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是构建和完善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通过外包引入和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机制,促进了公共法律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均等化,推进了公共法律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在缺乏制度引导下出现了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范畴不一、购买主体单一化等问题。因此,需要科学界定出政府可以购买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的范畴,让更多的具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参与竞争性购买,完善政府购买、监管和评价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20,(1):114-114
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创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广州公共法律服务均等普惠化、平台集约化、业务标准化、服务智能化,积极构建“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加快形成“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的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发挥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总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狄邦建 《中国司法》2014,(10):85-87
正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历史原因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法律服务始终处于薄弱状态,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法律服务资源短缺、公益性法律服务提供不足等矛盾日益凸显。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以群众满意为导向,从群众需求出发,整合各类职能资源,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让公共法律服务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一、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内涵与需求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做好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根本方向。2019年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炳君 《法学论坛》2016,(1):118-124
公共法律服务是源于一国政府对其公民在法律义务上和政治道义上的不可放弃、不可转移的责任担当基础和政治伦理要求,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由政府统筹提供的、具有体现基本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属性和社会公益担当责任,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需的一般性的基本法律服务.其基本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公共性、公益性、均等化、基本性、常态化和保障性.它是国家法律实施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需的一般性公共法律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体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标准化平台建设构成其基础条件;而领导体制、发展规划、财政保障、资源配置和监督考核则是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要义和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6.
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面临着财政支持有限、市场与政府边界不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供给不均衡等问题。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包括行政模式、半行政模式、特许经营模式、志愿者模式等多元供给模式。根据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理念和公共性、法律性、外部性等特征,确定公共法律服务的基本范围。针对不同的公共法律服务项目采取不同的供给模式,以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在“治未病”、体系化理念指导下,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的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深圳图书馆法律专题区的服务现状为例,介绍了公共法律图书馆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并结合服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以期对我国的公共法律图书馆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凯 《法学》2022,(2):3-20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为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目标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地方立法例中,均集中体现出对公共法律服务基本概念和调整范围的反思与分歧,为此亟待厘清公共法律服务应然规范构造理论,这是未来形成公共法律服务全国统一立法的法学理论基础。公共法律服务专门立法在整个公共法律服务规范体系中具有纲领性地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实践不仅具备基本服务与非基本服务二元结构架构特征,而且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元和多维架构的本质特征。现有二元规范构造理论已经不能全面解释和解构现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发展的全样本和多维度、多元化样态,只有建构多元化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规范体系才能根本解决现有公共法律服务地方立法例实践及理论研究中出现的关于基本概念、规范类型、规范属性、调整方式、权利属性等诸多基本争议,从而确定公共法律服务的权利义务主体、事项范围、模式与程序、标准与评价指标、监督管理等主要体系建构的基本规范要素,进而归纳整合公共法律服务立法规范构造的本质特征,为将来形成区域协同一体化立法或全国统一立法提供立法规范要素的基本构造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最近,作为2013年度无锡市法治实事工程之一,江苏省无锡市司法局正式启动覆盖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五大平台建设。其中包括:(1)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全覆盖基地。在10个窗口部门、10个特殊场所、人流聚集地建立一批集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资源为一体,面向基层和群众的公益法律服务基地,组建10个律师专业法律服务团,定期、定时开展义务为民服务活动。(2)矛盾调处化解全覆盖平台。  相似文献   

10.
周晓霞 《法制与社会》2012,(30):192-194,196
公益法律服务群体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的公共领域,拓展了公众参与的空间。在相对于国家领域、市场领域、私人领域的公共领域中,公益法律服务群体的公共特性使其与媒体、公众形成了信赖服务的亲密关系,又因其专业性的突显与社会公众形成角色身份冲突关系,进而构建起平等互惠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安宁  潘越 《河北法学》2023,(3):153-174
公共法律服务具有公共产品和竞争品双重性质,政府将直接提供和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相结合,具有保障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培育和维护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市场等多重现代化治理责任。上述责任的履行存在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不足、政府过度干预、政企合谋等风险。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引入“竞争中立原则”为政府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提供价值引领,增强正当性与可问责性,形成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具体法律制度方面建立政府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全过程评估机制、贯彻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及确立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市场完善后政府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戒毒人员公共法律服务,是指在强制隔离戒毒所主导下,以实现戒毒人员基本法律服务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满足戒毒人员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而构建的全覆盖、公益性、均等性和可持续性公共服务体系,属于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了提供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律帮助、法律保护、法律宣传等。  相似文献   

13.
李珂  张国玺  蒋铧 《中国司法》2024,(3):106-112
文章围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治理法治化、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公共法律服务评价指标的核心内涵、逻辑基点、实现路径、价值旨归,分析公共法律服务整体性治理与兵团治理法治化的契合性,以找准服务兵团治理法治化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为重点,完成兵团公共法律服务指数评价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4.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决定》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把肇始于太仓的公共法律服务概念上升为  相似文献   

15.
信息动态     
正司法部出台意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近期,司法部印发《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就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出部署。意见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有效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大力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情、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  相似文献   

16.
赵海鸥 《中国司法》2013,(12):106-106
日前,浙江省司法厅出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意见》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任务。一是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便民法律服务体系。将基层特别是农村作为建立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的重点,让农村和农民享受便捷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17.
阚珂 《公民与法治》2014,(22):40-41
“特区是中国的特区。只是在广东办” 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决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由此,经济特区有了法律地位和法律保障。阅读过这一条例的人知道,该条例附则规定:本条例由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相似文献   

18.
顾潇军  朱强 《中国司法》2013,(10):34-37
今年7月11日,江苏省太仓市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国内首个关于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的规划《太仓市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规划(2013—2015)》(以下简称《规划》),在全国首推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正式把法律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7月25日,太仓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标志着太仓市率先在全国拉开了社会制度文明建设的序幕。法律服务在太仓真正成为了公共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9.
2022年,黑龙江省司法行政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责使命,着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倾力破解建设发展难题,努力打造工作亮点特色,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抓重点,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网络平台统领工程、数据汇集工程、"保基本、均等化"工程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四个工程"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更高质量的普及化、一体化、精准化,努力使更多的公共法律服务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广东省中山市先行先试,从2013年以来,开始着手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并于2013年12月制定出台《中山市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五年规划》。工作中,我们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思考,创新理念,提出了"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化"这一概念,积极组织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并取得初步成效。我们认为,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化可以成为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