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推动下,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并成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力量。已经并正在形成的东盟与中、印、日、韩、澳、新自由贸易区,对东亚区域经济的整合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应进一步调整参与战略,以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依存、依赖关系加深.东北亚是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从总体发展看,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潜力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反映出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能力。在俄罗斯,对区域经济潜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些专家和学者对于经济潜力的概念及概念本质的理解问题,以及经济潜力的内容和结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潜力的理论,使其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5.
春风又绿珠水,岭南红棉先发。最近一段时间,整个南中国谈得最热闹的就是被简称为“9+2”的“泛珠三角”。这是继长三角之后,中国又崛起的一个新经济圈,“两广西南加闽赣,香港澳门云贵川”。在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和现实促使下,这些省区政府部门终于走到一起,共同拉开了“地区联盟”的帷幕。显而易见,这一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在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组合,将不仅成为中国区域合作与发展中的一个新尝试和新突破,而且其所构建的共生共赢型经济体系,也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极。“9+2”横空出世合作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以信息化为代…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冷战的终结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发展的趋势。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地缘优势组建区域经济组织,形成集团竞争力,以提高竞争实力。但区域化并不阻碍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必要阶段,在WTO框架内,两者相互促进,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必然会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14日,日本与东盟在京都签署了《日本一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AJCEP)。AJCEP的签署,这是2002年1月以来日本对东盟经济外交取得的最重大成果。作为一个典型的“南北”型协定,同时也是日本首个与区域经济组织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AJCEP的出现既是日本对自身经济结构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和东亚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的一种回应,又必将对今后的东亚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开展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设想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该设想的目标是将中国、南亚和东南亚三大市场连接起来,共同发展。本文拟对这一设想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开展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与前景开展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意义重大,具有广阔的发...  相似文献   

9.
舒运国 《西亚非洲》2013,(1):85-101
以非洲统一组织成立为标志,非洲国家开始了独立以后探索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非洲大陆的经济一体化始终以泛非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至今大约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即1963~1991年的初始阶段和1991年至今的发展阶段。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非洲的经济一体化已经取得了可观的进展,诸如已经在全洲和次区域层面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运作制度、制定了经济一体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及呈现出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趋势等。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非洲经济一体化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至今仍然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 ,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阻力。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多边经贸规则及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影响 ,使我们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区域化阻碍全球化的观点缺乏充分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已成世界趋势。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亚洲各国由于国情、种族、信仰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差异等因素,其经济合作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亚洲经济一体化将是循序渐进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已演变成为世界性的浪潮、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兴起的浪潮中,北部湾“风声水起”,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顺势而生。  相似文献   

13.
张震 《东南亚》2003,(1):9-15
东盟是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区域合作组织 ,自它上世纪 60年代成立以来 ,已逐渐显示出在亚太地区的重要作用。经过近 2 0年的快速增长 ,东盟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 1 996年 ,以PPP方法计算的东盟GDP总规模相当于美国的 2 3 36 %。尽管亚洲金融危机使东盟经济发生不同程度的倒退 ,但东盟仍将保持它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第一梯队中的地位。据世界银行估计 ,东盟在 2 1世纪初的十年将保持 6 %左右的增长速度。东盟仍将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新兴市场 ,它的恢复与发展 ,将对亚太以及世界资本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整个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与中南半岛5国所开展的澜沧江-湄公河开发合作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并成为当前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典范。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吉富山,总长4909公里,居世界第六,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作为国内 7大经济区之一 ,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在启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必须采取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国际化操作对策 ,重点选择东北亚经济圈进行操作 ,并且努力与环日本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建立起互补互动机制 ,以此为战略依托来进一步拓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渠道与领域 ,把国内区域经济与国际区域经济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推动东北地区走上东亚和亚太经济合作大舞台 ,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亚太地区各国区域认同模糊、区域主义弱势发展、合作机制竞争性复杂,经贸合作和经济一体化存在亚太路径与东亚路径的分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加速推进及其协议落地,标志着亚太区域经贸合作的东亚转向开始制度化。东亚务实的区域主义迈进新阶段。区域国家明确的区域合作需求,危机驱动的务实合作经历与契合东亚社会文化传统的软约束合作方式,在其中发挥了合力作用。从今往后,中日韩和东盟国家构成的“3+10”“东亚中心”将逐步替代领导力不足的“东盟中心”,实现东亚经济重心、经贸合作中心和功能平台的统一。东亚经贸合作将在区域认同增强、协商渐进的合作模式成为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加速发展,可望成为全球经贸规则和机制升级的新增长点,并在全球经贸秩序变革中引领平衡、协调、包容的价值转向。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东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或称区域经济集团化 )之间的关系 ,是近些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提升 ,世界经济中纵横联系的特点更加突出 ,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另一方面又是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掀起热潮 ,合作形式不断翻新。于是 ,以下一些问题便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否还能继续存在和发展 ?东南亚乃至东亚的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如何 ?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云南省在参与东南…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对中俄国内经济造成了重创,同时也影响了两国经贸合作迅速发展的态势。随着两国国内经济的逐步复苏,中俄区域经济合作也日渐紧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为了应对全球竞争,中俄需要加强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在深化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双方政府应加强政治互信,构建边境合作体系,不断提高双方经济融合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些能有效利用自身客观因素的国家已经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而俄罗斯在这一背景下却表现出整体衰落的趋势。但是其高新技术综合体却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专家队伍也有能力开展高水平的科技研究工作。可以说,正是高新技术综合体起着俄罗斯经济发展领头羊的作用,可以带动俄罗斯经济走出危机。建立创新型的现代化经济可使俄罗斯融入亚太经济空间中,而西伯利亚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巨大的自然资源潜力以及明显的科技潜力和人才潜力,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特别是科索沃战争以来,共同战略利益的驱动和两国首脑的亲自推动,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但同时,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两国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双边贸易额长期在50-70亿美元之间徘徊,分别占中俄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很低,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