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如何看待市场问题上,过去我们提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现在《决定》提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提法的改变,一方面表明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是党在思想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承认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改革做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内在要求,是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具有理论创新的提法进行分析,认为这一提法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要实现它必须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最后结合政府在其间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尽管只有两字之差,却反映了我国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的资源配置理论,体现了资源配置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指导作用。并结合我国实践分析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理解为市场要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同时要接受政府必要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经济学视阈中,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私有制度具有天然合一的特性,其内含经济人无形之手—放任自由信仰效率—公平互抵等充满争议的理论假设。其中的经济人假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这个假设体系的基础和理论质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此作出了最早且明确的阐述,之后,由约翰·穆勒将之归结为经济人假设,帕累托进而将经济人概念引入西方经济学理论视阈中。经济人假设认定私有制经济符合人类最为真实和唯一的本性——利己性,在看不见的手牵引之下,自私的本性及私有制经济将最大化地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利益,这个理论杠杆有力地撬起了功利主义维度的市场经济道德支柱,并论证了市场经济与私有制相融合的天然合理性。文章首先对经济人假设与私有制经济作出批判性考察,尝试把这两个因素与市场经济剥离开,并将市场经济还原为一种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机制,接着分别对作为过渡阶段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与公有制经济高绩效命题及其历史实践作出辨析,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必然相遇而且能够相容的问题作出了肯定性回答,而这也彻底消除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命题中可能蕴涵和产生公有制经济将逐渐被私有制经济所取代的疑虑。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由基础性到决定性作用的变化,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刻内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层次、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改革初期,中共认为,市场的作用是辅助性的,同时强调加强市场的作用.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在十四大认识基础上不断深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中共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重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提法上把“基础性”调整为‘‘决定性”,构成了党在理论上的一大飞跃。市场“决定性”作用这一新论断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作用新的科学定位,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对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政党的先进性是政党的生命之魂。只要有政党存在,先进性就是一个永恒的要求。先进性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自封的;先进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先进性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先进性是历史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赢得先进性固然不易,保持先进性更为艰难。随着形势、环境和任务的改变,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相似文献   

11.
新自由主义理论构建于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之初 ,其基本观点与建立在传统现实主义基础上的新现实主义理论存在众多差异 ,两者在理论前提、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等方面均具有异质性。随着实证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两大理论体系出现了部分趋同的势头。笔者认为 ,新自由主义较之新现实主义更能准确地把握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态势 ,对国际关系发展做出较合理的判断。但是 ,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倡导资本主义全球优势以及全球扩张 ,甚至支持建立霸权 ,这些都将使它的发展背离理性轨道而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面临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需要新思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权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政府简政放权是前提,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关键,政府市场各司其职是核心,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是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以革命党的面目出现的,革命胜利后取得了执政地位,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对执政党问题的认识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根据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结合现阶段执政党建设的实际,对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提出了一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  相似文献   

16.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执政党建设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正确的行动纲领。一、在党的建设目标上,提出了“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的总要求。党的建设目标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提出要根据新的情况解决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1982年,他明确指出了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立足九年看"两个一百年","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有更加现实、更加深远的决定性意义.要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  相似文献   

1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范围相同,结果大体相等。它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执政党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主要发挥着确立目标、制定政策、整合利益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引导政治文化建设是执政党的历史使命。当前,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现状对执政党引导能力提出新要求,执政党在引导政治文化建设中面临着多方面的迫切任务:(1)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核心理念;(2)推进公民政治社会化;(3)加强党内自身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习近平同志近期一系列讲话中围绕经济体制改革论述的关键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思想是对处理好这一关系的全面注解和深刻阐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日趋加大。当前我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仍然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不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