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哲学的理论旨趣是对社会政治的理性追寻与现实范导,它通过对社会政治的理性之思、价值之思以及对政治哲学思想之再思不断创新政治形而上学;政治哲学对社会政治的现实范导,就是一种哲学与政治的联系样态,也就是哲学在闪耀着时代精神之光。归根结底,政治哲学对社会政治的理性追寻与现实范导是为了人的自由。政治哲学的创新是新话语、新概念与新思维样态的一体化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2.
唐群英作为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女权运动领袖,其“天下兴亡人,皆有责”的思想,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追求人格平等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诉求.“天下兴亡,人皆有责”作为唐群英一生坚守的信念,至今仍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康德的实践哲学将自由确立为人的一切行动的起点,政治和道德作为人的实践行动的两个基本领域,康德通过对政治义务和道德责任之基础的阐明,最终确立了政治与道德在实践哲学领域中的内在一致性.康德并没有忽视政治行动的特殊性,政治行动作为人类意志的表达和实现方式,规定人类意志的东西既可以是自然的必然性,也可以是自由的因果性,因此,康德是同时在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这两个不同的层面上展开对人类政治问题的思考.康德对于政治与道德之关系的阐明,从某种意义上展示了康德关于理性统一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女权运动(Feminism),最初指一种以争取妇女获得相对于男性在政治、经济和人权等方面的完全平等为目标的政治运动及意识形态。以后逐渐扩展为一种文化思潮,即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女权运动要弘扬女性被遮掩了的价值,以自身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自身,达到真正的...  相似文献   

5.
钟英法 《前沿》2013,(9):57-61
康德的政治哲学通过对作为自然概念的政治和作为自由概念的政治所作的阐明,最终确立了道德在人类政治行动中的基础性地位。作为自然概念的政治开启了关于人之存在的生存论视野,指明了非社会的社会性是人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存在特性,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共在和冲突构成了人之存在的基本生存论境域,从而间接地展示了人类政治行动的道德基础;作为自由概念的政治揭示了政治行动作为体现人类理性以及基于理性之自由意志的实践活动,从而直接地确定了道德对政治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6.
对19世纪英国妇女运动的理论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探寻了英国女权运动的源头,分析了19世纪英国女权运动的特征。英国女权运动由中产阶级客厅里的知识女性发起,在宪政范围内为妇女的平等权利而不懈奋斗。她们在妇女的受教育权、监护权、离婚权、财产权方面首先取得突破,并在地方政治中实现了一定的权利,从而在与男子的平等权利和地位上迈出了第一步,实现了从他人的附属物到独立的人的转变。这一切,是女权运动先驱者奋斗的结果,也是英国经济、政治民主化的必然产物,还是英吉利民族在经验中求实、男性社会理性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政治哲学,由以进化为核心的政治发展论、以民主为特征的政治制度论、以平等为取向的政治价值论、以大同为诉求的政治理想论等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中国近代政治哲学的演进过程,体现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家关注现实、谋求中国社会出路的良苦用心与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8.
经济人假设在公共领域的适用性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经济人假设所产生的诸多争论,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这一理论假设的错误理解。本文认为,经济人假设作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自由民主政治制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是关于人的动机模式的假设,它反映了人的社会选择和社会行动最原初的动力来自于人对自我利益的理性计算和理性追求。经济人假设既可以适用于人的经济行为取向的分析,同时与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关于人的动机模式的看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也可以扩展到经济领域之外,适用于对人的政治行为取向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阮玉蓝  王智俐 《前沿》2008,(1):176-178
本文试图以价值哲学的视角来探究女性主义,在区分Sex差异之必然性与Gender不平等之偶然性的基础上,对女性人格价值的失落和它在现代社会得以重现之可能性等问题,给出自己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现实研判。经济理性是新常态的本质要求:经济建设中心论的逻辑预设、解放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原点与改革开放的人民动力论原理解放了我们的思想,完成了理论创新;对资本的驾驭掌控形成了社会主义的管理创新;市场经济的创设与执行支撑了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在国家层面的"经济理性"框架之下探索经济之于"政治和哲学"的转向,时代呼唤"政治理性"的出场。必须在"政治理性"框架下直面社会问题、思考问题成因、解决现实矛盾,在矛盾的实践之中寻找出路。具体来说应包含三个维度的"实践基因":经济诉求的政治实现——富国强民的政治逻辑;金融的权力与脱域性——经济战争的清醒认知;积极外交的大国姿态——共同价值的发展理念。总之,新常态追求的是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辩证统一。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必须在实事求是的辩证原则下实现对新常态的积极影响;在上升下降的辩证思维中追求新常态的稳定与提升;在质变量变的辩证逻辑中探索新常态的转型与扬弃。  相似文献   

11.
平等观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理念和社会核心价值基础。在传统文化视域范围内,追溯传统文化对平等观的滋养,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理性认知,担当起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责任,就是平等观的文化认同,传统文化的理性教化,社会实践的价值融合,使之成为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审视平等观念的理性需要。  相似文献   

12.
张朋 《妇女研究论丛》2013,(1):79-84,91
《妇女时报》作为辛亥革命前后出版时间最长的女性杂志,应受到女性史及报刊史研究的关注.本文从报刊与社会互动框架中,解析《妇女时报》对民初女性参政问题的媒介表述,意在展现两个层面的问题:商业性质的女性报刊是如何呈现颇具政治色彩的女权运动的;《妇女时报》对女子参政运动就知识和伦理层面的价值评判构成1913年后女性报刊对相关问题探讨的话语框架,这种从社会舆论的角度展现民初女权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少数政治权势直接干预的后果,亦有着深层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3.
王里 《前沿》2010,(8):24-26
以人为本和社会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核心,社会正义是以人为本的政治价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必须坚持机会平等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起点公平;必须坚持规则公正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坚持结果合理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中国道家哲学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精神,主要体现为:其一,道家哲学的"道";其二,人与自身的关系;其三,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其四,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四个方面重要内容分析道家哲学,可以说道家哲学根本上是"以人为本"的,其表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正义论》的发表,标志着西方政治哲学的主题从自由转为了平等,他认为正义意味着平等。正义和平等是法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目标,从法哲学角度上探讨罗尔斯的正义平等观,对于我国法制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应对金融危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郇雷 《长白学刊》2015,(1):33-40
民主机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特定社会的经济不平等现象?经典民主理论认为,经济不平等与民主政治在本质上是相互排斥的。一方面,规模性的经济不平等会导致威权政治,从而阻碍民主转型的发生;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促使民选政府为了吸引选民选票倾向于实行有利于多数穷人而非少数富人的社会再分配政策,从而调节经济领域初次分配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间的经济不平等问题。经典民主理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共选择学派关于公民投票理性的分析;二是民主巩固学者基于社会阶层行动策略的政治博弈分析。现实政治的变化却表明,公民普选权的扩展并未有效遏制经济不平等的增长,这客观上挑战了经典民主再分配理论的可靠性,也为我们重新思考民主政体下的政治经济互动关系提供了经验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李龙  张静 《求索》2010,(5):85-87
在理想的民主政治模型中,唐斯认为,"民权的平均分配使政治行动趋向于将收入从少数富有的人手中转移到大量不太富有的人手中,从而促进收入均等化",但是由于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理性的政府很可能采取与之相反的行动,实行从穷人到富人的收入再分配。劳动分工的差异、不确定性导致的获取信息的不平等造成了民主社会中政治权力的不平等,收入的不平等分配更加扭曲了植根于民主理论中心的政治平等原则。当他总结说,"民主制度中有差别的政治权力的基础根植于社会的本质中"时,他脑子里存在的必然是这样一种观念,即民主政治因为其实现的规则和实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的难题而难以达致理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各有特色,其根本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政治哲学的人性预设上,我们将人视为道德生命体,而西方哲学则往往预想为富有理性的抽象之人;在思维逻辑上,我们追求整体主义,而西方则深深烙上个人主义的烙印;在理论旨归上,我们表现为天下主义,西方则是国家主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今天日益凸现出积极价值,为当今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政治实践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平等追求中的效率、自由和差序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地创造各种社会机制和社会制度,孜孜以求并努力呵护平等这一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与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是迄今人类追求平等理想的最伟大创造。但平等并非人类社会和社会主义追求的唯一价值,其他诸如自由、和谐、民主、发展、稳定等,亦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否则不仅危及对其他重要价值和美好理想的追求,也会危及平等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必须将平等这一价值目标置于人类社会的整体追求之中,妥善处理好平等与其他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男女平等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平等的追求往往产生于不平等的境遇之中。单从性别角度来看,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女性所受到的压迫和歧视更多,因而,男女平等似乎就约定俗成地具有了女性追求平等和赋予女性权利的意义。如果我们跳出这种习以为常的视角,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反观男女平等的社会意义,我们就会从另一种角度对男女平等进行理性思考和现实解释,就会发现男女平等问题其实牵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平等的核心内涵——权利平等是一个指向性非常广泛的理论范畴,内涵丰富而复杂。唯其如此,概念的内涵越发缺乏具体性和明确性。《辞海》将平等解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