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虹  郭钧 《两岸关系》2007,(11):51-52
秋天的南京,天高气爽,丹桂飘香。 坐落于绿荫丛中的南京民国建筑.历经时代变迁.在具有民国特色的城市格局线条中,像凝固的历史音符.伴着习习秋风,演奏着无声的乐章。  相似文献   

2.
蒋晶璟 《江苏政协》2011,(11):56-57
<正>今天的"总统府",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办公处旧址,也是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的所在地。南京国民政府政治体制分为五院,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当年的民国五院建筑遗存,成为现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五院的建立,渊源于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构想,但在实际行使职能操作中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7月26日上午,台湾文史专家秦风收藏民国历史照片展览,在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揭幕。省政协副主席吴冬华出席揭幕仪式。秦风,本名徐宗懋,原籍福建古田,1958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市。近年来,他根据历史照片,出版了《民国南京》、《铁蹄下的南京》、《抗战一瞬间》、《宽容与正义》、《岁月台湾》、《宝岛风情》等历史图文集,在文史界和收藏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秦风先生热心海峡两岸的民间往来和文化交流,此次应邀来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展出的民国老照片,皆与南京以及民国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原版照片,对于民国时  相似文献   

4.
<正>南京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民国时期留下了众多风格多样、用途广泛、种类齐全的建筑。这些民国建筑,承载着南京城市的历史与记忆,不仅具有建筑美学价值,更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是南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鼓楼区曾是民国行政机构、外国使领馆、政要名流寓所和公共建筑的集中之地,被誉为"民国官府区""外国使馆区"和"近现代建筑样板区"。近期,南京市鼓楼区政协对区内民国建筑进行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5.
正民国警察史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收藏、展示民国时期警察发展历史的专题博物馆,由江苏警官学院创建,馆址位于学院图书馆五楼,展馆面积1000平方米,2013年11月22日正式开馆。南京作为中华民国首都,在民国史研究  相似文献   

6.
南京有35万年的人类活动史、2470多年的建城史和跨度1700多年的建都史,留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和近代革命文化是南京的历史见证和文化遗产,是南京城市的重要"品牌"。近年来,南京  相似文献   

7.
单补生 《黄埔》2012,(5):75-77
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曾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所在地。本校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从南京西迁至北校场,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是城市历史的积淀和城市精神的结晶,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南京有近2500年建城史、450年的都城史,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和自然山水文化。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中,有以孙中山等众多先贤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这些名人文化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也是体现南京地域文化、历史演变最生动  相似文献   

9.
南京     
《小康》2020,(9)
正(图1)走进历史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它既有中国古代传统府邸的江南园林特色,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影子存在。(图2)南京之窗作为南京的形象窗口,南  相似文献   

10.
刘杰夫妇全力保留、释放的"民国味道"征服了老站"的客人们。刘杰说:"经营餐厅其实也是经营一种文化,我很庆幸碰到这栋老房子开放为商用,让我的茶艺文化与民国文化结合到一起,也让我有机会为保护南京的民国建筑献出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11.
姜业奎 《小康》2005,(3):66-67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虽然也有史学界人士称,严格地讲,历史上先后曾有十家王朝在此定都。若照那种算法,所谓的“蒋家王朝”也要计算进去的。的确,民国首都的身份,是让南京人有点尴尬。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二十多年的民国都城,确实给南京留下了不少让别的城市眼红的遗产,一座座风格迥异的高官官邸,更为这座城市添色不少。  相似文献   

12.
1987年11月,中国民国史学会曾在南京召开有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的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大型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共收到国内外学术论文170余篇。我院历史学系教授费正、讲师李作民也应邀出席并向会议提交了《论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战略指导方针及其相互关系》的论文。应会议安排,费正教授宣读了这篇论文,受到与会中外学者的关注。美国研究  相似文献   

13.
简论中国地方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红娟  高昆 《理论月刊》2005,(3):124-126
中国地方自治思想始于清末,历经民国初期和南京国民党时期,至今已有较大发展。特别行政区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是中国地方自治较为典型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台联指导,江苏省台联、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民国人物与民国政治"学术研讨会暨台湾大陆同乡会文献数据库江苏库上线发布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及江苏省各图书馆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0,(8):76-77
1912年,对于六朝吉都南京来说,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年的1月,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南京为首都,民国时代从此开启。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描绘的“现代化”、“工业化”蓝图令人幢憬。虽然他没有提出建设南京的具体步骤,但先行者的思想往往在后人身上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6,(5)
正4月23日,在六朝古都南京鼓楼区两栋修葺一新的民国风格小洋房内,汇聚63位老将军风采的全国唯一社区级"颐和路社区将军馆"和"宁海路街道海洋国防教育馆"在完成异地扩建后,新馆双双在南京解放67周年纪念日当天正式开放。  相似文献   

17.
陈粹芬,一个很不平凡的女性。在民国成立以前的十余年间,她陪同孙中山度过艰难的流离生活,她当时不仅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一直无微不至地照料孙中山,而且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但到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孙中山在南京就任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后,她却主动地悄然离去  相似文献   

18.
姜业奎 《小康》2005,(3):68-68
宋子文官邸在南京保存至今的400多幢民国官邸中可算首屈一指,不仅装潢前卫奢华,更有传言说,宋子文公馆内有许多隐秘的壁橱暗道,里面藏有宋子文撤离大陆前未及带走的金银美钞。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抢选”之疑颠覆帝制,初建民国,实现民权,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民主选举。1911年12月12日,14省代表共39人,由武汉、上海齐集南京,决议于12月16日选举临时大总统。25日,孙中山到上海,受到热烈欢迎。29日,在南京的17省代表,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计有候选资  相似文献   

20.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是指从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建设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建筑艺术水平的建筑物以及重要的名人故居和曾经发生重要历史事件的建筑物。作为原民国首都,南京拥有大量民国时期的优秀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