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聂荣臻五台受命,扩大武装,发动群众,在晋察冀边区创建了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被党中央誉为"抗日模范根据地和统一战线模范区",聂荣臻创造性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依靠基本群众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最广大的群众是农民群众。在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晋察冀边区,仍然是这样。必须依靠农民群众,把根扎在农民群众之中,只有这样,统一战线才有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农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农业的发展对根据地的巩固和壮大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晋察冀边区的农业问题进行阐述,请党史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 1936年是抗战前中国农产量的最高峰。1937年抗战爆发后,冀东和津浦铁路沿线地区的农产量较之往年,都有大幅度下降。晋察冀边区政府建立后,农业生产的情况是这样的: 1938年,北岳、冀中区农业丰收。1939年,农业生产急转直下,产量下降1/3。1940  相似文献   

3.
李伟 《党史博采》2013,(9):4-7,9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为了动员广大农民投入到抗战中,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了冬学运动。冬学运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增强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有效配合和推动了敌后各项中心工作(尤其是抗战和生产工作)的开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4.
王勤瑶 《党的文献》2016,(4):114-1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争取民族独立的救亡运动与思想启蒙相融合,不仅在物质上保障人民的生存要求,更给予了群众精神的满足和生活的希望。在承接新启蒙运动"民族性、民主性、大众化"的理念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根据地的具体实践,通过多种文化传播方式,实现了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内核的抗战文化启蒙、以劳动人民主体地位为内核的群众文化启蒙。而作为晋察冀边区文化启蒙的重要传播媒介,《晋察冀日报》社论在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军事思想、战略方针以及文化建设方面扛起了敌后抗战的一面大旗,成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启蒙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5.
刘意 《党的文献》2019,(1):117-12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赋予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新的内涵,"太行山上的铁的子弟兵"在晋察冀边区广泛流传,是"人民子弟兵"作为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代名词的重要渊源之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政治报刊和政治教材对晋察冀边区"子弟兵"内涵给予界定,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是边区的子弟兵。抗战年代边区老百姓口述和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彰显了"子弟兵"内涵的人民诉求,反映了边区子弟兵的优秀和军民一家亲的血肉联系。考察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意蕴,启示我们,今天人民要获得群众由衷认同,构建强军兴军生命线,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黄豆豆,豆豆圆,咱村选举村议员……一颗黄豆搁在碗……她碗里的黄豆乒乓落……俺活七十头一遍。"这是一首曾经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的诗歌,标题是《豆选女县长》,描写的是晋察冀边区第一位民选女县长的真实故事。"三三制"原则建政,根据地民主选举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敌后建立抗日  相似文献   

7.
半个多世纪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响彻神州大地,唱出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而它的作者是谁?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作曲家曹火星,就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1943年,19岁的曹火星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在反扫荡斗争中,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曹火星借用当地流行的一种叫“霸王鞭”的表演形式,根据晋察冀边区民歌改编填词,创作了4首宣传抗战的歌曲,还需要有一首概括性的歌来“压轴”。这时,曹火星看到了蒋介石写的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书,书中提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期间 ,彭真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书记 ,统一领导晋察冀边区党政军工作。他领导晋察冀边区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依靠基本群众 ,吸收地主、资产阶级参加抗日 ;扶助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派 ;在斗争中求发展 ;创造性地在政权建设、土地政策和劳动政策中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彭真领导晋察冀边区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经验 ,受到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晋察冀边区为全党全国树立了统一战线建设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播是晋察冀边区贯穿八年抗战中的一项颇具成效的人文活动。这一活动有力推动了边区的抗战、建设,成为边区军民巩固发展边区、坚持持久抗日,争取最后胜利的重要保证,它为抗日敌后根据地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播种与建构开辟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部队是边区新文化的首批传播者。他们一踏上边区土地即发扬其前身工农红军文化宣传的光荣传统,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掀起抗日救亡热潮。一时间抗日标语写满街头村庄,救亡歌声响彻大小山沟、广袤平原……随着根据地的开辟、巩固,边区的文…  相似文献   

10.
晋察冀边区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晋察冀边区政府总结抗战经验,根据边区实际情况,于1940年8月颁布了《双十纲领》作为施政指南,极大地推动了晋察冀边区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为赢得抗战的全面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晋察冀边区是坚实的敌后抗战堡垒,深获群众支持。借助晋察冀边区行政机关的指令条例决定和领导人的指示,从政权建设与群众路线践行角度,重点研究经济政策上的减租减息,民主实践上的"三三"制,国民教育的各类运动,探寻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的奥秘。这为新时代推进改革步伐,践行民主决策,拓展国民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各种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晋察冀边区疫病流行,人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是抗战的基础和保障,疫病泛滥严重地威胁着抗战的基础,对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十分不利。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并大力推行卫生防疫运动,将其作为晋察冀边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边区的人畜发病率、死亡率逐步下降,防疫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各种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晋察冀边区疫病流行,人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是抗战的基础和保障,疫病泛滥严重地成胁着抗战的基础,对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十分不利。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并大力推行卫生防疫运动,将其作为晋察冀边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边区的人畜发病率、死亡率逐步下降,防疫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非常重视乡村文艺工作,边区各地活跃着许多乡村剧团,特别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阜平高街村剧团自编自演的《穷人乐》取得演出成功后,好评如潮,被作为“发展群众文艺运动的新方向和新方法”而在边区全面推广,号召乡村剧团“沿着《穷人乐》的方向”发展群众文艺运动,组织群众文化生活,从而推动了敌后乡村文艺工作的大发展。敌后乡村文艺成为根据地建设中的一朵奇葩,绽放在华北敌后。  相似文献   

15.
1 1938年7月参加革命时,我才15岁,军装好象与我无缘,被分配到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当印钞工。当时晋察冀边区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很多:有国民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农民银行的“法币”;还有其它省的地方流通券和各县自印的“土票子”。财政经济十分混乱,不利于抗战形势的发展。为了解决边区军费政费,打击伪钞,保卫边区人民的财产,巩固和发展边区经济,坚持敌后抗战。边区决定建立自己的银行,自己印钞票,不用国民党的票子。边区委派691团军需官关学文筹建边区银行,同时筹建印钞厂。关学文带着十几名战士来到保定地区安国县,从私人印刷局搞了十几台小石印机,招收了20多名技术工人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和创业史上,从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是其全面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抗战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党员人数由3万余人发展至120万人,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也由5万多人增加到340万人,为夺取民族解放和建立人民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中国共产党是以什么"法宝"在艰苦卓绝的抗战环境中实现壮大的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7.
淮南抗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组成部分.在淮南抗战和根据地建设中,新四军第2师歼敌2万余人、主力发展到3万多人、组织了1万多人的地方武装,建立县级民主政权18个,拥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根据地和300多万人口,师长罗炳辉功勋尤著.  相似文献   

18.
全镇12个村,村村有自己的文艺表演队,前屯村有小剧团,泗村店村有高跷表演队,旧县村有腰鼓队,后所村有老年文艺队,窑上村有小车会;镇里每年投资10余万元,为全镇21个文化团体配备服装、乐器、道具等文娱器材;培养有影响力的文艺骨干㈤余人,常年坚持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众达900多人,每年平均组织文化演出200余场,观众达10余万人次;两年时间,全镇累计投资500余万元用于文化建设……近年来,武清区泗村店镇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文化建设,积极搭建乡村文化建设平台,努力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全镇呈现和谐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11年1至9月,全镇招商引资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108%;完成财政收入6400万元,同比增长190%。  相似文献   

19.
唐越 《党史文汇》2014,(9):F0003-F0003
正定襄西河头地道战纪念馆位于忻州市定襄县晋昌镇西河头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定襄县西河头村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抗战时处于五台山抗曰根据地的西线前哨,是扼守晋察冀边区的西大门。解放战争后期,西河头村更是抵御智村、忻县、太原西面之敌进犯定襄城东解放区的重要屏障和门户。为了防御敌人的袭击,西河头民兵从1942年幵始挖掘地道,初为一般秘密地窖形式,只能藏人不能作战,后来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逐渐发展成为比较复杂的隐蔽地道并逐步完善。1947年秋,全村动员500余人,经40个昼夜扩挖修筑而成,自东向西的三条主道总长为5公里,52条支道纵横交错。地道分为三层.二层设有指挥所、休息  相似文献   

20.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根据地。抗战以来,直到1942年,这里建立和发展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10万多人,发展了11万党员,并且训练了一批干部,组织了一些基本群众,我党我军已在山东站稳了脚跟。但是,百团大战后,日本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决定分割、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并把侵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