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学泰 《传承》2008,(21):38-40
毛泽东同志曾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饮食也是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在饮食文化中有所反映,如"天人合一"说,"阴阳五行"说,"中和为美"说,以及重"道"轻"器"、注重领悟、忽视实证、不确定性等,都渗透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和烹饪原则之中。一个异质文化的人通过饮食甚至通过与中国人一起进食,持之日久都会对中国文化有些感悟。  相似文献   

2.
时下,在中国内地所盛行的“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热,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家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国学,或说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在经、史、子、集之中。经,是儒家的经典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如《十三经》等。史,是指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等方面的著作。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等。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8,(11):66-66
浙江嘉兴南湖新区:7000年的文化底蕴,打造出以"江南歌城"品牌为主体、"越韵吴风"传承为特色的文化休闲基地。桂林阳朔:阳朔西街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语角"。"修学游"是阳朔在旅游文化中挖掘出的奇葩。江西省星子县:《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望庐山瀑布》、《爱莲说》、《题西林壁》,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星子县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休闲基地。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0,(4):39-39
贾乐芳在《理论导刊》2009年第12期撰文认为,全球化将我们抛人一种全新的生存境遇之中,在拓宽文化视野并形成世界文化共享的同时,也使文化多样性的生成与存在受到威胁。在文化生产力日益显在的当下,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冯天瑜,1942年3月生,湖北红安人。现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兼任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冯先生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史及地方史志研究,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史专家。著有《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中华元典精神》、《中国文化史纲》等书,与人合著《中国古代文化的奥秘》、《中华文化史》等。2003年4月18日下  相似文献   

6.
孟波 《统一论坛》2004,(4):39-40
从文化人“变脸”成为政府文化官员,后又从文化官员还原为文化人。龙应台的角色转变让人充满想象。写《野火集》、《百年思索》的龙应台,当台北文化局局长的龙应台,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龙应台呢?日前,笔者在上海采访了她。笔者:您是两岸都很有知名度的作家,能否从文化、文学的角度谈谈两岸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7.
从抵制《功夫熊猫》到反对答世价值 2008年的中国,大事很多,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都是要载入史册的。大事之外,还有一些思想文化事件,也掀起了一定的波澜,比如《功夫熊猫》受抵制,比如普世价值遭反对,都值得历史来思考、辨析与记录。  相似文献   

8.
2014年6月9日-10日,北京市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3-2014北京蓝皮书,蓝皮书涵盖《北京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北京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北京文化发展报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共6部,报告针对人口、教育、交通、环境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9.
陈敏 《友声》2014,(1):37-37
<正>由全国友协与加拿大中国文化促进会共同组织的2013加拿大中国文化节系列活动于2013年9月28日至10月5日在温哥华举行。《汉字》国际巡展加拿大展作为全国友协与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同主办和策划的大型展览项目,《汉字》国际巡展自2013年8月13日在北京启动后广受社会关注。加拿大展既是该展的海外首展,也是我会与加拿大中国文化促进会在温哥华共同举办的2013加拿大中国文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推出的一个项目叫做全球创意城市网络(Creative Cities Network),目的是通过对成员城市促进当地文化发展的经验进行认可和交流,从而达到在日益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列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意味着该城市在文化多样化中有自己的特殊贡献。到2014年12月底,中国已经有8个城市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深圳、上海、北京,美食之都——成都、顺德,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杭州、苏州、景德镇。北京成为设计之都不是偶然的,因为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始终有一种创新的动力和强大的设计人才聚集的优势。除了设计之都,  相似文献   

11.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最大的特点是有丰厚的历史与文化,而且历史与文化发展延续不断线,时至今日仍然充满魅力,呈现活态文化。由此,讲好北京故事,述说好北京文化就成为北京人的责任。由全国政协委员黎晓宏任总主编,北京市政协组织编写,众多北京文化学者参与的《老北京述闻》丛书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沈德理 《新东方》2014,(2):77-79
<正>2013年即将过去的时候,读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张朔人厚重大著《明代海南文化研究》,前看后看,深感其分量。取其《结语》部分中的"文化自信"一语,谈一点学习体会。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价值与文化力量。中国文化经典《易经》中解析的文化是这样的:贲卦,山火贲。"贲"含有白色,以及日光的意思,引申义即是"光明",还有"大"的意思,合起来就  相似文献   

13.
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历经30多年的实践,中国摸索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发展道路,美国高盛公司顾问乔舒亚库珀默雷称之为“北京共识”,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这一中国模式首先使占世界贫困人口70%的人脱贫,这是中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多了一种选择。2013年美国《外交》双月刊1-2号发表文章:《中共的生命力-后民主时代在中国开启》。文章认为,中国模式终结西方民主“唯一合法性”。现在我们所期望的是当代中国也能够创造出新的超越西方现代的文化模式:其一是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使当代中国文化具有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对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其二是为世界的多元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此,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文化模式概念,二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三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的文化底蕴深厚,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认知的编导之手。难能可贵的是,在短短的40集剧情之中,展现融合了诸多的传统文化理念。结合当前中国面对的现实挑战和社会环境来解读,可以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更深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说到北京的诸条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最有"名气"的当数京汉铁路和京张铁路,无论是在大清还是进入民国后,两路都是北京铁路连接中国南北的干线,都是中国铁路建设的"典型"。民国时期的北京,不仅以著名的文化古都享誉中国和世界,其作为连接中国南北铁路交通的大枢纽同样被人所称道,同样在北京民国史上大有可圈可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     
梁漱溟,中国现代著各的文化哲学家。在他整个漫长的哲学生涯中,《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三部文化哲学专著可以标志他整个思想规迹的起伏和人生道路的坎坷。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祖籍广西桂林的梁漱溟出生在六朝之都北京,1900年入北京中西小学堂,1906年读完顺天中学,尔后毕业于直隶法政学校。梁漱溟在回忆其一生的思想发展时曾再三感叹父亲梁济对他早年哲学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深厚影响。他认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科学的理想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也是追求人生最高价值的最大动力。信仰顾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们迎来了第一个作为法定假日的清明节.清明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即使在许多中国传统文化被当作封建主义的糟粕抛弃殆尽、许多传统节日都被人有意无意地遗忘的时候,这个节日却没有遭遇泯灭的命运.可见,它有强大的生命力,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灵结构和文化心理之中,无论是政治力量还是经济力量都无法抹去的.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1,(2):92-93
俞思念在《学习论坛》2010年第8期撰文认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兴起逐渐进人关注点中。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正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兴起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意义,发挥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作用,形成中国文化建设的蓬勃气象,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百花园和众多文化流派,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20.
文化权利在国际人权体系中构成特定的类别,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少数人群体(包括少数民族)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的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本文将其称为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少数民族的文化自由包含于少数民族的基本文化权利之中,少数民族的基本文化权利又包含于集体文化权利之中。由于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因而少数民族保持其传统生活方式的权利应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核心,即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