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焦然  郭奔 《世纪桥》2005,(9):20-20
“宁愿无作为,也要保‘位子’。宁愿不做事,也要求‘安全’。当官意识十足,为民意识淡薄。”在江苏省领导干部学习会上,省委书记李源潮对少数领导干部“不谋事、只谋官”的问题给予了尖锐批评。在近两小时的发言中,李源潮用半个多小时谈“思想解放”问题。他说,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在群众强烈的发展意愿面前,一些干部“保官位”的意识不是变淡了,而是变浓了,工作中条条框框多了,明文规定可以做的,缺乏主动做的热情:没有文件规定不能做的,即  相似文献   

2.
"当官不像官"这句短语,显然是用来评价领导干部的专用语,既可以对一个好领导定性,也可以对一个不合格干部定性。"当官不像官"这句短语,老百姓用它来评价那些没有"老爷"气、没有官架子、没有官派头的人民公仆。像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和李润五这样的好干部,老百姓就曾经用"当官不像官"去评价他们。因为他们从未因为头上戴了顶"乌纱"便官气十足、搞特殊化、将自己凌驾于百姓头上,而是永远将自己视为沧海里  相似文献   

3.
“这位领导平易近人,‘官’念很淡,没有架子,我们愿意跟他说知心话”;“那位领导,派头十足,官气很浓,我们挨不上,也不愿搭理他”——这是私下常能听到的老百姓议论其所接触的领导干部的大白话。  相似文献   

4.
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水利厅厅长汪洋湖,几十年来,换了16次工作岗位。他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党员干部无不交口称赞:他代表了一代共产党人的方向!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百姓有口皆碑。汪洋湖的事迹见报后,一位农民老汉伸着大拇指说 :“这棵‘老山参’到底是被‘挖’出来了!”  相似文献   

5.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官吏在阎王爷面前表白自己,说自己怎样当官不贪污,不要老百姓的钱财。阎王说:“不贪不沾、不吃喝百姓的就是好官,那好,我在公堂上设一木偶,岂不是什么都不要,比你更好吗?”这个官吏又说:“就算我没有功,但也没有过呀!”阎王说:“你只顾保全你自己,为避免嫌疑,怕把自己牵扯进去,对一些谋杀案件竟默不作声。该做的事,怕麻烦,就不去做,这岂不是负国负民吗?当官的没有功就是过。”这个官吏哑口无言,挨了五十大板。  相似文献   

6.
“宁愿无作为,也要保‘位子’。宁愿不做书,也要求‘安全’。当官意识十足,为民意识淡薄。”在江苏省领导干部学习会上,省委书记李源潮对少数领导干部“不谋事、只谋官”的问题给予了尖锐批评。  相似文献   

7.
小品晚会上,赵本山伸出右手食指问范伟:“这是什么?请回答!”范伟不屑地“扑哧”一笑说:“你真的认为我脑子有毛病啊,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还不知道?是‘1’呗。”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一根手指头。哈哈哈!”接着赵本山又伸出食指和拇指问道:“这是什么?”范伟心想,这次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随回答道:“这是两根手指头。”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八’!”……  相似文献   

8.
陈亦权 《党课》2020,(6):108-109
不久前,有个文学爱好者问我:“叶圣陶在《文心》中有一句‘窗外的月色和前一天一样地好,秋虫声闹成一片’,这句话里为什么要用‘地',而不是用‘的’呢?”这个文学爱好者告诉我,他在此前已经问过很多人了,不过很多人表示这应该是叶圣陶写错了,因为圣人也有疏忽的时候嘛,用“的”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张云泉有句名言:“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这话颇有哲理。前句意思不难理解,“做人必须像人”就是做人要讲人性,要有起码的良知、尊严和道义。而“当官不可像官”呢?恐怕这就难理解了。在某些人看来,当官要有官样,出门宝马香车,说话拿腔拿调,下  相似文献   

10.
“好人”与“好官”○常鸣笔者和孔繁森是“老乡”,也“熟悉”不少“熟悉”孔繁林的人,每每谈及他,大家都会翘起大拇指连声称道:“好人啊,好官!”那声调,那神情,绝对真诚,没半点虚假。“好人”即老实本份、勤勤恳恳干工作、做事业的人。他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  相似文献   

11.
“回头率”原是指一些年轻漂亮的女子,行走街头,引来较高的“回头率”,为官的哪有“回头率”可言?其实不然。近日,笔者听到一位退下来的老干部说到:“如今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平时官不大架子不小,当官不为民办实事,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群众见到了都不愿瞅一眼,‘回头率’不高。”闻听此言,心中生出颇多感慨。  相似文献   

12.
百字杂论     
别真把自已变成“当官的”一些干部老爱在老百姓面前摆官架、耍官威——我是“当官的”,你“平头百姓”就得处处敬着我。领导干部说到底就是百姓的“管家”,要为百姓服务,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所谓的“人上人”。如果老认为自己是“当官的”,必将被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平头百姓”淘汰。  相似文献   

13.
《党建文汇》2010,(4):26-26
在座的学员都是领导干部,老百姓把我们叫做“官”。从本质上说,官是责任。对当官的来说,做官、做事、做人三者的关系是个永恒的课题,想明白了、实践好了,我们才可能是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官”。  相似文献   

14.
春节又将来临,本想写点恭贺一类的吉祥话祝贺新春,但目睹近些年来的年节景象,纵观周围的常见现象,不禁想到了“倡导‘年节奉公’”这个话题。 以“拜年”为名向有关领导送礼是年节期间的一大景观。一些人没当官时想当官,当了小官又想当大官,但却因政绩平平,民意欠佳,为保住“乌纱帽”或加官晋爵,自然是机关算尽,心思用绝。他们或拉拉扯扯,或攀龙附凤,可谓媚态万千,奴骨现尽。这些人平日里就爱往官堆里凑,逢节自然“倍思官”了。于是大包、小包、红包、黑包.提着、揣着频频地往领导的家中钻。 以“倒拜年”为由向下级单位搜刮钱财是年节期间  相似文献   

15.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会碰到也必须回答的问题。事有成败之别,官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就是要把“人”字撑起来。老百姓要懂得做人,当官的更要懂得做人。“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那个“人”字都撑不起,又遑论为官?其次要学会做事。人到世上就要做事,做实事,做好事,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若连这点儿都做不到,怎能成为一个好官。为官者对官,既要…  相似文献   

16.
最近赴桂林参加漓江诗会,会后游漓江时,许多人不约而同地用“风光如画”、“真象面一样美”之类词句赞美桂林山水。对此,一位诗人沉思良久,然后向我发问:“你说,为什么人们看到美的山水风光时,就会赞美说‘真象画一样!’而看到好的山水画时,又会赞美说‘画象真的一样!’这山水风光与山水画的互为比拟,包含着什么审美规律?”听了他的问话,我一时语塞。这个问题历史上也曾有不少人提出来过,但却没有人明确予以回答。譬如,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谈到:“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日如画。故有‘江山如画’、‘天开图画  相似文献   

17.
做人与做官     
有人说,做人有“做人之本”,当官有“当官之道”,二者不是一回事。其实,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做人”与“做官”是统一的。做人是做官的基础。当然,好人不一定能当个好官,但好官必须首先是好人。 好人的标准不是严格统一的,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心地善良是好人,为人正派是好A,乐于助人是好人……。毛泽东同志有一段著名论述,号召每一位共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应该是共产党人做人的基本标准。 “官”是什么?“官”首先是人。党和人民给与他一定…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江苏省委书记陈焕友时曾问:“你一不抽烟,二不喝酒,又见不到你唱歌跳舞,群众都说你是‘老实官’,对此,你有何感想?”陈焕友答:“作为人民的‘公仆’,就应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群众评价我是‘老实官’,我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9.
绛县县委书记卫孺牛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倾注了满腔真情,奉献了一片赤诚。他人如其名,名符其实,老百姓称他是勤勤恳恳为人民低头拉车的“孺子牛”。把车拉向富裕路“为人民拉车,就要瞅准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富裕路迈进。”卫孺牛同志经常告诫他周围的干部:“农民是衣食父母,每一个干部都要时刻把农民的冷暖挂在心头,农民的需要,就是干部的工作,农民需要什么,干部就要提供什么服务。农民得的是‘缺钱病’,绝不能给农民开‘花钱方’。怎样为农民开‘挣钱方’,开‘致富方’,作为县委书记,就看你这个拉车人如何掌…  相似文献   

20.
一年有多长?365天,8760小时;一年有多短?12月,4季度。一年前,他选择了这里“:当干部,不求‘政绩工程’有多大多亮,但求把老百姓的路铺平,灯点亮。”一年中,他想了些什么?可大——决策、思路,高屋建瓴;可小——吃饭,穿衣,民间点滴。但有一点,无论大小,都得围着老百姓想。一年后,他写下了自己的感悟:“我本是百姓,何苦去扰百姓;你就是官,何必装个官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