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蕙 《瞭望》2004,(17)
未来20年,中国将努力做到能源结构多元化,进一步开发水电、发展核电,激励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为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论点集萃     
□摘人类中心主义:一种错误的发展观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汤建龙撰文认为,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它受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人类中心主义并没有真正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自然界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也不是为了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为了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相反,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必须依靠自然界提供生活资料与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人类中心主义者过…  相似文献   

3.
近二三十年来,从边远农村特殊能源和环保的需求出发,可再生商品能源得到了一定重视和较好的发展,小规模产业化进程已经开始。但要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未来的主要能源,完成能替代当前化石能源所承担的满足多方面、大规模需求的任务,在积极推进与当前需求紧密结合的有关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研究。从能源资源出发,太阳能处于可再生能源的  相似文献   

4.
论文考察了美国"能源独立"的演进,美国页岩气产业的最新进展。分析了页岩气革命对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美国对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增加,可再生能源发展受到影响,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心向亚太转移,并对天然气市场产生影响。最后,论文还分析了美国"能源独立"对中国的启示:加强研发,实现技术和管理创新;激发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活力;政府做好协调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能源冲击     
全国各地频繁拉闸限电的势头由去年延续至今仍无缓解迹象。经济总量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我国能源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未来20年,在满足能源需求增长的同时,还要将我国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逐步转为可再生能源,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国的能源战略可概括为十六个字: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市场推动。  相似文献   

6.
扈永顺 《瞭望》2021,(19):50-51
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不失为一种优选方案.全球能源互联网为全球实现碳中和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 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认为,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实现能源部门脱碳,对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至关重要.清洁能源发电、先进输电技术、电网互联互通在...  相似文献   

7.
生物能源会燃起多大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生物燃料替代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早动手早主动,早开发早受益在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等)日益枯竭、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压力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特别是生物燃料,因其可以利用广阔的农产品下脚料作为生产原料,而且可以直接替代车用燃油,因而引起汽车大国以及农业大国的广泛兴趣。巴西、美国、欧盟等,在发展生物能源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2003年初,英国政府公布《能源白皮书》,标志英国开始了重大能源战略调整。《能源白皮书》建议,到2010年,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将增加到10%,到2020年增加到20%。  相似文献   

9.
能源安全和代际公平共享是中国能源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后中国能源战略中的新重点就是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税收对能源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鼓励企业可再生能源投资或再投资。二是会导致消费者对非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需求量减少,从而促进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中国税收立法尚未专门以能源税命名的税收,中国应当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环境权的价值目标,应利用税收"中性"原理,在提高"肮脏"能源和"富碳"能源税收的同时,降低清洁能源和低污染能源的税收,逐步建立以生态利益为基础的税收。结合正在进行的立法工作,本文提出了法律条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5,(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的合作,并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要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地热能是清洁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对缓解我国能源资源压力、实现非化石能源目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  相似文献   

11.
张临 《瞭望》2004,(36)
今年以来,煤电油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难以在短期内根本解决。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实施能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共产主义所有制表述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人们在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上分歧很大:有些人认为它指的是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指的是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解开这个“个人所有制”之谜的办法,只能是暂时撇开现实的考虑,回到马克思那里去,站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来理解这一  相似文献   

13.
技术突破、市场突破、产业化突破,都需要国家政策的长期扶持《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能源战略的重要措施。据测算,2005年,我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折合总计为1.66亿吨标准煤(不包括以传统方式利用的生物质能),约占一次能源总量的7.5%。其中,水电为1.38亿吨标准煤,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利用等提供了2800万吨标准煤。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指出,通过大幅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按照我国中长期能源规划推算,预计到2050年将提升到30%~40%。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未来发展将受到以下3种基本态势的制约: ——人口的规模、增长、人口素质,分别规定了我国现代与未来的消费基础、对于资源及环境的压力程度,以及对于资源平衡与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 ——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在其“外延”上已接近于极限,随着人均资源的明显下降,如不致力于“内涵”上的调控,则“资源—生产—消费—环境”,将不可避免地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础具有先天脆弱性的特征。我国国土的平  相似文献   

15.
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城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迫在眉睫。在此大背景下,低碳发展已从一个生态问题转变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并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和主流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12月,世界各国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新一轮气候谈判,并将签署对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哥本哈根议定书》。前不久,  相似文献   

16.
国际要闻     
《瞭望》1994,(39)
历时9天的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于9月13日在开罗闭幕.会议通过了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开罗文件,即《行动纲领》.该文件确定了未来20年世界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认为人类正面临巨大而迫切的挑战,人类所依赖的基本资源正在枯竭,环境污染在加剧,造成这一情况的是人口数量的空前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世界人口总量的加速膨胀,矿产资源的逐渐耗竭,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人类对自然界无限掠夺的非理性行为,是十分危险的.要重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性,摒弃畸形的高消费观念,树立适度消费的理性消费观.  相似文献   

18.
永增 《瞭望》2005,(12)
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受到能源不足、资源短缺严重束缚的状况,引起"两会"的高度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代表委员发言要求,将节约能源上升为与"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并列的三大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为何选择氢能 进入新世纪,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国际能源机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按目前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近一倍。国际能源机构提议,为避免出现严重的能源危机,各国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问题,同样也被国际社会看作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国际能源机构负责人约瑟夫·科赫说,预计20年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使用量仍将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90%,那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现在增加70%左右,气候的“温室效应”将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吕健华 《理论视野》2007,(12):36-38
20世纪70到90年代,人类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从争议达到共识经历了20年之久。从这个过程中,人类不仅认识到生态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也认识到科技进步能够不断发现新的能源与资源,但在每一个特定的人类社会阶段,能源与资源危机总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从而激励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