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个世纪80年代以降,元哲学研究呈现为三种基本样态:类比"元理论"的逻辑出现的科学形式的元哲学、从"哲学是什么"角度启动的新的观念与体系的各种呈现的元哲学以及作为不同哲学体系的"框架"的元哲学。在元哲学研究的基本样态启发下,马克思学说元哲学研究也呈现为三种基本形式:根植于元理论逻辑的科学形态的马克思学说的元哲学、剖析马克思对"哲学是什么"的追问从而发现马克思学说的元哲学以及揭示马克思学说的内在逻辑结构、探求马克思学说的生成逻辑与存在根据而确立的马克思学说的元哲学。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这个锐利武器,去启迪人们正确地确立理想、追求理想、实现理想和传播理想,对于深入开展理想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会使哲学获得有效地普及。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能启迪人们坚定地确立理想。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正长久以来,西方学界认为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跟哲学不同,不算是哲学研究。安乐哲先生作为当代著名的中国学家、哲学家,是中西比较哲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对中国哲学独特的解读和翻译,改变了一代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看法,使得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思想越来越被西方人理解和接受,为中国哲学"正名"。在担任《安乐哲比较哲学著作选》一书责编的过程中,我从其西方学者的视角了解了儒学的当代价值。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对世界的责任越来越大、贡献越来越大。要解决人类  相似文献   

4.
白刚 《探索》2012,(4):162-16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历了从"教科书体系的改革"到"经典文本的解读"、再到"研究方法的自觉"和"重大问题的探索"这一逻辑进程。在这一历程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步摆脱了旧教科书体系的束缚和西方话语模式的制约,开始了真正面向历史、面向本文和面向现实的理论反省和自我建构,从而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都需要确立两大"内在性"问题:(1)将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和所蕴含的中国化的哲学新思想等整合为具有内在统一和分析性的哲学形式与实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2)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中国化过程中的核心和统摄地位.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长远健康发展、最终建构中国现代哲学等等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处于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国化过程的核心和统摄地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也即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国化健康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该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方面成果的哲学提炼和升华.这两大"内在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必须始面对的复杂性难题,它也直接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内在性"学术资源和由此决定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6.
丁立卿  胡海波 《新视野》2007,1(3):72-74
在当代,深入理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仍是中国哲学界面对的重大理论课题之一。本文在超越研究《手稿》的“两极对立”的“实体性”思维方式基础上,提出《手稿》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最初文本,而确立此种理解的逻辑依据是蕴涵在《手稿》“对象性”理论中的辩证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及其实现的对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革命。  相似文献   

7.
费尔巴哈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促进马克思走出了黑格尔哲学的束缚,而黑格尔哲学则在"什么是存在"这个哲学本体论问题上帮助马克思走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本体论问题既在时间顺序上也在逻辑层次上引导着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变迁和哲学革命,因而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的两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李达毕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寻求出路,并形成了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反思,内涵式地形成了立足中国国情、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起点、研究目标和研究路径。当下,处于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中华民族,亟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中国化"的逻辑方式拿出一套"中国方案",让理论与现实再次产生强有力的互动。对李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深刻挖掘和创造性阐释,将在问题澄清、思维方法和路径选择上为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发展与突破带来明确的启示与指引。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哲学视域中的哲学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哲学视域中的哲学基本问题,即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依据中西哲学对主体、语言和存在及其关系的不同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呈现为两种不同的范式和形态:其一是以"存在论悖论"为表征的西方形态;其一是以"言道悖论"为表征的中国形态.哲学基本问题的两种形态充分显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复杂性和全面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我国哲学界"人学"研究异常火热,透视希腊哲学视野中的"人",挖掘和寻找西方哲学史中早期哲学家对于"人"的定义、属性和特点的相关观点及其思想渊源,是"人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为已成为显学的"人学"研究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背景性研究材料。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要求,以"人的发现—人的幸福—人的消解"为思想脉络,梳理和总结希腊哲学时期众多哲学家关于"人"的观点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在理论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资本批判逻辑为理论基石,以西方理性主义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发展为理论镜鉴,以现代化反思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涵演绎为理论升华;在历史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现代化在中国的伟大飞跃;在实践逻辑上,中国式现代化全景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渐进式展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主体框架”的实践演进,特写式映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运行模式”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后期的代表作.一般的印象,他早期的<逻辑哲学论>思考逻辑,<哲学研究>思考语法.前者在书名中已然明确.而"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乃是<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箴言.但此"逻辑"与此"语法"有何关系,颇为难缠.  相似文献   

13.
哲学需要历史与逻辑的互动,这种要求具体表现为问题与理论的互生。问题的反思和研究是哲学研究走出理论困境、回归现实生活的唯一出路。反思问题既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也是马克思哲学当代出场的路径。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实践,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解答"中国问题",展开对哲学研究主题、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的反思与批判,在多学科交往过程中,推进哲学基础理论创新,自觉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与英美哲学自由观是欧洲自由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明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和英美哲学自由观的基本内涵,指出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和英美哲学自由观的哲学语境不同,明确前者是"积极自由"范畴,后者是"消极自由"范畴,并且两者对待感性因素的态度截然不同。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是马克思自由观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厘清二者的根本区别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自由观。  相似文献   

15.
"正德利用厚生"论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思想模型,它揭示了传统社会为生存需要而向自然索取的必要性。中国现代文明为补足西方工业文明的进程而以进化论哲学作为指导思想,确立了理性主义和科学文化的价值。为克服当代工商业文明和人宰制自然而导致的弊端,应重新发挥传统道家思想,达成自然与人生的动态平衡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贵明 《探索》2004,(5):130-135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的必要性,首先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流话语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话语的发展日益疏离。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资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流话语必然地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出现疏离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学术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也存在严重的疏离。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在向全球传播的过程中,因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与多种理论思潮的交溶过程中形成的多中心的、多家族的分裂对抗与共存的格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影响。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多元理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这二十多年来国际国内出现的深刻的变化。如何应对思想文化的多元化格局,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术理论界的主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层转型正是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的一元性与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自己的本质规定,它具有"一以贯之"的一元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形态又是演变的和多样的.构成一个"哲学形态"必具哲学问题、理论硬核、学说重点、文化形式等四个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也必须从这四个要素去考察和把握."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全球问题的解答为切入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核心,突出人学学说的研究,并反映当今时代的文化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则以中国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把毛、邓、江对于实践论的坚持和发展的成果作为核心,将中国的"人"的问题作为重点,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确立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哲学思想.中国马哲界必须在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深化学术研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进一步建构和完整创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法哲学对象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学界对法哲学的理解很不一致,一部分人认为法哲学就是法理学或法哲学是关于理论法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或法哲学是法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究其原因,就在于对法哲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文章从历史角度,对法哲学进行梳理,运用概念分析法对法哲学的内涵进行解剖,以澄明我国当前法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而逻辑地确立法哲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9.
干枯贫瘠的园地无法孕育伟大的思想,直上云霄的山峰周围必有群山相伴,马克思之所以能透过历史的帷幕看得比前人更深远,是因为马克思的思想果实是在西方丰厚思想营养的基础上孕育的,因此要想贴切的理解马克思的学术思想就离不开对西方哲学传统的研究,通过较为详细的考察马克思哲学产生之前西方传统哲学中实践概念的流变,着重阐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以及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实践概念,对于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实践概念应运用发展联系的观点去看待这一过程,不然,不清楚马克思哲学产生前的实践概念流变就不可能全面贴切的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变化。  相似文献   

20.
刘曙光  李武装 《探索》2012,(1):110-115
文化哲学问题就是反思并追问人及其文化赖以成立的前提和根据问题。文化哲学作为现代西方主流哲学所孕育和负载的一种理智运思方式,伴随世界范围内"文化性生存"样态的渐次生成,其当代合法性在于哲学自救和人的自我救赎双重解释力。如此理解是基于对"文化的伦理本质"和"伦理的文化本性"的互文式揭示。文化哲学是一个开放性的学科,我们不必急于总结和定性"文化哲学"。文化哲学研究目前遭遇的问题及其化解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完善中西文化哲学史的研究;重建中国的文化哲学框架;融合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视域,开启共赢互利的学术研究新局面;从方法论角度跨越文化哲学研究遭遇的学术瓶颈;把文化哲学研究纳入其他人文科学领域,寻绎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