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垄断型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改革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薪酬制度在吸引、留住、激励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垄断型企业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垄断型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垄断型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垄断型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环境资源的公共产权属性决定了其容量的使用需要环境规制.对地方主要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约束机制是影响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绩效的主要因素.优化政府环境规制绩效的路径选择关键在于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制度安排,在于建立政府、生产企业、社会大众利益相协调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丁敏 《理论探索》2012,(3):69-73,124
伴随着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以年薪制、经营者持股、经营者股票期权等为主要形式的薪酬制度改革,高管薪酬的决定因素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我国垄断性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决定的现状与特点,说明我国正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体制、激励方式与水平上与市场机制全面接轨的高管人员薪酬制度。但在垄断性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决定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为此,要从垄断性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决定的内容、调控以及充分发挥高管人员各种非货币性动机的隐性激励作用三方面来进行高管薪酬决定的设计,以较好地解决我国垄断性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决定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环境规制不仅关涉一个国家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效,还关涉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及其激励绩效。文章在分析环境规制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及其绩效的经济学机制之基础上,从科技创新维度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规制政策之症结,认为:我国现行环境规制以"命令—控制"型为主的规制工具难以形成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有效激励;直接税收规制的现行政策缺乏对整个社会技术研发投入的有效激励;现行环境规制工具忽视了对环境税生态效应的有效运用。为此,应该对相应政策做出改革,以为我国环境规制体系的后续调整做足功课,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益集团、行政性垄断与规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滞后的体制性根源在于行政性垄断.我国垄断产业规制改革属于典型的强制性变迁,但受行政性垄断下的不同利益集团影响,规制体制变迁与行政性垄断下利益集团有着直接的关系.行政性垄断带来了社会福利损失,并且强化了利益集团为各自利益的博弈行为,破除行政性垄断是根除垄断产业规制体制中存在若干问题和规制改革得以深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垄断行业,政府规制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规制维持独家垄断的局面,以保证公众在享受公共服务时付出的费用最低;另一方面,通过规制防止垄断企业滥用其垄断地位攫取超额利润,损害公众利益.当前,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规制的法律法规滞后、缺少独立的反垄断机构、价格规制机制不合理、以管制代替规制等.因此,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成立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规制机构,加强对规制者的规制,实施激励性规制.  相似文献   

7.
田杨群 《理论导刊》2014,(3):7-9,13
在收入分配领域,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目前,国企高管薪酬设计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薪酬确定缺乏可操作性标准,高管薪酬过高且增幅过快,薪酬透明度不高等。重新审视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设计和管理,并对规范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设计和管理提出可行性对策,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EVA的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阐述经济增加值(EVA)的内涵和在管理激励中的运用价值,而构建了基于EVA红利的股票期权激励和虚拟股票期权激励的优化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成因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1):72-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环境规制作为社会性规制的主要内容日益受到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意指地方政府面临发展经济和环境规制之间的目标冲突和行为困境,它不同于规制俘获理论中的规制者被俘获,是规制者在更为严重意义上的主动就范。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外在表现为:环境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增多,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到底"现象,"环境保护"异化为"污染保护"。而形成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内在成因是: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凸显,环境规制机构职能的混杂,环境问题的隐性外部性。治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悖论的机制是:优化地方政府目标转化的制度环境,完善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法律法规,多样化环境规制政策的综合实施,明晰地方环境规制机构的职能边界,强化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21,(1):139-144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在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显现,主要体现在对低碳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激励效应、低成本以及灵活性等方面。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包括价格配给、额度配给和责任规制等,能够协调农业碳减排与产业发展的矛盾,调节低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目前,我国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应以推动产业升级为长远目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业形式实施差异化管理,统筹市场调节机制与政策引导的关系,有效促进低碳农业和相关环保产业发展,培养消费者和农业生产者的低碳意识,以形成绿色健康的农业消费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孙斌  朱霞 《理论导刊》2008,(3):95-96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财富总量大幅度增长,而垄断行业的收入相对过高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垄断行业凭借垄断地位制定垄断高价、掌握垄断利润的分配权、垄断企业内部瓜分了国有资产所创造的经营利润,国家对垄断行业的工资外收入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打破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其次,政府也应该转交其职能,加强对垄断性行业财政支出的监督与审计;同时,还要完善法规,实行规范的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2.
从学术角度系统论述了"习李经济学"理论内涵,并指出"习李经济学"是基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泛经济学。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从关联性、发展性及协同性三个层面,论述了高管降薪与深化国企体制改革的内在契合性,并以此为基础从纳入顶层设计、推进国有企业薪酬激励制度改革、构建差异化薪酬体系以及强化监管四个层面,提出如何更好地合理推进国企高管降薪工作,以实现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目标,促进国有企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学术角度系统论述了"习李经济学"理论内涵,并指出"习李经济学"是基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泛经济学。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从关联性、发展性及协同性三个层面,论述了高管降薪与深化国企体制改革的内在契合性,并以此为基础从纳入顶层设计、推进国有企业薪酬激励制度改革、构建差异化薪酬体系以及强化监管四个层面,提出如何更好地合理推进国企高管降薪工作,以实现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目标,促进国有企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用事业因其具有自然垄断特性而成为政府规制的传统领域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需求扩大以及市场范围的变化,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的边界不断地发生变化,使得政府规制的边界也相应地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城市公用事业自然垄断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时调整规制的思路、范围和具体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许多企业步履维艰,大批员工失业而高管却仍能坐收高薪,这一现实引起了我们对公司高管薪酬合理性的思考。高管薪酬的价值目标在于以最低的代理成本换取公司最高经济效益。然而,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要想实现高管薪酬的这一价值目标并不容易。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实质在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因此,高管薪酬问题解决的关键还在于公司自治,还在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6.
政府规制失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政府规制是政府部门依据有关法规直接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约束和限制的行为。它是政府对市场失灵最通常的回应,其目的是通过采取规制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现象。但理论和实践证明,政府并不是全知全能、完美无缺的,它也会由于自己的缺陷而产生失误,即"政府失灵"。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的政府规制失灵现象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表现与原因之外,更有其特殊的背景与根源。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的政府规制改革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借鉴西方国家规制改革的实践,并结合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的特定背景,认为:解决中国政府的规制失灵问题,不能只是简单的放松规制,而是需要确立争强化对规制者的规制,从而实现良好规制。  相似文献   

17.
田恬 《学理论》2012,(35):227-228
针对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薪酬水平偏低,薪酬与绩效结合力度不强,激励方式单一,缺少一个完善的绩效反馈和运用机制的现实问题,从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激励管理现状入手,提出了相关对策:一是提高民办教师薪酬水平;二是优化民办高校薪酬结构;三是激励方式应多元化;四是建立有效合理的绩效反馈和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李承运 《民主》2007,(11):20-22
一、我国垄断与反垄断的一些典型案例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垄断是受到严格规制的。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垄断现象,如部分家电企业形成了价格联盟,一些垄断企业实行价格垄断,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合并形成的"巨无霸"企业进而限制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以下是几个关于垄断的事例。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适:破解反腐困局的根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的腐败问题具有深刻的制度根源,即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双轨并行下的"增量改革"及其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体制机制设计。一方面,公有企业固有的垄断冲动与政府规制触角无孔不入的延伸,大大拓展了政府的寻租空间,为官员腐败培育了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监督机制的软弱与虚化,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腐败现象的发生。通过对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这组关系的变动对腐败问题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考察,结合我国独具特色的渐进主义转型模式在当前阶段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继续科学地调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才是破解反腐困局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企高管薪酬问题备受关注,利益相关者因审视视角不同而屡见分歧。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国企高管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内部公平性与管理科学性的现状及其成因,提出了基于通用职位体系评估、全面薪酬调研及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改革思路,具体阐述了国企高管薪酬等级、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组合及监管机制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