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传统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逼下,封建专制政权的合法性及文化资源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由此被迫走上了向西方寻求新型范式之路。“自由”与“民主”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两个最基本范式。在西方思想史中,存在着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两种传统,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重要代表严复的民主思想基本追寻的是英美自由主义传统路向,他在认同人民主权价值的同时又对民主的“民利”价值进行了阐释,认为民主的根本价值在于对自由权利的保障,因而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主张。基于此,他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同时,他亦从理论上认识到单纯民主既有保护“民利”的一面,又有妨碍自由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实践哲学实现了由传统知识论哲学向现代生存论哲学的范式转换。本文首先对知识论路向的传统哲学及其特征进行了概要性地分梳;然后具体阐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以及其生存论思想;最后文章论述了这一转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传统自由观以知识论为根基,企图以理论静观方式把握世界的终极存在和本体根据,这样板易将人视为被决定的概念性存在,走向自由的反面。马克思以其生存论立场,将自由建立在以实践为根基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将自由理解为人以其自主创造性活动摆脱外在束缚的生存方式.从而拯救了自由。  相似文献   

4.
徐瑾 《唯实》2004,42(10):8-11
马克思的自由观与西方自由观在对"人"的理解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马克思所理解的人的自由不是西方自由观所主张的抽象的、脱离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自由,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自由.将马克思的自由观与西方自由观混为一谈是站不住脚的,把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化",将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初,在行为主义政治思潮的统治之后,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以其恢宏巨著<正义论>重提自由、民主,平等这类重大价值性命题,对国家的政治制度、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这类传统政治学关注的主题重新进行研究,由此在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政治学界开始了"复魅"的思想运动.罗尔斯的"叙事"是传统的,但其"叙述"却是当代的.罗尔斯与西方近代传统政治思想的这种"文本"关联性,生动地体现在他在财产权理论上对卢梭与洛克的继承和超越.财产的占有是善还是恶,是自由之基还是不平等之根?在西方思想史上,洛克和卢梭给予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两大不同的传统:前者张扬了自由主义精神,后者体现了平等主义取向.20世纪的罗尔斯,用卢梭调整洛克,在自由和平等之间进行了整合,体现了西方文明发展的较高成就,对目前中国的财产权制度也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6.
自由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在西方思想史上,学派林立,观点纷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前人的思想为基础,第一次把自由建立在现实的基石之上。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自由观相比,既有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的不同,也存在思想观点诸如自由与平等、自由与法律、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等具体问题上的根本性分歧。只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自由观的差异进行比较,才能真正了解西方自由观的本质,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崔裔楠 《世纪桥》2009,(11):65-66
本文以哈耶克自由理论的理论背景中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为切入点,通过对知识论上的康德主义、理性不及的无知观和自生自发秩序中文化进化观三方面的阐述作为探讨哈耶克自由理论的理论基础;既而在理论背景和理论基础的宏观框架下,论述哈耶克对自由的涵义的解读以及与其他理解意义上的自由做出辨析,并试图概括自由的价值和目的观。文末对哈耶克的自由理论体系重要地位和作用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8.
正"中庸"思想如同"自然法则"产生于中西方文明;但在中国儒家文化与古希腊文明中,却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儒家"中庸"思想具有"中和"内涵。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通过借鉴古希腊先贤的政治思想,以及对古希腊一百五十多个城邦的实践研究,创新性的将城邦建设与"中庸"思想相结合,以此作为城邦政制和优良城邦的建设标准。亚氏对于"中庸"政治思想的独到见解,不仅丰富了西方"中庸"思想的理论内涵,更促进了西方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西方"中庸"政治思想有着独特的亚氏特色。  相似文献   

9.
自由传统是马克思精神成长的背景,人类自由是马克思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由此可见,自由是马克思最为重要的理念。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对西方自由传统的继承与超越。在当代,我们应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思考的旨趣,以自由看待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正西方新闻观,一般是指资产阶级对新闻的本源、本质、发展理念、传播规律等的代表性观点和思想。其基本原则主要来源于自由资本主义理论,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不受政府干涉的"新闻独立"、拥有监督政府的"第四权力"、充分自由地表达观点的"新闻自由"等。西方新闻观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只有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才能让更多人看清西方新闻观的真面目,从而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独立媒体"不是真独立  相似文献   

11.
张娟 《理论建设》2007,(4):41-45
审议民主在西方有着源远流长的的理论传统。综观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长河,迄古希腊以降,许多重要思想家都把公民之间的平等、自由的公共审议与论辩协商看作是政治生活的本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对自由主义民主弊端的反思和参与民主观念的滥觞下,西方政治学界出现了审议民主理论复兴的热潮。作为对西方自由主义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的矫正和超越,审议民主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人本观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理论视角。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以自由自觉劳动为尺度的人道主义人本观;以分工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本观;以剩余价值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人本观。深入分析马克思的人本观有利于厘清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有利于深化对"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中国梦"的理解,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由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正是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自由观的超验性、独断性和非历史性的基础上,马克思才将对自由的理解与现实的人及其感性活动联系在一起。马克思自由观的革命性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即实践的思维方式、自由的感性基础、自由的社会现实性以及自由的历史生成性。从以上四个维度出发,马克思最终将自由理解为人的一种解放和自我实现,并且这一解放和自我实现是以人的独立性为前提,以人的自主性与自觉性的选择为基础,以人对活动客体的认识与改造为手段。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7,(7)
正一、西方"公民社会"思潮及其主张"公民社会"常常又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在西方思想史上,不同学派的公民社会论者对其内涵有着不同的阐释。公民社会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雅典时期的"城邦政治"。近代契约论者则认为,公民社会是"摆脱自然状态,订立社会契约,建立国家后所进入的政治社会状态"。17-19世纪则提出了以国家和社会分离为基础的公民社会概念,并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形成了洛克  相似文献   

15.
现代西方的宽容意识是以其具有悲剧意识、平等精神、理性批判精神、凸现人的自由意志的动态的人性观为基础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观是喜剧意识、等级主义、泛道德主义、忽略人的意志自由的善恶二元对立的静态的人性观,这是中国缺少宽容意识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中西方人性观刚好形成差异对立优势互补的格局,中国需要积极主动借鉴吸取西方人性观中的优秀思想,扬弃变革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观,构建新型的、先进的、科学的、符合人性的、系统的人性观,为中国的宽容意识的培育奠定人性观基础。而中国的整体性、乐观性的人性观对西方的人性观也是很好的补充和均衡。  相似文献   

16.
生命观是毛泽东关于"人"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人生哲学。从思想渊源看,毛泽东的生命观受到马克思主义生命本质思想、近代西方生命价值思想和中国传统生命伦理思想的影响,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三个具体维度。在毛泽东的生命观体系中,辩证唯物主义生命实体观是其主体与核心,自由平等生命价值观是其重要内容,舍生取义的生命伦理观则是其底色和支撑。这三个基本维度内在地蕴含着其生命观"真理性与价值性"、"知与行"、"个体与群体"高度统一的逻辑及特点。毛泽东生命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生命的态度、精神和思想,在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由是人类历史实践的主题,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的最终目标。对自由及其实现的不同理解,构成了思想史上的不同理论学说。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都对什么是自由、如何实现自由作出了自己的解答,但都缺乏客观有效的实现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扬弃自由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的唯心自由观中,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由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在当代中国的思想争锋和现代中国治理实践中,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自觉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性双重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有效地解决了人类历史上"科学"与"人文"关系的难题,因此是对中国传统语境中的"科学观"与西方传统语境中的"科学观"的双重超越.就前者而言,它克服了中国传统科学观中"以人文涵纳科学"或"以科学涵纳人文"的两大极端,将科学理解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互补并进的统一体.就后者而言,它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扬弃了以"役自然"为向度的"发展主义";在人与社会关系上,昭揭出西方的"科学意识形态"之不合理性;在人与自身关系上,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高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想,从而成为克服"单向度人"生活方式的精神利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凸显其先进性,其自由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之价值意蕴,其平等观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之内在精髓;以儒家优秀传统伦理为价值底蕴体现其民族性,其和谐观以传统和谐思想为文化底蕴,其诚信观以传统诚信思想为价值依托;以现代价值理念为进取方向反映其时代性,其公正观以现代公正伦理为价值借鉴,其法治观以现代法治理念为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20.
以赛亚·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中提出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划分主导了西方关于自由思想研究的理论格局。伯林自由观的两个主要"背叛者"是新罗马共和主义的代表斯金纳与佩迪特,他们从历史的角度重构了17世纪共和主义者的主张和利用政治哲学的方法从伯林理论的缺口处打造了"共和主义自由"的理论,从而推动了自由理论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