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孟琪 《行政与法》2013,(7):104-110
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现实对经济主权的内涵产生了重大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经济主权为“藉口”,拖延甚至不执行WTO裁决,中国作为WTO成员中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严格执行裁决,在维护本国经济主权的同时,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本文通过对美国和中国在WTO裁决执行中的实践研究,讨论两国的经济主权现,得出WTO成员既要维护经济主权又要执行裁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边界范围和权利内容的不断扩张,对私人利益过度追求而导致“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大量产生,都表明知识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激励创新、维护公平竞争和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知识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异化”.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中,由于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博弈力量的不平衡,更容易导致知识产权制度在国际范围内被“异化”,继而将“异化”导入个体的国家,尤其当创新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发达国家更是希望通过主导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来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这将加深知识产权制度的异化程度.但是,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伴随着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崛起,中国已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相当政治经济地位的大国,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入国际知识产权体系构建过程中,由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参与和引导制定符合中国利益的知识产权新规则.  相似文献   

3.
围绕如何有效破解“执行难”问题,近年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执行管理,以“六项措施”提升执行质效,执行工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充分保障了债权人的胜诉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近3年来,  相似文献   

4.
为了强化执行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从服从全党工作大局,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依法行使执行职权出发,认真解决“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提出“少喊执行难,多想怎么办”,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市执分立的执行机制,规范执行活动,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法律的尊严,自觉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执行权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权能,是国家司法强制力的最终体现。当前,以建立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新体制为重要标志的执行体制改革和创新工作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要求,各地法院从解决“执行难”、治理“执行乱”,维护司法公正的目的出发,进一步深化了执行机制改革。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树立人民法院权威,防止执行工作混乱,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执行工作中,由于职权划分不清晰,运作机制不科学,权力过于集中,又缺…  相似文献   

6.
易波 《法学杂志》2016,(2):70-78
反避税执法能力是反避税立法得到执行的根本保障.反避税执法能力不足使发展中国家遭受严重的税收流失,也是税收对GDP的比率和税收征收率这两大衡量税收管理能力的指标都偏低的原因之一.提高发展中国家反避税执法能力建设是维护税收正义之所需,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外援依赖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反避税执法能力建设问题受到了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重视,在国际层面上也形成了多层次、多行为体的技术援助行动.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反避税执法能力建设的核心领域有二:一是反避税执法团队基本能力培养机制;二是转让定价和税收情报交换两方面的能力.我国应当从反避税执法人员与团队打造、反避税执法机构与体系构建两个方面入手做出应对.  相似文献   

7.
一、存在问题: 1.程序不统一。一是对不服不立案决定的复查在办理程序上不统一。有的按照《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第十五条第二款,制作“刑事申诉提请立案复查报告”,立案后才开始复查。有的认为线索初查后不立案尚未进入刑事诉讼阶段,因此无需通过立案程序直接开始复查。二是对办案期限的理解与执行上不统一。《复查刑事申诉案件  相似文献   

8.
2004年以来,海兴县法院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创新提出了“重调解、精审判、强执行、零上访”的信访工作思路,力促公正司法、和谐司法,全力构建“零上访”防控网络。  相似文献   

9.
《刑法修正案(八)》和《刑诉法修正案》将“剥权”人员从试行多年的社区矫正对象中剔除.基于社区矫正的性质、内容、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社区刑罚执行的目的,“剥权”人员应予重新纳入社区矫正的范围,以利于对“剥权”人员统一的规范化监督,适当的教育和矫正,必要的适应性帮扶,维护社会稳定,体现对特殊人群管理创新的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剥权”制度本身也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解决“执行难”问题,各级、各地人民法院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执行工作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当事人举证、流程管理、裁执分离、委托执行、执行听证、执行异议审查、债权凭证等一系列执行制度。但由于“执行难”是一个社会问题,执行工作的社会性也决定了其离不开社会的积极配合和协助,因此,仅靠法院内部进行的司法改革难以根本改变“执行难”(包括财产调查难,措施实施难,债权实现难)的局面。由此。本文旨在探索通过立法的完善来设置一套有助于实现生效债权和实体公正的执行程序,健全社会协助调查、协助执行的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以促进“执行难”问题的根本解决,从而维护法律正义和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1.
多哈回合与WTO反倾销协定中S&D待遇的落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多哈回合奉“发展”为主题,同时,多哈部长会议的选址、多哈部长会议宣言中确有的一些支持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内容(特别在知识产权和公众健康宣言中有更明确的表述)以及“执行决定”(Decision on Implementation)表现出的积极态度,令不少人相信该回合呈现出“发展中国家成员时代到来”的特征。毋庸讳言,这些前所未有的成果的取得,主要在于发展中国家成员的通力协作以及全球经济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性。事实上,从1947年23个国家签署关贸总协定并开始贸易自由化以来,到经过8年称作“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而成立世贸组织,发展中国家一直呼吁给予他们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多哈部长会议的“亮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监所检察工作中,由于目标价值的缺失和监督职能的分散,造成监所检察功能的弱化,影响了刑罚执行监督效果的实现,也限制了监所检察工作的创新发展。本文试图以完善刑罚执行监督制度为视角,通过缩减与刑罚执行监督性质不相协调的职能,增加具有刑罚执行监督性质的权能,使监所检察工作在更加明晰的职能线路下重新定位,形成与侦查监督权、审判监督权齐列的执行监督权,保障“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律监督职能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对政府等公法人作为被执行人的民事执行案件中存在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如果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可能有碍公法人公共管理职能的实现,损及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如若不能对公法人实施强制执行,则会导致私权无法实现,有损司法权威。因而,为平衡私权之实现与公益之维护,对政府等公法人的执行须遵循必要的限度,给予其“规则礼遇”。对公法人财产的执行,以不影响公务推行为限度;对公法人执行程序的适用,应以维护其良好的信用和权威为保障;对公法人执行措施的适用,应考虑其依法行政的特殊主体地位和有序、高效推行公务,履行公务的履职要求,应限制适用间接执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发展中国家参与GATT/WTO争端解决活动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地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是该机制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扼要回顾了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演进历程中的“实力取向”与“规则取向”问题 ,进而从法律和实证角度对发展中国家参与GATT/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障碍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目前WTO对其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审查 ,探讨了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文章最后指出 ,WTO争端解决机制应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体制内权利义务的平衡 ,为弱小国家提供真正平等的竞技舞台 ,实现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序言 广西钦州市市委在全市部署了以“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善于执行、创新争先”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市委书记张晓钦作了动员讲话.大讨论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作为政法机关,应该立足岗位,大胆探索,努力破解政法工作难题,为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正为进一步提升案件执行工作质效,维护法律权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创新执行方式方法,通过设立快速执行分队、树立和谐执行理念、提升执行艺术等机制措施,以快求效,以活增质,以和促和,以韧制胜,努力破解执行难题,取得显著效果。2012年初以来,该院共执结各类案件970余件,和解执行率78%,...  相似文献   

17.
余亮哉 《法制与社会》2012,(29):285-286
我国现今的死刑执行都是高度警戒而封闭的,普通民众无从得知其执行的过程,这使死刑的执行在老百姓的眉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在笔者看来,死刑执行应该公开,这种公开可以增强死刑执行的监督力度,更能实现死刑执行的实体和程序公正,最后达到保护人权的目的;同时可以起到维护刑法严肃性和威慑犯罪的目的;并且出于人权的考虑,这可以唤起民众内心的怜悯之心,培育出死刑废除的舆论土壤.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上林县人民法院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至上”,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角度出发,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坚持司法为民,树立“涉农案件无小事”的指导思想,通过增强“六个意识”大力加强涉农案件审判执行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执行工作关系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益能否兑现,对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起到关键作用。面对执行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法院迅速行动,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20.
施益波 《法制与社会》2012,(25):236-237
近来“民为上”的思潮风靡一时,“民为上”其实质就是要求以保障民生需求为首要任务,因此,“民为上”最重要的一方面就体现在社会管理创新上.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国家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依法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其职责,其理应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主体,理应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本文将从完善检察机关派出检察室职能,完善检察机关参与大调解方式等两方面来探讨检察机关如何实现便民利民工作新要求,进而保障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