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和谐家庭建设。社会的多元化对传统的家庭理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从而导致家庭的稳定性下降,夫妻亲密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年人处于弱势的趋向愈益明显等。因此,构建和谐家庭,必须树立新的价值理念,如:将夫妻关系由"柴米油盐"经济型关系转变为弹性大、易互动的精神依赖型夫妻关系;正确对待离婚问题,要对话不要武力,倡导冷静型结束婚姻关系的方式;改善婆媳关系,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春茹 《探索》2003,(2):80-82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家庭正在经历深刻的变迁。社会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家庭道德观念的变化。家庭社会功能逐渐转换。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家庭关系日益民主化。同时在家庭深刻变迁中也出现了负面效应。因此这就提出了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寻求新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追求家庭内部伦理道德的新整合;建立必要和恰当的道德约束机制;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家庭对药物滥用人员戒毒成效的影响,探讨相应的家庭治疗和家庭护理的方法。方法:2005年9月-11月,在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老城区,对在册吸毒人员按老、中、青三个年龄段各随机抽取20%,共65名,采用档案查阅、家庭访视、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其家庭基本信息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吸毒人员戒毒的成效看,家庭结构健全、家庭氛围良好者的戒毒效果优于家庭结构畸形、家庭沟通缺失(破碎型家庭)者的效果。结论:家庭对药物滥用者戒毒康复存在着深刻的影响,而正确的家庭治疗方法与合理的家庭护理措施是戒毒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急剧变化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家庭结构、规模、功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从保障家庭经济安全,支持家庭照顾能力,分担家庭照顾责任,以及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等角度出发重构了我国的家庭福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由传统家庭到现代家庭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由“以家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在现代家庭中 ,人们可以更多地享受平等、自主权利和个性自由 ,更多享受爱情、亲情的滋润。这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 ,也应防止过分强调个人需求与自由 ,放弃家庭责任的趋向。因此 ,在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中 ,只有用“以人为本”的新伦理代替“以家为本”的旧伦理 ,与时俱进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的家庭伦理才能构建起来。  相似文献   

6.
家庭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它对家庭成员的思想影响具有基础性、持续性、深入性及情感优势性等特征。家庭环境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潘锦万 《学习月刊》2014,(16):18-20
《礼记》中的"修齐治平"、恩格斯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民间的"家和万事兴",都深刻揭示了家庭与国家社会的密切关系。我国自古以来都很重视家的存在,家庭一直是我国社会的轴心,家庭是社会和国家存在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推进,引起了社会变迁,家庭变异。  相似文献   

8.
正5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首个《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指出我国约有4.3亿户家庭。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过880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的比重超过20%,给家庭养老带来挑战。《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02人。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家庭户平均人数一路下滑,由上世纪50年代的5.3人缩至1990年的4.0人,再减到2010年的3.1人,直至2012年的3.02人。家庭  相似文献   

9.
任娜  陈岱云 《理论学刊》2007,(11):52-55
本文结合在山东省招远市所做实地调查的结果,描述了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基本情况,指出在当前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表面和谐"之下,老年人物质生活水平低、生活照料不足、精神慰藉严重不足的现状,并对农村家庭如何构建和谐代际关系和处理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5,(6)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但在人口与社会的双重变迁中,家庭发展能力被削弱,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常常因此陷入困境。从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理论来看,家庭发展的困境不仅是由于收入贫困,更多是机会与权利的缺失所导致的可行能力贫困,而家庭可行能力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工具性自由的缺失。因此,要解决家庭发展问题,应以扩展可行能力为导向,构建家庭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保障家庭发展的工具性自由,消除家庭获取资源、机会方面的障碍,实现家庭的实质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家庭虐待事件在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家庭虐待现象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家庭受虐者提供的保护并不完善。要充分保护家庭受虐者的合法权益,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应的法律规定,让法律为家庭受虐者提供最强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家和国安康     
一、创新模式,创建“五好文明家庭”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大力创建学习型家庭模式。创建学习型家庭要立足于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以“文明、健康、快乐、发展、和谐”为主题,根据家庭特点,不断探讨新的学习型家庭模式,以家庭的学习进步促进社会的全  相似文献   

13.
聂飞 《求实》2016,(10):70-77
社会资本是一种互惠的支持资源,不同于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它具有将其他资源进行生产甚至再生的功能,能够促进物质资本以及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作用。社会资本蕴含了家庭政策的丰富内涵,与家庭政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与契合性。从社会资本视角考察家庭政策的构建,可以利用社会资本的跨学科解释力,为家庭政策体系构建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14.
杨启光  曹艳彬 《探索》2016,(4):139-144
在全球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力量作用下,不同国家或地区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经历重大变迁,家庭功能日渐式微。以早期干预与预防为理念,通过增强与改善家庭成员家庭经验的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实践,将有效恢复家庭功能与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近年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大陆地区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发展明显滞后。台湾地区通过实施《家庭教育法》,完善家庭生活教育的制度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台湾地区家庭生活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学习台湾地区加强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大陆地区家庭生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导致家庭制度的变迁,在家庭权力结构上表现为分散性和多元性。笔者通过对四川省宜宾市和成都市两地家庭近千户的调查做实证分析,发现在城乡家庭实权的变迁中,家庭实权分配的分散性和多元性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现代化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政策和福利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支持政策已由补充性政策逐渐发展为基础性政策,家庭视角的经济社会政策在整个公共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十四五”时期,对“一老一小”的支持政策逐步成为家庭支持政策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构建积极、能动、包容的全方位政策体系,纾解家庭养老之忧、育儿之难,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农村缺憾家庭(包括离异家庭、空巢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努力处理好缺憾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缺憾家庭子女生活和教育现状笔者2005年11月12日在利川一中做了一次学生家庭及  相似文献   

18.
汪超  姚德超 《求实》2016,(9):88-96
传统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人养老保障模式的合理选择,但老人留守农村却是传统家庭养老的瓶颈所在,其问题的症结点在于流动社会中的离散性家庭结构裂解了传统代际支持模式,抑制了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既然农村老人留守与养老问题源自于农村家庭离散式流动,回归家庭应是该问题解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鉴于此,应依循"多赢"思路,将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置于以人为本的国家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统筹规划,在统筹兼顾与合理预期的基础之上构建起"支持家庭"的融合统一体,有效化解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19.
农一师十团工会妇联开展的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今年在全团各单位中全面展开。一是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星挂牌活动。通过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不断提升家庭成员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二是深入开展廉洁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家庭助廉读书活动,推动廉洁文化进家庭。结合家庭  相似文献   

20.
<正>经济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观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也影响着兵团农场职工婚姻家庭的发展和变化。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群体,它既表现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又表现了社会的上层建筑。婚姻家庭和经济基础有着本质的联系。婚姻家庭是社会历史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