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来中国的城市,总是以有无文庙(孔庙)及其规模如何来论其文化档次和地方教化的。千百年来,文庙在中华大地也确实起着“教育中心”的作用,传承着光辉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培育着中华一代代英才。历史上被视为“蛮荒”的云南,居然出现一座在全国规模仅次孔子家乡山东曲阜孔庙的临安(今建水)文庙,实在值得思索,也值得云南引以为豪。建水文庙不仅是云南,也是全国屈指可数保存完好的大型文庙之一,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建水有这么座历史上曾为庙学、府学、州学的文庙,更使建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而今,建水文庙晋升为…  相似文献   

2.
张军贤 《前进》2006,(10):12-14
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光辉篇章,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军事史上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岁月流逝,记忆犹新。红军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依然让我们心潮激荡、热血澎湃。  相似文献   

3.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总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执政目标,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自觉地担当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事实上,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它就一直在科学地弘扬和培育着中华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光辉的业绩,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思想一脉相传。历史上那一桩桩一件件的感人事迹,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幸福、为民族复兴而艰苦奋斗的初心,激励着当代人奋进。  相似文献   

6.
在跨入新世纪的第一年,我们 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日。8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却是辉煌的一页。可以说,这80年是国家从备受屈辱到重新站起来,大踏步走向繁荣富强的80年。出现如此转折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她是一座灯塔,始终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航程;她是一位舵手,不时为满载华夏儿女的历史巨轮拨正前进的航向。回顾80年来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建树的丰功伟绩,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功经验,追忆九三学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起的又一座里程碑。大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全方位的战略部署。站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掀开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新的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王清荣 《传承》2005,(3):23-25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方面,20世纪初,落后的中国屡遭世界列强的侵略与瓜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来组织、领导人民去实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无可取代的角色,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国社会发展走向毫无疑问,实现…  相似文献   

9.
薛琳 《贵州民族研究》2002,22(1):165-171
周保中是云南大理白族,著名的东北抗日名将,中华民族杰出的英雄.2002年2月7日是周保中将军诞辰100周年,本文以详实的史料,记述和评介他追随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特别是在东北14年坚苦的抗战中,领导东北抗联跟日本帝国主义英勇战斗及解放初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忘我工作的英雄业绩,以此纪念他和怀念他.  相似文献   

10.
蔡霞 《同舟共进》2011,(8):9-12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探索奋斗。中共的历史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否定她的奋斗历史就等于否定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奋斗历史。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思想, 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 突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是未来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指南。 因此必须站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认同问题, 各民族的团结表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高利益, 而认同是团结的前提, 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郝慧 《台声》2010,(9):33-33
营员们首先参观了沈阳“九—八”历史纪念馆。目睹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物证,营员们真切感受着那段屈辱的历史,也唤起对中华民族抗争史的敬仰之情。纪念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华民族史上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阳泉,这座承载着红色基因的美丽山城,从1947年有幸被历史选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到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国家级新型智慧城市及智能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试点,建市70多年来厚植土壤,强根固基,蓄积能量,几代人以一地一隅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清晰标注了阳泉因初心使命而生,因初心使命而强的发展历程。一、回望历史,不忘曾经的苦难辉煌,前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经验有力地证明,统一战线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和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三个代表’深刻反映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是党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世纪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实践“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西安,这座有着3100多年历史的十三朝占都,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在漫长的岁月中,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这座城市特有的神的风姿。  相似文献   

17.
王国忠 《创造》2016,(4):73-76
正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大幸,也是中国人民的大幸,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幸,正如邓小平同志深情地指出的那样:"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主席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我们应该永远怀念他、敬仰他、学习他。以笔者之愚见,要全面理解并始终敬仰毛泽东这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必须认真把握这样"六个要点":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直接承担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在当代中国,一切有关发展和建设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  相似文献   

19.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1999年12月20日,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占历史最久的我国神圣领土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继香港回归后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壮举,洗雪了民族耻辱,宣告了西方对中国进行殖民统治历史的彻底结束,全世界炎黄子孙无不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神圣目标。然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之后,中华民族的苦难命运才出现根本转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  相似文献   

20.
同心圆制度安排是以中国共产党为圆心,以人民和民族利益为半径,谋求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人民至上与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同心圆制度安排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充分凝聚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和优势,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