形容疯狂作假、丧失起码做人底线的黑心商人以及在台上一本正  相似文献   

2.
不可否认,近年来,指责官员"作秀"渐渐成了许多人的习惯,这种社会心态的产生,除了个别官员的"作假"、"忽悠"之外,原因还有两个:一是部分官员在"秀"正确的内容时,却采用了错误的方法;二是部分"作秀"因官员缺乏恒心或被误解等原因半途而废,"秀"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些求职者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在个人简历上乱做文章,殊不知这样将会导致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进而使自己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近年来,由于劳动者的简历作假而导致的劳动争议数量也日益增加。劳动者如果伪造假文凭而求职成功,用人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因此而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4.
《协商论坛》2011,(10):61-61
邯郸市换届调整县级领导,29岁的闫宁被提升为馆陶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这位官员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年轻县长”。面对质疑,政府工作人员称县长简历是“机密”。  相似文献   

5.
他,曾是省长秘书.后任漯河市委副秘书长。1999年下海到双汇集团任总经理助理,年薪20万元.2002年5月到北京帮助庞中华整合中国文具产业。这是河南下海官员蒋晔的工作简历.他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心路历程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今日海南》2007,(5):26-29
卫留成同志简历;罗保铭同志简历;于迅同志简历;王为璐同志简历;周文彰同志简历  相似文献   

7.
不能让作假之风在中国继续弥漫陆震当今最为触目的现实之一,是社会作假成风,假冒伪劣遍及商业、文化、经济、政治和日常生活等各个社会层面。打假之声日高,作假恶行却愈烈。作伪之人日见其多,作伪之术日见其诈,作伪之害日见其甚。作假之风,大有在当今中国社会弥漫成...  相似文献   

8.
求职简历求职中,个性突出、特征鲜明的求职者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而简历也需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个性化的简历会从众多简历中折射出光芒,吸引招聘官的目光。但在各种简历模版、写作规则、注意事项前,许多求职者迷失了自我,简历失去了个性,把简历当成了自我吹捧的抒情散文,过于专注自己取得的每一项成就。这些八股文似的简历在求职竞争中不仅不能为求职者带来帮助,反而会将原本有个性的求职者淹没在众多泛泛而谈的垃圾简历中。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2,(2):17-18
马英九简历;蔡英文简历;宋楚瑜简历  相似文献   

10.
在招聘中企业一般都要先看应聘者的简历,他们往往先通过简历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的筛选。那么如何才能写一份好简历,让自己从千百份简历中脱颖而出呢?  相似文献   

11.
简历的撰写一直是大学毕业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们对这一问题尤为重视。当用人单位的招聘经理面对成千上万份求职简历时,每份简历往往只看几秒钟。做出一份能让考官看一眼就决定面试你的简历,大学生不但要以实力说话,还要懂得如何让简历帮你成功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的简历中,如何使自己的简历脱颖而出,引起人事主管的注意和重视,增加自己面试的机会。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避免九种俗套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自己的简历更具个性:  相似文献   

13.
简历需要优化但更重要的是内涵,在投递简历前一定要有明确的职业方向,这才是应聘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很多人在写简历前并不知道自己的求职方向。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求职方向很困惑,因而在简历上不写求职意向或是写得太多,这都不可取。如同你每天都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广告一样,招聘经理也是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简历。简历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如何让招聘官一眼就注意到你?如何让招聘官相信你就是他们要找的“人才”,并产生进一步面试的想法?其实,只要在制作简历时遵循七大原则,你就会获得面试机会。  相似文献   

14.
每发出一份求职简历,相信你的内心就多了一份期盼与渴望,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我们发出的简历,有时如同石沉大海,毫无音信,这会屡屡打击我们的求职信心,但究竞是什么原因会造成这种情况呢?什么样的简历才能受到HR的重视呢?通过细心翻阅了教十份求职者的简历,以及对专业人士的采访,把简历被阻碍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5.
第六次应聘     
简历制作是求职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用人单位通过简历上的信息.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的资格筛选。求职者最终能否获得面试机会。简历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撰写个人简历时应注意哪些技巧,怎样才能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增加面试的机会呢?成功的简历应具备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简历,无疑是大学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第一手段。但是,大学生们精心准备的个人简历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呢?用人单位对简历看法又是怎样的呢?什么样的简历才是用人单位期望看到的呢?  相似文献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日前发布了2006年第一期简报,简报称一些高校的科研人员在申请科研项目时,存在严重的靠弄虚作假、隐瞒欺骗从国家“圈钱”现象。为此,简报在隐去作假人员姓名和单位名称后,公布了20起案例,希望这些案例能“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申报科研项目、“圈取”科研资金,这种现象早已有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将部分作假案例公布于世,较之以前的“内部处理”无疑是一个进步。不过很遗憾,这种公布、曝光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欲遮还羞,隐去了作假人员姓名及其单位名称,致使简报…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6,(6):28-29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般说来,用人部门对于简历的筛选是各有不同的、当然,也并不是没有相同之处在与人力资源经理交谈中发现,内容的真实性是大家一致认定的标准之一;详实、不长篇累牍的简历比较让人认可;那些精心设计、贴着艺术照和写真照的简历,则鲜有用人单位投赞成票。  相似文献   

19.
漫画时事     
《时事报告》2010,(6):48-49
“小升初”不仅要写简历,近年来还频频出现装订成册、印刷精美,列举”身世”的豪华简历,不免让人疑惑——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反常的正常     
反常的正常复旦大学学生刘晔时下流行一种可怕的瘟疫:作假。从假烟假酒,到假男人假女人;从假名牌假高干,到踢假球发假新闻—…·大千世界,凡有一真,即有一假,作假成风,弄假成性,且有方兴未艾之势。更为严酷的事实是,世人对此似已习以为常。几年前,人们对于误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