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范明星夫妻董洁、潘粤明难逃娱乐圈离婚"魔咒",董洁经纪人任佳莺面对董洁种种不利传闻,发声明指责潘粤明是传闻的幕后推手,两人分手的真正原因是潘粤明"嗜赌"。在大众一边倒的谴责下,潘粤明发表声明,指责任佳莺干涉自己的家庭生活,并抹黑自己。焦灼的"声明混战"一天一个说法,董  相似文献   

2.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3,(7):13-13
"本想说不后悔,但我觉得那样不诚实。"——董洁与王大治的"地下情"最近浮出水面。当董洁被问到其对与潘粤明那段曾被誉为"金童玉女"的感情是否后悔时,她这样回答。  相似文献   

3.
2016年8月14日凌晨,“草根”明星王宝强发微博声明:“现因马蓉与我经纪人宋喆的婚外不正当两性关系,严重伤害了婚姻,破坏了家庭,郑重决定解除我与马蓉的婚姻关系,同时解除宋喆的经纪人职务.”他在微博中还声明自己“一切言行与举止,绝对忠诚、正派与宽容,但我绝无法容忍恶意背叛婚姻、破坏家庭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本刊2013年10月下半期《封面故事》栏目刊登的《张琴说“不”——网络谣言受害者的法律反击》一文,现文中所涉案件已结案。10月2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张琴名誉权纠纷一案进行公开宣判。法院判决IT商业新闻网运营商(大东半岛公司)、中华网运营商(华网汇通公司)在其主办网站首页和全国发行的报纸显著位置上刊登致歉声明,大东半岛公司赔偿张琴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华网汇通公司赔偿张琴精神抚慰金1.5万元。  相似文献   

5.
重庆网络第一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简介 1999年9月21日,原告张戈在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办的新浪网上(网址:http://travel.sina.com.cn/forum/best/99092116274613.html)以“太乙真人”的笔名发表题为《重庆美食》的文章。在该网页上有明确的版权声明“本帖版权归提交者太乙真人所有,其他网站转载或转贴须注明出处,传统媒体转载须事先与原作者和新浪网联系… 1999年9月 28日,被告新闻图片报社在其编辑出版的《新闻图片报》第22版“重磅描述”栏目上刊登了原告的《重庆美食》…  相似文献   

6.
案件的事实经过杭州黄龙医药保健品厂于1993年3月依法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营业执照,该厂将自己的产品“速补康营养口服液”的商标定为“马家军黄龙”,并于1994年3月31日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申请注册并已被受理。1994年6月正式生产、销售此产品。事后在本省几家报刊及电视上对“马家军黄龙速补康”作了广泛的广告宣传。为此,马家军田径培训中心于同年110月1日、10月6日分别在《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经济生活报》、《公共关系报》等报刊登了“马家军郑重声明”。该声明的全文如下:杭州黄龙医药保健品厂必须停止侵犯马家军正当权益及蒙…  相似文献   

7.
京晨 《政府法制》2010,(19):50-51
卖汽车的成模特经纪人 今年年初,在北京东单上班的白领火云(网名)辞了职。他原来的职位是某名牌汽车的小区域销售经理,月薪五六千元,而辞职后,他以“模特经纪人”的身份投身“人体摄影圈”。在北苑路一居民楼,火云租下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作为工作室。火云说,之前已有人在此操办活动,“刚接手过来,我玩摄影也就三四个月”。  相似文献   

8.
王义 《法治研究》2006,(1):28-29
2005年10月11日,笔者在中国律师网论坛上发表了《评律师事务所的提成分配制》一文,lO月20日《法制日报》以《律所提成分配模式亟需变革》为题转载。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闭幕后,《中国青年报》以《律师不应“数钱论英雄”》报道了笔者在中国律师论坛上发表的主要观点,之后,新浪、雅虎及许多省市的律师协会网站也作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9.
《法律与生活》2014,(11):43-43
正新闻影像2014年5月6日,有人突然在网上爆料:"某女艺人完了,这两天的头条应该马上就是她。"随后,网上流出一段长约21秒的不雅视频。有网友指认视频中的女主角疑似内地女星李小璐。5月8日下午,李小璐的经纪人郭红波发表律师声明称她已看过该视频,坚决否认女主角是李小璐,谣言对李小璐及其家人的名誉、人格造成严重侵害,对他们的生活、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李小璐所属的华谊经纪有限公司也发出声明斥  相似文献   

10.
案情简介 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通利方公司)是一家从事计算机软件及配套硬件产品开发、销售与服务的中外合资企业.1998年11月20日,四通利方公司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注册了"sina.com.cn"的域名,并随后推出新浪网北京网站.1999年10月28日,新浪互联公司成立,主要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1999年底至2000年3月,四通利方进行了业务重组,将其经营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转给新浪互联公司经营,四通利方公司将其拥有的域名"sina.com.cn"授权许可新浪互联公司使用,并向新浪互联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而新浪互联公司负责新浪网北京站具体信息服务的运营业务.  相似文献   

11.
1986年9月23日,上海市某环卫所(即本案被告)采购员刘某,不慎将本单位二张空白转帐支票遗失,经反复寻找未着,即回单位报告.环卫所随即向开户银行挂失,并注销原开户帐号.10月2日,又在报纸上刊登支票遗失启事,声明该所遗失的两张转帐支票作废.10月17日,有人用其中一张空白转帐支票到某无线电商店(即本案原告)购买航天牌收录机一台,价格496元,并出示了伪造的工作证,商店营业员未严格审证,填写了支票的收款单位、金额、用途后,当场交付货物.该无线电商店将支票解入银行,遭到拒付.商店直接与环卫所交涉,环  相似文献   

12.
丁智良 《中国检察官》2003,(3):78-78,32
如果不是亲眼从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一个人居然在无罪名、无案卷、无判决的情况下,被拘留了28年。2003年5月20日的《潇湘晨报》以《质问中国最长的拘留》为题,报道了这件发生在广西玉林市兴业县谢洪武老人身上的奇事(也许称惨事更确切些)。  相似文献   

13.
王义 《中国律师》2006,(2):41-42
2005年10月11日,本人在中国律师网论坛发表《评律师事务所的提成分配制》一文,10月20日《法制日报》以《律所提成分配模式亟需变革》为题转载本文。作为“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激情论辩的反方,我继续与我方阵营的两位同行与正方三位同行,就“提成制”的利弊进行了辩论。“论坛”闭幕后,《中国青年报》以《律师不应“数钱论英雄”》报道了本人在论坛上发表的主要观点,之后,新浪、雅虎及许多省市的律师协会网站、《杭州日报》均作了相关报道。本人的文章及有关报道见诸媒体后,不少热心的律师朋友发表了许多看法,有支持有反对。出于对中国律师…  相似文献   

14.
越权代理期货交易应负赔偿责任沈寅女青年周俊于1992年12月22日在上海润丰商品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丰公司)开立帐户,从事商品期货交易。润丰公司指派了工作人员严某为周俊的经纪人。周俊在润丰公司签署了“客户合约书”、“风险公开声明”、“调拨资金授权...  相似文献   

15.
“报纸上刊登人大代表们的述职工作,这可以让大家有压力感,不会懈怠。”去年11月17日上午,湖南省人大代表、衡阳县群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员会主任刘买生在记者采访时,提及在媒体上“晒”述职报告之事时说。2009年10月31日,刘买生等6位湖南省人大代表的述职报告被刊登在了当地媒体上。早在2005年,衡阳市人大就决定。衡阳市选出的省十届人大代表要向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述职,汇报自己的政绩。  相似文献   

16.
翻开报纸、律师声明铺天盖地而来,说明律师声明在非诉讼法律事务中的地位,也使我们对有关律师声明的法律问题,不得不予重新认识。一、律师声明的概念、内容和类型律师声明,即律师对委托入某一法律事实以律师名义发表在报纸等公共传播媒体之上的法律意见。这种意见旨在主张某项权益或制止相对人对权益的侵犯。律师胄明的内容一般包括:1、授权事项。指明系由某某委托人授权,基于委托.这是律师发表宗明的法律基础。2、声明主文。其中又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事项陈述。一份声明一般见陈述一个事项,即声明一个主题。高明一般所陈述的事项有…  相似文献   

17.
网络链接侵权责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2000年1月,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署名叶延滨的《路上的感觉》一书。2001年1月3日,叶延滨致函新浪网站,称通过该网站的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路上的感觉叶延滨”,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他人网站上检索到该作品。叶以新浪未经其同意而上载了其作品《路上的感觉》为由,将新浪告到法院,要求新浪停止此行为。叶  相似文献   

18.
汪枫,男,1966年10月生人,汉族,北京某著名高校哲学博士,副教授,国家重点课题带头人,因涉嫌强奸罪和抢劫罪被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批捕。强奸网友案,接二连三香山卧佛寺派出所。2003年7月22日,该所接到一位叫海灵(化名)的女子报案。海灵称,昨天她在新浪网的“紫禁城之巅”的聊天室  相似文献   

19.
<正> 1984年10月30日,纽约州上诉法院就两件枪杀案进行以全体一致意见进行判决时,柯克院长声明:通常,死亡以心脏和呼吸器官之机能停止,且又无法恢复为标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1月19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原告吴静怡(艺名:伊能静)起诉被告天津市报刊出版有限公司、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名誉权纠纷一案。原告吴静怡诉称:2013年8月15日,原告获知,在由第二被告主管、第一被告主办的杂志《卫视周刊》的封面及第32页、第33页分别用醒目标题,并配以大篇幅图片刊登了一篇名为《离异产生共鸣——潘粤明伊能静急重组家庭》的严重失实报道。被告在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