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区域一体化的每个阶段,政府由于所获得的利益不同,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有时是主动角色突出,有时是被动角色突出,有时是主动和被动两种角色大致相当,从而形成"主动型"、"被动型"和"中间型"三种角色冲突模式。每种冲突模式对区域一体化的实施和推进起着不同的作用,要通过区域协作来颠覆存在政府角色冲突的利益基础,化消极力量为积极力量,将"被动型"和"中间型"政府角色冲突模式转化为"主动型"冲突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知识女性所面临的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职业角色冲突、家庭角色冲突、社会角色冲突及以上三种角色之间的冲突。要使这种角色冲突得到正确调适,必须大胆正视现实,依靠社会力量,树立正确的角色期望观,并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合理分工,积极探求缓解冲突和走向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区域发展进程中,政府效用与公共效用之间边界模糊、利益碎片与共同利益之间难以聚合、行政组织与行政区划之间接口缺失、“代理人”与“代言人”之间的角色冲突,导致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进程中政治协调的障碍生成。区域逐渐增长的利益需求、制度安排、区域战略是区域政治协调的内在机理。政府职能、经济发展、社会整合是区域政治协调的主要层面。区域的公共利益平台、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是区域公共治理中政治协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根据角色理论,警察角色冲突包括警察角色间冲突和警察角色内冲突两种类型。警察角色内冲突直接影响警民关系、警察权威、警察执法公信力、警察履职尽责等一系列重大警务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安队伍正规化和法治化建设问题,调适警察角色内冲突急迫且必要。警察角色内冲突是警察角色扮演中警察角色意识与国家的警察角色定位以及社会的警察角色期待之间的张力,是一种三者交互的异化结果,主要体现为五种形式,即警察期待角色与定位角色冲突、期待角色与扮演角色冲突、定位角色与扮演角色冲突、期待角色自身冲突及角色定位冲突等情形。警察角色内冲突主要源于多元价值诉求的统一困难,警察角色意识的形成障碍,警察定位角色的属性冲突,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结构失衡,以及多重理性的选择偏差等。可以通过构建警察角色内冲突调适模式,建立警察角色内冲突调适反馈机制,明确警察角色定位的要求和方向,强化警察角色意识等措施对警察角色内冲突予以调适。  相似文献   

5.
警察主体的角色具有双重性:作为警察的职业性角色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般社会性角色。职业性角色规范具有“公”的价值取向,社会性角色规范具有“私”的价值取向,二者之间的冲突是警察主体面临的主要角色冲突。角色冲突能否得以解决是警察主体职业性角色扮演得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消弭冲突的基本思路是加强角色教育,完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农村民主自治成功与否将对我国社会民主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村自治中各种力量的博弈使其形成四种不同的治理模式,现实中农村治理失效问题(“两委冲突”和“监管失位”)存在于不同的治理模式之中,但其根源并不在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本身,而是源于土地利益。不同的土地分置方式意味着利益的不同分配,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上级政府的介入,导致农村原有治理模式的改变和治理结构的失衡。政府的合法介入又源于农村土地的“产权残缺”。因此认清农村土地“产权残缺”问题并在法律和政治框架下进行解决,实行土地有效分置才是根本。最后给出三个粤东农村土地分置和治理模式的案例分析,对结论有一定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宪法角色冲突具有现实性、复杂性与恒久性的特点,宪法角色冲突贯串于整个宪政历程。概括而言,宪法角色冲突是指宪法的政治统治角色、社会发展角色和宪法的人权保障角色之间的冲突。具体表现为,宪法维护阶级统治与公民权利保护的冲突、维持政治稳定与实现政治自由的冲突、效率优先与社会公正的冲突、发展优先与平等保护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角色理论是从角色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和研究人的社会行为活动的理论。政府在农村文化生活构建中充当着政策制定者、资金投入者、文化活动组织者的角色。农村文化生活的利益相关者对于政府有不同的角色期待,产生了角色冲突.农村文化生活构建中问题频现。政府必须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由政策的制定者转变为政策实施的监督者,由资金提供者转变为融资推动者,由文化生活的前台主导者转变为幕后引导者,最终实现角色的转变,以满足各方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已经逐渐成为主流话语,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推广实施该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高出庭率”也成为媒体报道中最抢眼的词汇.在媒体追捧的同时,实务界和学界也在积极肯定该项机制.但是冷静地观察分析后,我们看到“高出庭率”背后其实是高度的形式化.本文尝试着用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对这种形式化进行研究,认为目前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运行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法院提出建议,政府强力推动,机关负责人被迫执行的被动型模式.其主要缺陷是未能真正调动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积极性.应当建立能充分调动机关负责人积极性的主动型模式.从赋予合法性,减少成本,增加收益,完善配套措施四个方面对如何建立主动型模式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网络社区警务室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网络社区警务室还存在运行管理未形成长效机制、建“室”方式不统一等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完善网络社区警务室建设:将网络社区警务室纳入政府网站,统一管理;整合网站资源,突出服务功能;社区民警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两型社会”建设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供给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两大压力的必然选择。地方政府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地方政府官员政绩)中动及地方政府间权力利益竞争造成了地方政府职能错位,是能耗上升、污染扩大的原因之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难题。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完善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健全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的财税政策体系和以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为根本的法律法规监督体系,是创新地方政府管理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利益相互冲突、相互协调的结果。这种处于冲突状态的多元利益之所以能够得以协调,就在于一种利益调节机制的存在。这种利益调节机制,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以规范的形式和非规范的形式共同组成的制度体系,而这种制度体系以“利益一权利”为模式,它与以经济交往模式为主体的人类社会行为模式的演进又是密不可分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构筑,无疑就是从不同角度对这种利益调节机制的确认。以“平衡论”为基础的现代行政法律制度,就是在充分把握代表公共利益的行政权与代表个人利益的公民权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政府职能及其模式”是政治学和行政学的永恒课题,因为,只要存在着政府,就必然存在着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而政府如何主动地处理这一关系,就是政治学和行政学长期思考的问题。如果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解释框架窥察,可以发现:农业社会的“政府职能”和国家职能是浑然一体的,不存在政府职能模式研究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职能及其模式研究是与工业社会中管理型政府的诞生与发展相伴的,其中保护型和干预型的政府职能模式是管理型政府的两种典型化职能模式;随着“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在后工业化进程中的出现,一场对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进行研究的热潮正在掀起。  相似文献   

14.
城市治理是治理现代化的城市实验。从利益博弈视角去透析现代城市治理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以及城市治理的实践困境,依循“多元互动、协同共治”这一基本理念,打破传统路径依赖,构建一种与现代城市型社会相匹配的“政府负责、企业协同、公众参与”治理模式,是城市治理的创新之道,为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适应现代城市型社会需求,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分析框架和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5.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公民有序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表现在公民参与由"被动型"管理客体向"主动型"治理主体,由"人治型"管理客体向"法治型"治理主体的角色转型。公民有序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公民参与角色的现代转型,制度现代化是一个关键。因此,从制度建设角度来探讨公民有序参与角色转型及其路径,通过制度安排来提升公民制度参与的权利意识、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对实现公民参与角色现代转型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区域一体化的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各地方政府基于实现本地方利益的需要,会采取组团或个体的方式展开博弈。从结构上看,博弈的目的是从浅层的角色博弈,到深层的利益博弈,每一层次的博弈都有所侧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各地方政府之间无休止的博弈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是无益的,要引导各地方间进行利益竞合,实现博弈关系的低级治理,再在此基础上达到利益超越,实现博弈关系的高级治理。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城镇化的推进不仅与基层政府的行为紧密相关,也受到农村社会自身力量的制约。以基层乡镇政府为代表的国家力量和以农村经济能人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是影响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两大要件。基于比较个案的研究显示,在城镇化项目建设中,乡村社会当中的经济能人会扮演"直接投资者""决策参与者""乡村社会的利益争取者"等三种不同角色。而基层政府则会相应地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包括"财政收益驱动下的合作共谋""利益博弈中的被动介入"和"官僚制逻辑下的主动干预"。本研究将国家与社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改变及其体现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归结为"双向嵌入",并强调与以往强调社会力量行动策略的理论进路不同,国家在达成自身目标过程中对社会的主动渗透成为"双向嵌入"的原始动力。通过对农村经济能人角色和基层政府行为的解读,本文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利益再平衡,认为城镇化建设需要尊重社会主体的行动逻辑,国家政权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形态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政府职能转移背景下的政府人向社会人角色的变迁,是政府主导型的渐进性制度变迁,也是对政府权力和社会利益进行的重新分配和界定,其中,利益因素是政府人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深层次动因。政府人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模式包括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由此,政府入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路径为:调整利益格局,重构政杜关系;加强制度创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构NGO理念,促进NGO社会人角色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公诉环节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实践困境主要体现在,检察机关有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容易滑向一方当事人立场。一方面,法定职能的内在冲突导致检察官容易出现角色错位;另一方面,对检察权规制手段的片面性羁绊了检察权的独立客观行使。应淡化检察官角色冲突,客观义务作为公诉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要养成双向判断思维,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检察官客观义务实在化。  相似文献   

20.
多元主义政治理论以利益集团与政府关系为政治分析的切入点,以国家权力的多元化为基本前提,把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为现实民主的基本实现模式,它对利益集团的存在和作用持肯定态度,认为在利益集团的冲突中,政府是一个中立的仲裁者的角色,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抗性竞争关系。多元主义关于利益集团与政府的关系理论关于权力多元化的基本前提缺乏普适性,它所强调的权力多元化基础上的社会制衡,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空想,关于利益集团冲突与协调过程中政府角色的界定低估了政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