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未成年人司法分流问题日益受到理论界的关注.作为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司法分流在对触法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问题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宜在全面分析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分流的现状以及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完善之举措.通过对这一问题的阐述,旨在为建立一个由政府推动,以社区.为基础,并整合相关社会资源的科学有效的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机制提供些许参考,并以此促进未成年人司法分流程序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而我国的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却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和不足。汲取发达国家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成功经验,从立法和司法等多个层面着手,努力推进我国的未成年人审判制度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3.
有组织犯罪在全球的广泛存在和严重危害现象 ,对于各国刑事司法领域带来新的挑战 ,犯罪的暴力和贿赂手段运行 ,给社会和国民造成深刻的影响。处于一体格局下的我国刑事实践逐渐受到这一冲击 ,剖析有组织犯罪的一般现状 ,比照国际刑事司法特色 ,我们应该在立法形式、司法实践和执法工作方面积极思考并清醒应对。  相似文献   

4.
刑事司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被害人,维护稳定的社会关系,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犯罪分子改过自新,是各国司法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20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兴起了一场新的刑事司法改革运动——恢复性司法运动,深刻地影响着西方国家刑事司法的走向和预防犯罪的模式。可从西方国家恢复性司法的观念和实践出发,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民情和社情,进一步完善恢复性司法制度所需的社会基础条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恢复性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5.
缓起诉作为起诉便宜主义原则的具体体现,以其刑事政策上的积极效果日益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越来越多正在进行司法改革的国家和地区的关注.然而,在蕴涵着价值不菲的诉讼理念和司法效果背后,该制度也存在着公正、效率、效果之间的多元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6.
司法制度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直接维系着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公平与正义。社会在发展,民主在进步,司法制度也应该有相应的进步和提高。推进司法改革正是健全司法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一、司法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现有的司法体制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利益的多重性,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我国现有司法活动中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司法的随意性,导致诉讼案件裁决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相似文献   

7.
论未成年人恢复性刑事司法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和谐取向的刑事政策理念,恢复性刑事司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这一理念具有更积极的适应性和更广泛的适用性。恢复性刑事司法模式对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试论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发展,我国的各类舆论媒体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执著,尤其是对司法审判的透视与监督。而新兴的网络在此"浪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向世人宣示着自我独有的功效。然而,也不乏一些负面作用,给司法审判造成了不应有的影响和压力,所以如何权衡二者的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司法的社会回应力之核心,在于确定司法正义输向社会的边界,而这个边界的确定又与司法自身的回应能力以及回应力度的理性判断密切相关。在中国司法与中国社会处于同时但不同步的"双转型"状态下,如果司法欲求与社会的融洽就不得不考量自身对于社会的回应能力与回应力度。总体而言,司法回应社会的运作机理一方面体现在司法要对社会因变迁、转型而出现的新技术、新事物、新诉求有所回应;另一方面指向司法要对社会公众关于某种确定价值、权利追求或者不确定价值、权利议论给予法律确认、案例固化或者作出价值与制度的引领与规训。司法回应社会的实质体现在它本身所内含的社会问题司法化的过程,亦即通过司法场域的社会问题反映、集中与解决。在中国社会问题司法化的语境下,中国司法的社会回应力并非是无限度的,仍然面临着回应能力不足以及回应社会之力需要得到控制的共时性双重压力,所以,在逐步提高中国司法回应社会能力的同时,又必须受到司法的公共理性与司法场域的适度社会开放、回应型判决理由与判决的可接受性以及司法有限主义与复合型司法构造下的三重机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现代司法理念是最深刻,作用和影响最重要的法律意识,其内涵十分丰富,最为重要的是人权保护、正义与效率、自由与秩序理念。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刑事理性和程序理性的现代刑事司法理念,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权和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司法腐败的危害和形成原因谈起 ,并提出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反司法腐败的措施——司法责任 ,认为如何以法律责任的要求来重构司法责任是当今中国之当务之急 ,但也不能把司法责任看成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法官的职业品格对于实现司法正义具有重要作用。司法惩戒不能仅以矫治不端行为为目的,还应当体现司法职业保障的要求,即司法惩戒应当对财产罚有所侧重而对身份罚有所限制,以保障法官的职业身份与能力不被侵扰。我国传统的司法惩戒并没有内含着司法职业保障的相关性规定,在惩戒权的设定、惩戒的方式和程序等方面均存在重惩罚而轻保障的问题,不利于养成独立、公正、能动的法官职业品格。  相似文献   

13.
司法公正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为解决各类社会冲突而设计的法律理想和法律评价。文章就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指出,无论是司法语言还是司法行为,以其对实现司法功能的作用而言,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绝对性。而从司法语言和司法行为作为实现司法功能的两种方式来考察,在司法活动中,彼此却总是独立存在。通常,司法行为越小,彼此的独立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
从司法规律的内在要求来讲,判例制度是实现司法统一的必由之路,是司法公开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纠正轻视判例的传统偏见,借鉴英美法系判例法的优秀成果和大陆法系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国情,探索法律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性,克服各种观念性障碍和技术性障碍,确立并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判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法律形式主义容易导致孤立、机械地理解法律,漠视条文背后的规范价值与意义。超越法律形式主义的进路就是要在司法实践中能动地理解法律。司法能动主义更贴近正义,不拘泥于条文和立法意图,更少强调先例,更具司法独立精神。但这并不代表法律扩张主义,在司法判断中突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不是重刑主义,“能动”并不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违反,而是要求在该原则的基础上能动地理解构成要件与罪刑法定的关系,并根据规范目的与事物本质,对法律条文做出实质性而非形式性解释适用。  相似文献   

17.
行政审判体制重构与司法体制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行政审判体制不仅缺乏独立性,也未顾及行政诉讼的专业性要求;建立行政法院, 改革行政审判体制既可弥补行政诉讼专业性的不足,也有利于提升行政审判机关的独立地位;这同时构 成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机关整体实现独立的必要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司法谦抑:司法权威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司法权威对于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司法权威不仅需要司法独立的外部制度保障,而且需要司法谦抑作为内在的道德支撑。司法谦抑的品性源于司法机关的特殊地位、司法权的行使方式和法官的职业特点。司法谦抑能够弥补司法权民主性的不足,增强司法裁判的说服力,消减公众对司法骄横的疑虑,从而为树立司法权威提供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宪法原则 ,调整着国家司法机关与立法、行政等其他国家职能机构的法律关系。作为一项司法审判原则 ,确保着司法机关对审判权的公正行使 ,防止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受到来自外界的不正当干扰和影响。司法独立包括法院独立和法官独立两个内容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 ,司法公正是司法独立的目的。我国司法改革 ,应着眼于司法独立 ,追求司法公正 ,努力提高法官素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现行的司法体制已不再适应现今中国的发展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尚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司法体制要靠全国上下统一部署,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