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卉 《前线》1999,(11)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明朝文人陈继儒的一幅对联不知引起过多少代人的遐思和感叹。它向人们昭示了一种恬然自得、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份“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潇洒和超脱。在当今社会有些人感叹“活得累”的时候,我不禁想其实想活得轻松也不是件难事。那就要看您能不能超越这两个字“名、利”。大凡俗世间的烦恼多因各种欲望不能满足而引起。而在各种欲望中尤以名利关最难过。“名”,字典里的解释是“名誉,声望”;“利”的解释则是“利益”。一点名利之。C也没有的人是不存在…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7月拿到退休证的那一刻,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光荣退休、安全落地、顺利转岗"的欣慰和轻松,又有"弹指一挥间,鬓毛已白老已至"的惆怅和无奈。想起了古人的一句潇洒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往事历历在目,感慨油然而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说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当我读着这首《仰望星空》的诗,脑中浮现的是一幅幅亲民、利民、爱民的生动画面。画面中的主人公以决策者的胆识、当家人的责任、实干者的作风撑起了一方璀璨星空!他,就是武陟县谢旗营镇党委书记——柴英杰。  相似文献   

4.
宋朝才子、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座右铭是“一日不读书,我就不能活下去”。但凡名人无论读书还是做事都有一种大手笔、大气概。我也喜欢读书,也喜欢在闲暇无聊时像鲁迅先生那样“随便翻翻”,但却真不敢自诩为“知识分子”。有时,坐在书卷成堆的“惠涵书屋”里,手捧书香郁郁的书籍,顿时忘却了世事的喧嚣。仔细想想,我何尝不是把身心都托付给了读书呢?于是,想起我和读书有个约定……  相似文献   

5.
书店之死     
《廉政瞭望》2012,(4):50-50
劳伦斯·布洛克写过一部小说叫《八百万种死法》。我已经忘了其内容,却清晰记得这个宏大的书名。10岁那年,外祖母在我身边平静逝去,我第一次目睹死亡像巨大的黑夜一样覆盖了我惊慌的生命,从彼时起,被死神启蒙的我就开始幻想自己的死法,是像“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的鲁智深那样彻悟呢;还是像瞿秋白那样淡然,冷对死神的胁迫,  相似文献   

6.
在讲好一堂课上下功夫王莘耕一、讲好一堂课的标准时下,人们喜欢用市场经济的某些概念来套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教学上,有人借用“优质产品”,提出了“优质课”;借用“精品店”又提出了“精品课”。说白了,怎样才算讲好了一堂课。依我之见,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晋国的文子为躲避当朝追捕逃出都城,经过一个他以前曾任过职的县邑时,已是人困马乏。随从中有一人说:“这里的头儿是啬夫,是你的好友,为何不在这里住一夜歇歇脚再走?也好等候后面的车子。”文子摇头说:“不行!不能在这里住,这个啬夫靠不住。”跟随的人问:“何以见得?”文子道:“我爱好音乐,啬夫便送我好琴;我喜欢各种佩戴之物,啬夫便送我玉环。  相似文献   

8.
男人女人。心声总在他们的手机里静谧地流淌,好像寒冬的一丝阳光、一片雪花,如此清新悠扬,又那般旖旎浪漫。男人女人。心声总在他们的醉意中轻浅地浮现,宛如春天的一阵暖风、一片白云,那样去留无意,又那般绻缱依恋。  相似文献   

9.
在林荫道上悠然散步,我喜欢牵着老伴儿的手;去逛街买菜看热闹,我也总是牵着老伴儿的手;出门旅游赏风景,我仍习惯地牵着老伴儿的手。牵着老伴儿的手,情感满怀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之声     
达州市 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困惑 王幽(万源市沙滩镇栀子园村“大学生村官”):我是一名城市(达州)长大的建工专科生,2007年考聘至红色革命老区万源,开始了我向往的农村基层生活,转眼已是第3个年头。9月底就是我合同到期的日子,我不得不再次面对我的去留、走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岳 《前线》2022,(4):89-90
<正>湖畔诗社沙漠之花“我冒犯了人们的指谪,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呵。”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汪静之这首名为《过伊家门外》的小诗只有三句,但自然清新,直白地道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真挚爱情的心声。上海中国棉业银行职员应修人同样喜欢新诗,与汪静之书信往来不断。1922年3月底,应修人请了几天春假,来到杭州,  相似文献   

12.
很多学生都喜欢画画,喜欢上美术课,因为这门学科不用考试,学习它不仅没有压力,而且还可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但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总是有少数学生上课不专心,学习不认真。对此,我展开了研究,感觉他们学习不认真的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认为自己画不好,没有美术天赋,因而缺乏自信;二是他们各方面成绩都不理想,对自己自暴自弃;三是在同伴中没有威信,很自卑等等。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学生不喜欢美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学生,我都对此进行了零距离的教育研究。因为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学习美术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所以任何学生都能学好美术。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有人称他是作曲界的一匹‘’黑马”,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他拿出了近百首胶炙人口的歌曲、乐曲:《梦江南》、《我不想说》、《走四方》、(弯弯的月亮》……可谓精品迭出;90年代,他是活跃在乐坛的一匹“白马”,成绩斐然:歌曲《过河》、电影《鬼子来了》的主题音乐、大型电视纪录片《新中国》主题音乐……生长在广东中山市的他,祖籍南胡乡,距澳门只有50公里。一水之隔的澳门对他来说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他对即将回归的“祖国之子”的情感是那样的真挚和浓郁—1997年夏日的一天,我在广州家中接到了中央电视台音乐编辑武咪咪…  相似文献   

14.
菊(外一首)张子良天宇兰澈阳光明媚在收获的疲劳里你拥在我的胸前吐露华贵我是个贫民我是个贱鬼容不得你披甲逞威不习惯诗酒叙礼我喜欢的只是风霜雨露泥土气味在那样的年月在那样的偏隅你我曾经长期为邻厮守过穷山瘦水我絮叨的不是孩提故事的从前而是手足情谊天宇兰澈阳...  相似文献   

15.
我和老伴儿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不管是从脾气、性格、饮食乃至出生地,都有比较大的差距。 我是南方人,她是北方人;我喜欢吃米饭,她喜好面食;我比较瘦,她身子胖;我爱动,她喜静;我生活有规律,她向来随心所欲;我是急脾气,她是慢性子;我性格外向,她内向;我兴趣广泛,她什么也不好;我爱说爱笑,她少言寡语;我心直口快,她四平八稳;我千活快、见效果,她动作慢、不出活。  相似文献   

16.
2001年的秋天,我到了梨都苍溪。我来到红军渡、黄毛垭,追寻革命先辈的英灵;我品尝了苍溪梨、红心果,体味这片土地的芬芳;我逛县城,游山乡,感受这里人们的纯朴;然后,在县城,在乡村,我听到了一曲曲纪检卫士之歌。  相似文献   

17.
善待自己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失意时看看云卷云舒,得意时听听潮涨潮落,给自己留一份宁静,珍视自己,善待自己。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不时在报刊上读到洪应的散文,像《女儿的手》、《蓝色的畅想》、《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常香玉纪念馆之梦》等等,都写得非常好,有的甚至让我忍不住剪下来夹在了笔记本中。身为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洪应工作那样繁忙,还能笔耕不辍,写出如此精到的美文,着实让我钦敬。更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写了那么多。日前,当他将一本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印制精美的集子《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赠予我时,我真的感到既吃惊又兴奋。吃惊的是,集子中有相当多的篇目我过去还未读过;兴奋的是,那些我熟悉的篇目皆在其中。它们集合在一起,让我对洪应的创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世界之大,无处不圆,无时不圆。年轮是成长的圆;餐桌是团聚的圆;世故是庸俗的圆;陷阱是欺骗的圆;诡辩是表象的圆;法轮是邪恶的圆。美梦成真会有时,黄粱梦破枕边空,这是梦的辩证之圆。花好月圆两相依,破镜重圆悲复喜,这是情的爱恨之圆。抛弃井蛙短视之小圆,可还我一片广阔明净的朗空;摒弃西方“人权”之假圆,可扬我一腔爱国强民的信念。圆因无极而美丽,圆因包容而大度。方中含圆是枷锁;圆中嵌方是铜臭;圆颅方趾的人类却常干方榫圆卯的蠢事;历史的经验警示人们,攫取不义之财,无异于自套枷锁。圆在数是零。思零则廉,只有一…  相似文献   

20.
我家的书架     
60年代初,我刚开始记事时,父亲的书架在我心目中显得是那样的神圣而又神秘。现在想来,那实在算不上一个书架──一块长长的木板,高高地挂在墙上,上面挤满了许多书,有单册的,有成套的,有的很薄,有的很厚。父亲是当地一所名牌中学的语文教师,每当看到他踮起脚尖取下几本书,用过之后仔细放回原处,然后按一按,把书整理得整整齐齐,我便蒙俄中有了一种羡慕。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我除了课本之外,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图书。进入70年代,我渐渐能读懂一些文学作品,便垫着凳子在父亲的书架上寻找喜欢的书。这时我才发现,书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